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各体文章写作角度审视《文心雕龙》论文叙笔部分的价值和意义,概括了它的主要特点,肯定了它的主要成就,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的局限性做了实事求是的辨析,有助于推动对这份富有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名教的危机,汉末魏晋以来,兴盛于先秦时期的形名学再度复兴,并融入当时的玄学之中。受其影响,刘勰《文心雕龙》“论文叙笔”时,运用了形名学方法,“校练名理”,不但对各种文体之“名”与其创作之“理”细加辨析,而且“循名以课实”,全面评论了历代作家创作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规范了各种文体的写作,使得《文心雕龙》“正文救弊”的旨意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论文叙笔”即文体论部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学界还存在分歧 ,众论纷纭 ,各持一端。其中争论较大的有“论文叙笔”的划分标准、“论文叙笔”的篇目是多少、“论文叙笔”的价值和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勰的诗学理论是以儒家为主,从《明诗》可以看出,在诗歌发生论、诗歌的功能观的等方面,有着对两汉文论的接受,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分析《明诗》篇为主,从诗教观和体貌观两个角度进行考察论述,以期把握刘勰的诗歌批评观念。  相似文献   

6.
有别于既有的分析,"新三分法"认为《体性》篇的"篇章结构"的逻辑顺序是:首先提出写作活动的一般性原理:写作活动就是写作主体把"(内在于心的)情理",在一个隐含有因果与同一并列的时空进展中(恒量),用"(有形可见的)言文"物化为文章的动态表现过程。其中,"(内在于心的)情理"内含有写作主体之"性",既会随时而变,也会因人而异,属于自变量;而物化为文章的"(有形可见的)言文",简称为"体",随写作主体之"性"变而变,属于因变量。"性"、"体"之间,因性而成体,这就是《体性》篇的主旨。接着分别从理论和事实两个层面详细论证这一原理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这一原理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具体指导初学者应该如何进行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明刘勰对曹操、曹丕、曹睿的论述,指出他们的文学成就。《文心雕龙·时序》篇说:“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颇能绘出“魏氏三祖”喜爱文学,作诗制曲的情状。曹氏一家三代之风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令人惊叹不已。刘勰对“魏氏三祖”的论述,虽不那么全面、系统,却不乏精全美玉,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那么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集大成之作。它们都对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态度、“文气”说、文学价值与地位等方面,对《典论·论文》有着明显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9.
省叙、赘叙与对话——评《美国太太的金丝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太太的金丝雀>中,海明威采用省叙和赘叙的叙事方式讲述故事,使得故事的叙述者和聚焦人物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同时他利用人物对话叙述故事并通过并置手段以及对话的话题转换来深化作品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文学史视野考察《文心雕龙》有其积极意义。首先,历史书写是刘勰的言说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时序》可以看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学简史。以《时序》为中心,再结合其他诸篇,可以看到,刘勰客观上书写了一段从先秦到南朝宋的文学史。其次,历代文学的书写中,对帝王及帝王文学的大力书写是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刘勰的文学理想。第三,从价值评价的角度看,十代文学的发展有高下之分。在刘勰看来,周代及其以前的文学是后代无法企及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病笔"是书法教育与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书法正传》卷三中所载元代李溥光撰《永字八法》所提及"八病势",即为"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旦",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楷书笔法中常见的病态笔画。罗列书法学习中易出现的弊病,研究并细化"八病",使其具体形象化,避免学书者反复出现的学习滞涩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北宋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苏轼将儒学的坚忍、道家的旷达、佛禅的空灵,融合到了完美的境界.然而,纵观苏轼的一生,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在文学创作中他提出"有为而作"的主张.他的散文体现了儒家经典哲学的精神内涵,即以"道"为理想,"仁"为实现"道"的基础.《范文正公文集叙》是苏轼为《范仲淹文集》所做的序言,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叙例在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写才能很好地论证、演绎中心论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以作文题弯腰侧身过小门为例,尝试从作文题目的材料出发,深入分析所给材料的叙例思路,指导学生以司马迁为例,遵循叙例思路完成论证片段,并进一步修改原有的作文片段,强化叙例思路。给学生提供一种作文思路的同时,强化语言训练,对学生梳理叙例思路,整合作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铁荣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1):78-81,124
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自然之道也”这一关键性问题的真正内涵,梳理出刘勰写作思路与推理方式的明线是:天地之文(道之文)一人类之文(《周易》之文)一六经之文(圣之文);暗线是:广义之“道”(老子之“道”)一《周易》之“道”一狭义之“道”(儒家之“道”)。明暗两线通过原文的中心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而扭结在一起,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从论“文”的角度出发,刘勰是从老子之“道”开始,中经《周易》之“道”,而与儒家之“道”彼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呈现为儒道互补、阴阳相济的辩证之“道”的样式。  相似文献   

15.
用避讳法来否定《刘子》为刘勰所著,坚持刘昼说,反而更否定了刘昼说。认为《刘子》中有法家思想,《文心雕龙》是尊儒反法,以此作为否定《刘子》刘勰著的理由是不合史实的,因为《文心雕龙》对法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刘子》的语言特色与《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同,以此为据肯定《刘子》作者是刘昼也是不妥的。因为这些著作,"即使在南朝,一般也用散文来写。"从《刘子.贵农》篇反映的时代特征看,与梁代社会现实相符,也与刘勰"利民"之志相合。《刘子》讲"托附"、论"因显"、说"韬光",这不符合刘昼的学术经历、思想品行和性格特点。因而两《唐志》和郑樵《通志》对《刘子》作者的著录是不易撼动的。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学史视野考察《文心雕龙》有其积极意义。首先,历史书写是刘勰的言说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时序》可以看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学简史。以《时序》为中心,再结合其他诸篇,可以看到,刘勰客观上书写了一段从先秦到南朝宋的文学史。其次,历代文学的书写中,对帝王及帝王文学的大力书写是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刘勰的文学理想。第三,从价值评价的角度看,十代文学的发展有高下之分。在刘勰看来,周代及其以前的文学是后代无法企及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刘勰生活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齐梁时代,因此他的文论思想深受三教的影响,而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影响最甚。以《文心雕龙.序志》篇为切入点,可从人生志向、创作动机及论文方法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儒家思想对刘勰《文心雕龙》创作的影响以及刘勰对儒家经典文学化的创造性阐发。  相似文献   

18.
“述经”和“叙理”是刘勰论体观的两个重要方面。“述经”不能离开“叙理”单独存在;“叙理”立论须依据包括“述经”在内的各种学说。另外,观点新颖、论证周密的论文能够得到刘勰的高度评价。嵇康《声无哀乐论》不依傍儒家学说立论,说理缜密,富有创见性,因此颇受刘勰好评。  相似文献   

19.
王夫之的《明诗评选》延续了其一贯的诗学观点;针对明代出现的七子、竟陵之弊,《明诗评选》在表达其诗学观点时又有所侧重,显示出对性情与神韵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开启高等教育研究大门的金钥匙。国内学者对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就其内容而言,大多停留在“介绍”和统计层面,系统和深层次的研究较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可改进之处是:树立科学的方法论意识,为各种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提供思想基础;在高等教育研究活动中更多地运用多元化、整体化、综合化的研究方法;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优化研究结构,加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发展混合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