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莺 《文教资料》2010,(35):11-13
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从女性角度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生活的困境及她们抉择的艰难。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始终拘囿自身设计的闺阁中,这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思想对她们的影响与扼制,加上家庭责任对女性的羁绊与囚禁。而她们的抉择是如此的艰难,最初精神反叛只是偶尔的放纵,直到最后才缘于自立的追求而勇敢突破围城,发出爱的呼唤,这是女性向男权社会挑战的宣言。  相似文献   

2.
池莉的小说《所以》出版之后,一些读者质疑它是对小说《水与火的缠绵》的重复。这两部小说在题材、叙事背景、叙事时间段等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它们的区别也很明显,表现在女主角的婚姻态度、叙事视角、长短句运用的不同上。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我们才能全面、客观解读《所以》,才能更好的发掘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7,(5):61-65
阎真以知识分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在《活着之上》中揭露了当代高校科层体制下的阴暗面,从经济困顿、权力宰制、桎梏乡俗、失衡乌托邦四个方面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在物质与精神的冲突中,聂致远谋求个体生存与精神突围的共生之道。阎真通过重拾信仰、找寻自我、重返乌托邦来实现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重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追寻活着之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池莉,女,1957年1月出生,湖北仙桃人,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池莉文集》(七卷)、长篇小说《来来往往》《水与火的缠绵》等、散文作品《怎么爱你也不够》《真实的日子》《给你一轮新太阳》《老武汉》等,共计800余万字,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内外发行,在文坛被誉为“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5.
索尔仁尼琴的小说《癌症楼》历来倍受推崇。小说主要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病房里的各个病人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性格的形成和人性的扭曲。小说中,科斯托格洛托夫的生存境遇尤其值得关注,他在困境下的不屈与反抗,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都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尤为动人,而科斯托格洛托夫身上所体现的种种品质正是他对权力自由的争取以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6.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救赎的电影。影片中因为诸多象征手段的运用,才赋予了"救赎"以深刻意义。主人公安迪的隐忍、睿智和坚忍不拔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狱友、监狱乃至社会。"救赎"的主题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是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一种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穆旦诗歌中的宗教话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并多有阐释.其诗歌中相关的“上帝”话语并非西方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而是诗人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剧变之中并亲身经历了同时代人所少有的像战争溃败和野人山撤退这样酷烈的生命体验之后,作为一个敏感而有良知的现代知识分子所做的自我拯救和精神探索.写于1945年诗歌《忆》正是其力图缓释个人内心压力与祈求精神救赎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女性成长的心路从觉醒到自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池莉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爱情与婚姻的苦难。将虚幻的爱情拆穿,从两性间的二元对立到婆媳间的二元对立不断上演,让我们共同探讨走向双性同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肖申克的救赎》一直被誉为电影史上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励志影片之一,是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一部蕴涵人生哲理的警示之作。影片以诸多成功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个极富哲学和宗教意味的故事,宣扬主人公在腐败的司法体制下追寻自由、自我救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以家族史的个体化叙事展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历史境遇,借女性救赎反思大历史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女性在小说中闪现着独特的人性之光,成为社会激烈动荡时代知识分子自我救赎的另类力量.这种救赎本身是在知识分子无力主宰历史与政治命运时对爱情、亲情、自由等人性和价值的回归,既是自我发现与拯救,又是对政治、社会的被动逃避,同时还是作者出于女性视角对历史叙事意义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作为女性作家,池莉的小说长于对女性心灵的开掘,其许多作品都集中观照和展现了女性生存本相。从她早期作品中的"贤妻良母"型到对爱情婚姻情感意识的定位,从与男性抗衡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消解两性激烈的对立,池莉塑造了一批行走在她的女性意识发展历程中的女性形象。同时,池莉又透过她和她的女性群体的目光来审视她们的另一半——男性群体,从而凸显了女性意识在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下不断觉醒和成长的水与火的缠绵般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池莉的小说大多都是以武汉这个大都市为背景而展开的,她的小说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描述了武汉的风俗民情,而且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其中,她着重挖掘了颇具"汉味"的女性形象,《生活秀》中的来双扬正是池莉理想中的"汉味"女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在1994年上映之后大获成功,被赞誉为"无冕之王",成为难得的传世经典。这部作品之所以让人震撼和鼓舞,不仅是因为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是因为作品中塑造的各个传神人物语言、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折射出的希望与救赎理念激发了观者内心深处的积极因素,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远古神话及宗教文化传统的折射,有着深厚基督情怀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人物长廊里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曲女性形象。通过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去讨论呈现出夏娃原型的中心人物娜塔莎,在两者形成的对应关系中体会该作品的特有意义,以此观照托尔斯泰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女性形象模塑中男权文化对女性世界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5.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翁苏珊.罗林斯,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这种独立反叛的女性突出地反映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6.
《所以》是池莉的力作,通过几个主要的物象,渗透进作家深刻的人生体验的作品,寄托了作家对笔下人物诚挚的情感,如与父母联系在一起的避孕套、不同时代的电话和经典喜剧电影《虎口脱险》。本文就是从《所以》中的这几个主要物象来阐释与人物形象、性格、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那萦绕于心、临界喷发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6,(2):25-27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影片揭示关于体制化与反体制化、自由与希望、灵魂救赎的深刻主题,阐释了资本主义腐朽的体制化是泯灭人性的屠宰场和禁锢人自由的屏障,只有冲破体制化的陋习屏障才能获得自由的救赎。  相似文献   

18.
朋友,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字眼,是人类最伟大的相知。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研究对象,以友情和救赎的角度探析人物之间复杂的冲突及人性的回归。《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排名第三的最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之间展开,关于爱、恐惧和内疚、赎罪的混合体的叙述。在这里,主人公哈桑以朋友的原始定义坚守了友情。另一主人公阿米尔勇敢面对现实,实现了对朋友哈桑友谊的回归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9.
"归来"还是"离去",一直是现代女性生存之母题,"五四"新女性知识分子受到来自西方启蒙主义、自由平等思想以及"五四"过后特定时代氛围中"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文化和社会实验运动所促成的特殊生活观念情境的影响,她们积极摆脱封建专制家庭与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投入到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理想事业之中。《伤逝》中的新女性子君,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回到封建父权家庭,失去了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理想的机会。在这一对知识分子爱情悲剧的背后,隐藏着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互相矛盾冲突、水火不容的生存现实。  相似文献   

20.
四川作家鄢然是一个对主流忽视的另类女性有着敏锐的洞察和深入思考的作家。《角色无界》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童年时期父母之爱不健全,长大后在异地以唱歌为生的女孩儿雪珠情感错位、角色异化的悲剧故事。本文试图结合儿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具体分析和解剖主人公童年生活的缺失,以及主人公长大后怪异的性格表现、异化的情感选择等方面,从而来探寻以女主人公为代表的另类女性的生存和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