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校倡导的"爱家"月系列活动中,我们班围绕"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孩子和家长因观念不同而产生冲突,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时常会与父母产生意见分歧。举行本次班会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拉近同学们与父母的关系,促进同学们与父母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王东 《中华家教》2022,(2):45-54
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是不少家长产生成绩焦虑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开展的"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父母"成绩焦虑"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表明,父母的个体特征、孩子的个体特征、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人际关系以及区域等因素与父母"成绩焦虑"程度存在显著关联.因此,家庭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中国做父母的有个习惯,总爱把小孩子抱在怀里,甚至当孩子学会走路以后还是这样.要是从保护孩子安全的角度说,"抱"在怀里的确是更保险一点,可是父母拢起的双臂恰似一条"绳索",把孩子的手脚牢牢地束缚住了,使孩子手脚和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无形中也增强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总在父母"怀抱里"生活的孩子,活动机会少,活动范围小,社交面狭窄,往往孤僻、怯懦、自卑,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儿童特有的天真、烂漫、活泼、勇敢、坚强和蓬蓬勃勃的朝气.  相似文献   

4.
教师与学生是相辅相成的,而教学、教育活动也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要想教与学两者顺利进行,师生的"沟通"是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 1.让父母了解爱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责骂只能让孩子对父母反感. 2.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对孩子的爱心,增强与父母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智力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旅途的"多事之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包括父母、老师和同学.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甚至隔膜,如果不恰当不及时消除,势必会影响个人情绪,最终波及到自己的学习和心理.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沟通     
一、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日益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对家长的逆反心理逐渐增强。尤其到了初三,面临毕业,学生的升学压力很大,但他们大多不愿向父母倾诉内心的苦恼。有时父母管得多了,他们就显得极不耐烦,甚至跟父母争吵、发火。一些家长也因难与孩子沟通而深感苦恼。为了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也让父母了解学生的思想,彼此沟通,促使学生把父母的爱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毕业升学的挑战,我设计了一个以“心灵的沟通”为主题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和家长互写一封信,在…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是沟通困难期 青春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期.但是,在相当多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却出现了严重"堵塞",成为沟通的困难期. 在此之前,孩子跟父母无忌无猜,心里有啥话都愿意说.但是,到了初三前后,变得和父母寡言少语,父母不问,孩子就不说,父母问了,孩子也不愿说.父母想问问孩子学校的事,想问问孩子和同学交往的事……孩子要么说"嗯",要么就是说"啊",要么就敷衍一句"没啥事""知道了""别管了".如果父母再问下去,孩子就烦了.更让父母感到棘手的是孩子的逆反、顶撞.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 1.增进与父母沟通的意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能够经常有意识地与父母进行沟通,提高与父母相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成人忽视了与幼儿进行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因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造成代沟,教师与幼儿缺乏沟通,造成师幼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成人与幼儿之间需要沟通,在互相沟通中,得到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  相似文献   

11.
《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是最早以"宝卷"命名的宝卷,可能产生于金元之间.本宝卷讲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劝人要学目连孝顺父母,报答父母养育深恩.除结卷部分外,其结构由许多基本相似的散文加韵文组成的演唱段构成,是在祭祀祖先、追念亡灵的活动中演唱的.本宝卷的故事情节及某些细节描述继承了变文和缘起文,但在形式上与变文和缘起文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对个人将来的自主、自立、性格发展和问题行为等都有长远的影响.引导青少年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有正面的意义.良好的亲子关系始于有效的亲子沟通,然而,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问题就变得棘手多了.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中生,独立意识与叛逆心理较为明显,即便孩子们内心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知道"我们爱你,一切都是为你好"是父母的肺腑之言,但仍然抵挡不住两代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的冲突所引发的"唇枪舌剑"."我是如此地爱你,你也是如此地爱我,但我们却在彼此伤害",显然,"爱你在心伤你在口",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当先从良好的亲子沟通开始.俗语说,没有天生的沟通大师,每个孩子与父母都需要学习亲子沟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陈旗敏 《文教资料》2007,(31):53-55
自古以来,我们不仅将家庭视为"儿童生命的摇篮",家庭也是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基础所在。如果说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够,则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则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而使孩子产生自恋人格障碍;二则父母实施过分严厉的家庭教育,而使其产生强迫人格障碍。其实做好亲子沟通需要较深的学问,也需要较强的技巧性和艺术性。笔者从当前社会上一些失败的亲子沟通案例入手,揭露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并试着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希望对为人父母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几岁的孩子就对父母(包括祖父、祖母)产生反感的,不是多数.即使有,那种反感也不属于"生理反应"或"心理反应",大多属于浅层次的反感.如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多或太琐碎,太简单或太粗暴,限制了孩子的游戏自由.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父母的批评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他们不能理解父母抱怨批评背后的用意及对自己的爱。他们越来越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和理解,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和父母沟通。共同话题"别人家的孩子"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自己和妈妈的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动机,激发学生去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通过练习学会表达,找到和妈妈沟通的钥匙,并运用这把钥匙解决更多的亲子矛盾。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因素等诸多限制.多数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于是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他们缺少父母引导、关爱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  相似文献   

17.
很多同学都觉得,与父母沟通是件困难的事。他们认为,小时候父母都很疼爱自己,但当自己逐渐长大,父母就开始对自己提诸多要求,于是便产生了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8.
"我和父母交流有代沟"这样一句话,在当今中学高年级学生中时常可以听到."代沟",是当今年轻人和父辈们都很熟悉的一个词.五月、六月,分别有母亲节和父亲节,子女与父母之间能够有良好的沟通,比送多少康乃馨和别致的礼物都实在.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读者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角度对撞',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沟通'.考生与父母,虽然二者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如果缺乏沟通,隔膜或矛盾一旦产生,势必影响到整个家庭氛围甚至考生的学习.这不,老吴和小吴就陷入了困惑中."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最棘手的问题恐怕就是"代沟"问题。所谓"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或者说两代人之间有一条鸿沟,阻碍了思想、感情和生活上的沟通。与此同时,在现代中学生当中,有许多人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 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部分同学的性格比较孤僻,而且多疑、敏感、易怒。那么如何认真对待中学生的这一现象,并在中学生中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呢?成都十七中的同学们开展的问卷调查《我与父母之间的分歧》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