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套标调的字母》有两点启示:a.声调与音调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不一致性;b.因为声调和音调的一致性,可以利用音调的手段进行声调的教学,因为声调和音调的不一致,音调对声调教学只能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分析了美国学生汉语单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总结了其偏误声调时长较短、调域较窄以及阳平调和上声调易出现偏误的特征;分析和解释了造成其声调偏误的母语音调习惯干扰、发音机制制约、教材与教学策略影响、学习策略影响等原因;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互动     
《留学生》2014,(16):7-7
读者提问:为什么很多外国人说中文时,会说成类似“窝们歪果仁”一听就是外国人的音调?因为他们的母语不靠声调来区别意义,或者他们母语的声调的调值跟汉语有差异。他们奇怪发音也就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造成的偏误。  相似文献   

4.
aoe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1)学会a、o、e3个单韵母,认清形状,读准音调,正确书写。(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相似文献   

5.
声调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方面的一个重大难题,无法正确、自然地在交际语流中使用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已经成为各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过程中的一大顽症.除了留学生自身习得声调习得困难之外,更多的是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不当造成了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普通话方面的诸多偏误.文章将结合近几十年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留学生语音音调实验调查谈谈自己对留学生汉语普通话教学对策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声调在纠正方言语音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为声调属于音高变化的范畴,其量化标准并不如声母、韵母舌位和口型的变化来得直观,因此声调教学一直是普通话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主要从纠正音高、发好去声和"一、不"音变等问题入手,阐述了声调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重庆方言区普通话声调教学的重点,同时提出了声调教学中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泰语声调教学是泰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因为泰语共有五个声调,四个声调符号,与汉语的四个声调是有区别的,而且泰语的第四声调在汉语的声调中没有相对应的调。因此,教师在泰语声调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泰语声调准确掌握的程度和泰语的拼读能力。本文的目的,是在对泰语声调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让中国的师生们能够把泰语声调教学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泰语教学中。笔者主要以文献资料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对泰语声调的重要性、泰语声调的基本知识、第二外语学习者泰语声调的教学方法和拼读规则以及泰语声调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完整的总结和陈述,为泰语教师泰语声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汉语普通话音节的内部结构入手,探索了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普通话音节本身是一个由声母、韵母、声调所组成的有层次的完整嵌套结构.音节绝大多数以元音结尾,且声调贯穿整个音调的变化,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声调.这些特点使汉语普通话的单个音节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凝聚性,从而制约了普通话音节之间的连读现象.这种结构内部的制约从一个方面解释了汉语普通话发音对英语连读的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下,在教学中结合古典诗歌的一般特点和中学生学习的一般实际,把古典诗歌教好教活,教师就要在诵读过程中对音调、节奏、韵脚进行声调指导,理解过程中对情境、形象、风格给以情意点拨,让学生在诗歌的殿堂中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人们稍加留意就会注意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如果有一辆汽笛长鸣的火车迎面开来,汽笛将会发出“越来越高”的声调从你身旁呼啸而过;然后随着火车飞快的远离,汽笛的声调又逐渐“变低”。如果火车的速度达到每小时50公里的话,那末人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高低的差别,几乎可以达到一个全音程。人和声源发生相对运动时,人听到的声源的音调将发生变化。相向靠近,音调升  相似文献   

11.
通化方言古代清声母入声,现代阴平字存在四个演变层次,可以用“一”“七”“鸭”“黑”,几个字做代表。因为这种演变对通化方言变调模式的顺应程度,它们表现出入声演变进度的参差不齐。另外,通化方言的变调及人声字声调异化根源于OCP制约,及缺失性赋值语言机制;方言中标记性最弱的声调是35阳平调,它也是缺失性赋值音调;古人声作为一个声类,内部有调域、调型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在藏传佛教音乐里寺院僧人诵经的音调是极赋有藏族文化积淀的产物,它的产生必定有其遵循的基础和规律.藏传佛教音乐诵经音调具有宣叙性,接近于语言的音调,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寺院的领经师由他带领众喇嘛集体吟诵、唱诵相关的经文.领诵经文的经师常采用超低音的唱法,声调发音宏亮、低沉、穿透力强,并能产生一种肃穆、庄严浓厚、神圣的感觉,坐满几千人的大经堂每个角落都能清楚地听到领经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59):73-74
声调是汉语比较显著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对于无声调的印欧语系学习者来说,声调教学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从这一难点出发,探索了汉语声调和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努力寻求汉语声调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力求利用音乐中的五线谱和声调的五度标调进行唱调教学,以音乐来带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虽然越南语和汉语都是属于具有声调的语言,会给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带来很大的优势,但是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发音特征仍然是在于声调。刘珣先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中认为:"汉语语音最大的难点在于声调。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很多学  相似文献   

15.
汉语言的语音有别于西语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声调,而声调的高低升降就是旋律,本身就具有音乐性;用汉语写成的诗词,一旦与音乐结合,便能产生出一种"诗者乐也、乐者诗也"的美感。我国古代的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所有的诗几乎都是歌出来的,其渊源关系可以追溯到先秦甚至文明之初。我国的诗歌之所以流传广远,长盛不衰,语言"声调"和音乐"音调"和谐、完美的结合,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声乐作品《春晓》来剖析这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的语音学习中,母语给目的语显然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称之为负迁移现象.语调作为语音学习的一个分支,是中国学生普遍难以把握的.在很大程度上,英语语调学习受到汉语声调、重音、节奏及方言音调的干扰.本文就此现象引发一些思考,从而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7.
汪红艳 《学语文》2013,(5):61-62
上声,因其调值调型变化都明显大于其他声调,成为公认的四声中最难的一个调,也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最难把握的一个调。由于受学生母语的影响.多数学生缩小上声调域。把214读成212、213或313,或者改变上声调型.变成只升不降或只降不升的调子。汉语上声的复杂性,也给教学带来困难。表现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包括声调和声韵的编排顺序、四声的编排顺序、变调的标识:四声的教学顺序、汉语调域和变调的教学等。本文拟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对外汉语的上声教学。  相似文献   

18.
陈海玲 《文教资料》2009,(33):111-112
声调来源于自然与生活,由声调产生形象思维是音乐联想的基础。如何启发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在不同的声调中体验和理解形象的塑造,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给予关注的问题。结合《中学课标》进行实践、探究不同媒介表现的声调,和不同表现形式表现的声调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声调误读与声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调是普通话语音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应试者的声调误读现象非常严重。这和应试者淡薄的语言规范化意识以及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系统上的相异性有关.在普通话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是避免声调误读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日语声调教学在整个日语教学中占据着基础而又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的自信心和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效果,而作为日语教师用什么手段或方法来进行声调教学尤其重要。文章通过对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 OJAD这一在线声调辞典运用于日语声调教学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广大日语教师充分利用并研究OJAD在线日本语声调辞典进行日语声调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