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名字被世人赋予了各种喻义,可归结为天赋、纯洁、空灵、超凡脱俗、珍稀等等,是艺术追求的完美境界,是艺术之魂的象征。这种艺术活动中难得而又不可或缺的气质和能力与"灵犀"的喻义很吻合。傅雷作为一代伟大的翻译家、艺术评论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对此有着独特的感悟,在他的艺术活动中始终注重的,正是去体会和感悟每部艺术作品中驾于普遍性之上的、可称为该作品之魂的独特气质,并且做出非常贴切和透彻的评价和解析。翻译一部文学作品和演奏一部音乐作品同理,翻译者也只有真正与原作的精神、气质和风格产生共鸣,才有可能做出好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考察傅雷翻译活动的成功路径可以发现,傅雷最初作为一个翻译名家确立了在我国译界的地位,随后作为一个翻译巨匠对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影响,继而,作为一个翻译大师在语言层面、文学层面和文化层面均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傅雷在追求文学翻译的艺术境界的道路上,有思想、有精神,最终形成自己丰满的翻译家形象。傅雷之所以取得卓越的翻译成就,与他超越了单纯的翻译家身份,集文学批评家、音乐评论家、美术鉴赏家等称号于一身,有莫大关联。只有在相邻的门类中触类旁通,在更大的知识范围内进行思考,在独特的艺术性与普遍的艺术性之间相互参悟,才能真正把握艺术之道,从而做出不凡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气韵"这一理念,最初是作为"气"与"韵"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分别独立存在于哲学领域。随后"气韵"从哲学领域被引入艺术领域。"气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气韵"与文学翻译活动同样密不可分。将中国传统艺术的"气韵"理念与文学翻译观相结合,是我国20世纪翻译思想史中一个独特的现象。文学翻译者应努力再现原作"文我为一"的生动气韵。  相似文献   

4.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诗歌翻译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不能恪守忠实,译者除此之外,还要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和音韵之美,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使译作与原作"神似"。  相似文献   

5.
傅雷以法国文学翻译巨匠而闻名于世,其作为文学评论家却一直未能在学界引起应有的重视。傅雷对于张爱玲小说创作的评论,可算是评论中的翘楚,直到今日依然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傅雷的文学评论既具有西方理性思辨的犀利,又具有东方艺术批评对于作品缥缈神韵感悟的深刻,他是融通中西文化及多种艺术门类的"通"才评论家。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傅雷文学评论思想的特点,深入探讨其敏锐的文学感受力和独特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卫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5-127
汉语成语作为从汉语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成分,是汉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具有形象和喻义的双重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当要求在形象和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成语翻译应重其喻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其形象和喻义。惟此,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9.
汉语成语的形象与喻义及其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作为从汉语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成分,是汉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具有形象和喻义的双重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当要求在形象和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成语翻译应重其喻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其形象和喻义。惟此,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0.
傅雷,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史上里程碑式人物之一,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伟大翻译家。他提出的翻译理论精辟完整,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和理性的光辉。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他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对三大重要翻译论述.以及其成功的原因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来对他进行解读,借以表达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1.
"翻译变形"为一种非正常翻译手段,它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在晚清小说翻译中尤为突出。以往翻译研究大多从文本转换层面来对之做出界定,结果将之排除在翻译之外,而遭后世诟病。通过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路径,探究晚清"翻译变形"背后的文化成因,认为,"接受语境"和"诗学观念"造成了"变形"的外部压力和内部诱因,致使与翻译之正法背道而驰,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又是合理的、可取的,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演进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黄敏 《考试周刊》2011,(25):37-38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情乃歌之魂,情感在声乐艺术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声乐的"情感之功"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一个不断认识和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傅雷和卞之琳都乃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翻译家,但因不同的人生经历创造了不同的翻译语境,因而二人无论是在翻译目的还是在翻译对象的选择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傅雷希望通过翻译救亡图存,偏重法国文学,以小说为主;卞之琳的翻译则受到自己创作的影响,偏重英国文学,以诗歌为主。不同的翻译实践使二人形成独特的翻译思想,总结出各具优长的翻译理论,不仅指导二人取得了不凡的翻译成就,也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题画诗",特别是"诗画合一"艺术品中的"题画诗"在中国的产生和繁盛,与中国诗、画艺术的民族性、独特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注重"感悟"的思维方式有关,也与中国画的作者身份、绘画工具、艺术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吉小红 《考试周刊》2008,(8):161-162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语境的矛盾,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本文分析了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了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学军先生所著《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是一部研究当代文学艺术探索的学术专著。该书对当代文学60年来艺术上的探索和变革进行了综合考察。所谓艺术探索,当然属于韦勒克所谓文学的"内部研究",它离不开论者对文本的细读、独特的感悟和精到的评价。此书也正是从作家个案、具体文本出发,  相似文献   

17.
意为文之"魂".感悟独特、体验真切之"意",才能铸就个性鲜明之"魂". "小荷" "尖尖角"上的蜻蜓,美就美在清新、洒脱,美在姿态独特,美在"立"他物之未"立".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语言、文化和社会的交际性活动,是翻译和文学的有机结合。作者创作要有生活体验,要有审美情感;而译者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是基于文学创作之上的艺术再创造,努力达到与原作者的"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其语义并非等同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人们很难从个别词义猜出整个习语的含义。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语境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习语本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就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由来,以及理解与翻译问题做些初步探讨,并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貌合神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傅雷在翻译文学领域内著述颇丰,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构建了独特的译论体系,这与他在艺术领域内的精深造诣密不可分。本文以傅雷的绘画理论为着眼点,从创作者的个人素养、神似说以及均衡观念三个层面探讨其画论与译论的相通之处,分析其画论对译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