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古斯丁是罗马教庭在非洲的代理人,他忏悔早年读过许多世俗的文艺作品并深受感动,认为这是一种罪过。他从神学的角度攻击世俗文艺,但也承认世俗文艺的价值在于虚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承认它有和谐、统一的美。因此,他要把文艺纳入神学的范畴为宗教服务。  相似文献   

2.
感悟生活     
世俗磨人.我的一个朋友常常感叹自己像石子,已经被世俗磨去棱角,变得圆滑.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你不能是一把剑,被世俗磨得更锋利?"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是英国皇家学院派画家中的世俗装饰大师,他把拉斐尔掀起的古典主义风潮推向前进,首先以饱含情韵的笔触描绘着梦幻般的古典世俗题材,并使得这  相似文献   

4.
鲁羊是多元文化的接受者.他由冥想引发创作,将小说提高到诗的境界.他迷恋干寓言制造.他的<鸣指>走上了对抗世俗重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张承志的“后《心灵史》”时期是指1991年《心灵史》完成后至现在,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的时期。他经过了以笔为旗的决绝和孤独的呐喊之后,开始陷入深沉的思考,反世俗倾向渗透在他的散文中。本文结合他个人经历、文学追求和所处的文化背景,从三个方面论述:以“清道夫”的身份批判世俗;站在民间立场倡导高贵精神;对和谐文化生态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6.
景刚 《成才之路》2010,(14):48-49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和豪放纯真的个性风采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最强列的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加尔文反抗世俗政权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教徒因为信仰而遭受世俗政权镇压时 ,是否可以反抗 ?加尔文的态度是矛盾的。在理论上 ,他一方面主张臣民要无条件地服从世俗政权 ,另一方面又的确提出可以反抗违背上帝意志的邪恶统治者 ,这两种主张在自然法的神权政治论上有着共同的逻辑前提。在实践上 ,他则坚决反对任何反抗的行动 ,这是中世纪教会传统和新教神学思想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许地山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他作品中的人物全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世界之中,被现实世界、精神世界、爱情生活中的痛苦包围着,他认为命运就是一张网,这张网什么时候破和怎样破法是没有定数的,人生就是一个"织网--补网--再织网"的过程."补网"哲学是他对命运本质的透视,具体表现为作品中的人物在世俗的黑暗中不顺命,为"挣脱"世俗的重压而"退让";人物都是在世俗的重压中从"苦"里悟出"乐"来,这是他对人生的终极体验.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一位搞音乐的朋友对我说,他认为成熟就是世俗,越世俗的人越成熟。世俗两字在我自己的观念中是个中性词,我无法去评断它的好坏,人从出生到老死,接触着社会,逐渐适应着社会,人在江湖,总要入乡随俗,不自觉中早就被那些世俗的东西潜移默化,许多的人物“个性”,也已不自觉中在世俗的潮流里被冲刷得如鹅卵石般圆润光滑了,这些都是身不由己的,我们能去谴责他们的世俗的成熟吗?  相似文献   

1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他真实的性格,嗜饮酒、好读书、著文章自娱是他特有的志趣。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自然率真、安贫乐道的精神和不流于世俗的志向,以及对宁静谐美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董迎春的诗歌当中充满着对故乡的爱恋,这是他的梦境;也充满着对世俗的愤懑,这是他的醉境。不过他的诗歌梦境与醉境并没有截然分开,他的情绪总是在梦境与醉境之间挣扎。  相似文献   

12.
张资平宗教信仰的摇摆不定,即他的宗教意识源于他畸形的混合式的中西教育。一方面,张资平在中西文化之间穿梭,作品内容由此显得驳杂难察;另一方面,他表现宗教内容的小说显示出一种难以调和的二律背反——宣扬与揭露同隐同现。实际上,张氏游离于宗教与世俗之间,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独立的人格。张氏作品中那种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拷问,对基督教原罪、救赎观念的宣扬,以及对世俗教会、宣教士丑态的揭露,均构成他此类小说的独特景观,也确立其在现代宗教小说领域开拓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柳永的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初期歌乐升平、雅俗文化空间日渐混融的文化表象,为柳永词在世俗世界的广泛流播提供了条件,但并不能使这位名扬天下的放浪词人摆脱内心深处的苦痛。俗名远扬既给了他傲视现存政治威权和传统价值的资本与力量,同时也让他承受了传统仕宦观念的深重压抑和打击。他愤激社会,放纵自我,体验到生命的空虚与追求的无聊,进而质疑传统仕宦追求的意义,最终以在世俗情欲中伸张自我作为化解心灵痛苦和内在紧张的出路。与元代文人相较,柳永的世俗态度和方式有某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他一生历经过富裕与贫穷、安稳与流亡的生活;他的学说因神秘而受到世俗的偏见和毁誉,.也受到朋友的冷落;他顶住了世俗的压力,炽热地大胆地去开拓那片荒漠,走进心理分析学的殿堂.其影响不仅超出心理学的范围,而且涉及文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他创立的心理分析学说最终为人们接受和承认。他是谁?他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心理分析学鼻祖弗  相似文献   

15.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从一个侧面解读北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村晚近小说的叙事话语明晰而单调,在他的创作中不仅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绝然对立,而且将一切世俗的存在置于自己设置的故事背景与框架中,以他者的悲剧结局来印证自己的思想,在自设的巨型词语中,完成关于人类命运救赎的设想.这样文学作品时常为证明他的神学主题而存在,文学创作也担当起了福音传播的任务.这是作家北村的成功还是误区?姑且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区分为切入点来解读北村.  相似文献   

16.
阿城认为:中国小说的性格是世俗,中国小说是随着世俗一路下来的,只是在"五四"以后小说被拔得很高,转成了反世俗;"五四"以来,中国小说一直为"载道"所累,中国小说被"道"压得半蹲着.1968年,阿城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试图以小说的世俗性和营造虚实相生的诗境消除载道文学的语法的权力化、内容的严肃性和意义的确定性,让小说还原本真、回归世俗,叙述民风之盛衰,预示中国人无法逃脱的宿命,字里行间饱蘸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性.阿城的小说无疑把八十年代的小说带入了新的审美纬度.  相似文献   

17.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伟人画家、雕塑家、设计师,他脾气暴躁,对世俗之人不论贵贱均白眼相看)  相似文献   

18.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他豪放的诗风、旷达的性格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在某种意义上,"苏轼"成为了"旷达"的代名词.但在大多数人看来,"旷达"往往是出世的,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与超脱,但笔者认为,苏轼之旷达实际上并不与世俗生活相抵触,反而以世俗生活为根基,苏轼的旷达是一种"世俗化"了的旷达.  相似文献   

19.
阿城的小说多写山野村落或是市井民间里的凡俗生活,其中饱含了他对于世俗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于乡野小民自为的生活态度的欣赏和认同。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不愿仰天长叹,看透世俗纷争的圣贤,以万物皆空的理念为准。他的心中装下浩浩宇宙。是什么束缚他登峰造极?是什么阻碍他一再呼喊自由?是什么成就这样一位不以权势名垂青史的伟人?答案只有一个,那根源源不断的思想之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