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扬引进社会立义现实主义,使左翼文坛发生了一个根本性变化,清除拉普的影响,建构一种包括革命浪漫主义在内的反映本质真实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当代文学而言,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最高创作原则的确立有其历史和逻辑的必然,这种创作原则在生产其对文学的正当性同时,也同样生产了无理性。而除却政治意识形态的规训,社会主义文学的危机首先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配合社会主义文学制度化过程中历史势能"自我损耗"和其先锋性褪却的结果。其次,是其生产的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种种二律背反的逻辑推演。最后,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无法为渐趋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精神图景提供更合理的理由和更深刻的启示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文学的观念、理论批评和创作,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纵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近70年的理论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学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它的接受和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为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实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检测中国文学和俄苏文学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并从特定层面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演变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确立起来的。但是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些理论问题时有争论,特别是关于如何界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公认的定义。本文试图从苏联文学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出发,探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前苏联文艺界在批判“拉普派”的“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在20世纪30年代初,周扬第一个向中国全面系统地介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后来,他又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行阐释,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5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质疑,周扬根据毛泽东的一次讲话,用“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取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但是周扬在阐释“两结合”创作方法的过程中,甚至在新时期的文艺论述中,仍然谨慎地维护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6.
论文的写作基于这样一个“问题”:在从“伤痕”到“先锋”这一脉络成为文学史“共识”的当下,“50-70年代文学”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新时期”有怎样的调整?既有的“一体化”的冲动是否依然存在?基于此,论文尝试从“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被“历史”所“忽视”的概念或运动入手,分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何藉此重生。通过对“社会主义新人”所命名的一系列“典范文本”的细读,笔者认为这一调整的艰难以及最终的失败,既是“文学成规”之转移的必然结果,也包含着自我的瓦解——借助左翼“革命+恋爱”的模式的结果,反而是“恋爱”压倒“革命”,从“新人”转变为“畸人”。然而,这一历史性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是一次“扩大化”的运动,如何更为平和地检讨“社会主义”的“文学遗产”,打捞“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与精神操守,这一问题对当下的文学现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高尔基,人们立即就会想到:他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小说<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这种判定不仅早已成为各种文学史教材和著作中的似乎无可非议的结论,而且也给出了人们认识高尔基的成就与贡献、局限与不足的基本思维框架,成了一个不可变更的“符码“.然而,随着最近十几年来俄罗斯国内各种文学档案的逐渐披露,随着高尔基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一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传统结论已受到怀疑乃至否定.拂去岁月的风尘,越过当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所设置的屏障,高尔基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一“主义“的真正态度,便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历了确立、冲击、强化的过程。不论是被确立为文学最高创作原则还是受到文艺界对其权威性的质疑,或是对其绝对性的强化,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动以及中央领导人对国际冷战格局、国内政治形势的判断。50年代中国文学规范必然也必须随国家对阶级认定的变化而变化,当代文学的社会主义性质由此被一步步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9.
受西方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五四”以来,我国文学界一直认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这种看法沿续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有人发难,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杜甫不是现实主义诗人。如发表在《杜甫研究学刊》一九九三年第一期上的《杜甫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质疑》一文的作者黄坤,就是持这种看法的。也许是传统的、已经定论的东西很难动摇,杜甫并非现实主义诗人的说法没有引起文学界的热烈反响,更未形成争鸣的局面。本文不敢说能引起什么反应,  相似文献   

10.
瑞典文学院于一九八八年十月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夫兹,据说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许多著名文学评论家认为,这位从事文学创作达半个多世纪的丰产作家,虽然列名一百五十多位候选人和最后提名的五人之中,但他的获奖,还是大出他们的意料。马夫兹在中国也还是人们知道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主义深化”论杨福生一、经典现实主义理论:一门永远必修的功课“现实主义深化”是我国近年文坛上的热门话题,这一口号虽然并不是今天的发明,但它在今天尤其响亮,其原因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谈到现实主义“从哪里”深化和“如何”深化时,却显得有点焦躁、困惑...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冲击波"20世纪末这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出现的一种文学潮流。它真实地表现了我们国家在社会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以及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尤其是基层广大群众的生活境遇和心灵创痛,深刻地揭示出了20世纪末的中国物欲膨胀、精神萎缩,物质进化、道德退化这个阻抑社会发展的巨大矛盾及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流溢出一种浓重的与人民群众"分享艰难"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深刻的理性力量。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为什么还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这种改革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根据是什么?应当如何改革?这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需要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给予正确的回答。但是,近年来理论界的一些同志,却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异化论”。说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异化,有人甚至说产生异化的根源就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我父亲王任叔(巴人)的未曾发表的遗稿。根据手迹、稿纸和内容,大致可判别该稿写于1959年。同年他还撰写了《我们为什么要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及《关于外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等遗稿。(上述两篇遗稿已分别刊登于《杭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2期及《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此外,我把该篇中的引文与《三千里江山》1959年第3版的原文进行了对照,也完全相符。由于1959年底,父亲即受党内批判,1960年受全国性批判;并被剥夺了写作权力。所以该稿一直没有发表。感谢宁波师范学院支持并主办“巴人学术讨论会”,且出学报专刊予以配合。现将家父遗稿投《专刊》发表,以向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份资料。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此问题,我已酝酿良久。近时期来,反复琢磨和认真对照“山药蛋派”的作品及其遭遇,我总认为,所谓“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或者说灵魂,应该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特色。自从我们党领导文艺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就一直是要求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16.
王福湘同志此文,写于1979年,是国内第一篇重新评价胡风文艺思想的文章.此文写于胡风平反之前,虽然论述还不够全面深刻,但似乎未丧失其理论价值(原文一万八个字,因刊物篇幅限制,发表时作了一些删节).为此,我们将文章和胡风致作者的五封信一并发表,希望能引起有关研究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文学流派的划分众说纷纭,其中以"无产阶级文学"为甚,有入认为是模糊不清的概念,有人反对按阶级属性划分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概念,"无产阶级文学"是1917年由鲍格丹诺夫等人提出的。而20世纪的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则更经常被称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这个概念是1930年代初期前苏联文艺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文学现象,它是20世纪最主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是前苏联文学的旗帜和标志,对于前苏联文学的盛衰枯荣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的责难远比得到的肯定要多。因此。很有必要在探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道路、理论贡献及其缺失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从表层内涵上来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似乎是与浪漫主义理论对立的一种理论形态,但通过对其内涵的历史梳理和深度分析,这两种看似对立的理论形态,在精神诉求方面却存在着融合、联姻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精神上频频向浪漫主义招手,浪漫主义由此也投入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怀抱.  相似文献   

20.
重评苏联的“一国社会主义”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逝世以后,关于“一国社会主义”问题在联共(布)党内曾引起一场激烈论争。对这场论争,人们历来多肯定斯大林等人的观点,而否定“反对派”的主张。本文认为,就实质而言,论争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尽管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最终获胜,在当时也确有其积极和成功的一面,但总的来看却并非真理,它给苏联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惨痛后果,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