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百汇 《现代语文》2010,(2):145-147
本文初步探讨了象形字、形声字的造字法所反映出的汉民族的认知模式。象形这一造字法反映出汉民族在认知事物时,常常把各个事物相互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把事物和文字联系起来,使事物和文字成为一个整体。形声造字法反映出汉民族在认知事物时,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并把含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以形声字的形式归为同一个范畴。  相似文献   

2.
试谈物理课的对比实验教学方友武(南昌县渡头中学)事物的特殊性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不了解各种具体事物包含有何种特殊矛盾,就无从区别事物,就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也找不到解决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首...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陈哲中学哲学常识课本在阐明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指出:1.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2.事物的内部矛盾为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为外因,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3.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的本质特征初探王少华一、创造教育本质的初步界定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既能体现此类事物的共性,又能反映此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个性的最基本的属性。是组成事物的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该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的存在和发展规...  相似文献   

5.
三月的乡思     
徜徉于童话、神话,诗歌、寓言等的世界,那一个个虚构的故事和景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一物。都是联想。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等等。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本人就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典型事例发表刍议: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想象?想象就是对事物进行合理设想,是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它包括:一是栩栩如生地更加深刻地创新自己所接触过的事物,即再造性想象;二是从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出发,去设想可能出现或尚未出现的事物,即创造性想象。  相似文献   

7.
象征主要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它用一事物去暗指另一事物,用某种特殊事物来 类比一个与该事物有着相同或相近特征的事物,从而表达相关情感。电影艺术产生后,象 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影中,一个建筑物、一个动作、一个字眼儿,甚至是主人公身上的一 个装饰物都有着深刻的象征含义。  相似文献   

8.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认识事物,认识生活。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反复强调认真仔细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老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重点、目的等,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集中,观察细致。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二、教给方法,提高能力。观察事物,常见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依次观察,即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静止的事物,大多按空间顺序来观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观察动态的事物则常常按时间的顺序。二是分类观察,抓住事物…  相似文献   

9.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但由于内因的复杂性特别是事物质的多方面性,相应决定了事物变化的多方向性;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并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它不仅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或“内因”变化的过程,还可能使事物或“内因”在某个方向的变化进程中断,特别是在事物变化的多方向中决定事物朝此而非其它方向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初中地理教材配置了各类地图:有反映地理事物面目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着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仁杰 《青海教育》2004,(12):37-38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而产生联想。”精辟地概括了联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2.
薛景芝 《辽宁教育》2005,(7):125-125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活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谓地理思维,就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考察地理事物或现象,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地理事物的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教材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各类地图:有反映地理事物面目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性质不稳定、类属不明确的模糊事物,即处于事物普遍联系的中介和某些运动发展的过渡状态的“亦此亦彼”的事物。例如颜色.在黑与白之间有灰色。在从猿到人中间有类猿人或类人猿,等等,都属于模糊事物。由于模糊事物的存在,使得事物之间的界限具有了模糊性。人类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了用以把握模糊事物的认识工具——模糊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各位旅客,我们来到了说明文的游览景区。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说明事物产生的过程方法,或阐明事物内部所包含的道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关系●关伟一高等教育的价值,就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肯定意义。价值是在主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是客体事物满足主体事物需要的一种属性。也就是说,客体事物的价值,是在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  相似文献   

17.
联想就是由这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在类似中生成,也可以在对比中产生。还可在因果中形成。由此及彼,相形相通,使事物焕然一新,富有灵气,  相似文献   

18.
事物总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比较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表面上差异很大的事物间找出它们本质的共同点,从表面上极为相似的事物间找出它们本质上的差异点。  相似文献   

19.
一、找准相对位置,帮助盲生学会读地图空间概念缺乏是盲生学习地理的最大障碍。如何帮助盲生确定、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以及地理事物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盲校地理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相对位置读图法的必要性在地图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让盲生在一张触觉地图上单独找到一个地理事物是很难的,尤其是空间面积小、特征不明显的地理事物,几乎每次都需要教师手把手地帮助,教学效率极低,且再次摸读时依然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对于盲生来说,一个地理事物的纬度、经度等绝对位置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通过两个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他们可以快速地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而分析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对比趣话     
对比,又叫“对照”。指的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突显事物特征。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也可以使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一般来说,运用对比手法,能够使作的思想感情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从而也让读有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