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媒介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的建构是媒介组织的一系列行为和媒介具象形象整合的结果。媒介形象需要不断建构和强化,媒介仪式作为一种媒介产品与媒介形象建构联系紧密,本文从二者的内涵出发挖掘它们内在的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媒介仪式研究强调如何维系、建构一个有秩序、有意义,并且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本文在考察媒介与仪式如何维系的同时,论述了二者交融的三种偏向。无论是从交融的状态、性质来看,还是受众的解读、表达来看,三种偏向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通过对当代社会一些重大的仪式事件的分析,媒介和仪式的交融使得双方都不可避免地对对方及本身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媒介仪式,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既完成了其作为盛大媒介仪式的符号表征,完成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正面宣传和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又把草根参与和热点话题相结合.为草根狂欢提供主流媒介的舞台,并利用全媒体时代的各种媒介渠道赢取观众的注意力,取得话题营销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闻报道中最为敏感和复杂的政治话题之一,近年来各种与宗教相关的社会突发事件、社会热点事件不断发生,使得这些事件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成了大众传媒、宗教媒体比较棘手、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学术界相应的研究也显现不足。本文认为,具有偏执和妄想特征的宗教情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心理,在突发事件或一定刺激下表现得更加强烈,传播者在坚持宗教禁忌报道的"恪守"原则等基础上,可以从归属、认同、怂动、凝聚四个方面加大舆论的感性心理引导,在满足其心理慰藉和情感宣泄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化解矛盾,使其宗教情感朝着更为平和与高尚、和谐与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为当代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重构提供了契机。但基于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三个缺陷:一是缺乏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内容;二是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三是应对突发事件机制缺失。基于此,需要以突发事件为载体,重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选取央视报道神九发射为例,分析在现今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里,电视媒介仪式对组织者、公众、社会的影响。探寻我们的共同体身份以及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公开课是学校、教研部门等机构组织的面向特定人群的公开授课形式,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前,公开课蕴含多重角色的表演性指喻,遵循了特定的仪式运作机制。公开课具有结构化的表演程序和场景气氛,构造了教学空间和符号叙事的动态轨迹。它暗含一种规制化的文化逻辑,彰显了仪式活动的文化特性,并映射出教学社会学的特殊意蕴。公开课的仪式化是当前教学体制弊端的重要表征,唯有去仪式化,才能增进课堂教学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建立积极有效的舆论应对机制是高校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充分认识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发挥各种校园传媒的优势,建立校园舆情的监测研判机制、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机制、突发事件的舆论疏导机制和重点对象的心理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9.
校庆是大学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文化记忆的重要形式,是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契机。校庆仪式建构起相互关联、持续绵延、高潮迭起的文化场,渗透辐射到场中的每个个体身上,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分析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结构要素和过程推进,有助于了解大学的历史传统、文化精神如何通过校园仪式为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人格构建提供导向和规范的渠道。同时,优化和创新校庆仪式活动,有助于提升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微观的互动仪式理论视域下,学校仪式是一种关于个体身体空间、关注焦点、生命情感体验的互动结构。但在学校教育的现实境遇中,教育者不断为仪式活动增值、赋义,实施过程中身体的离散消解了仪式互动的基础,固化的制度程式模糊了相互关注焦点,严格的科层结构抑制生命体验,学校仪式沦为一种形式表演。构建自主、自然、自发的学校互动仪式,需转变仪式实施理念,凸显学校仪式的育人价值;打破仪式空间阻隔,保障学校仪式的身体聚集;放活仪式制度程式,传达相互关注的焦点;优化仪式科层结构,分享共同情绪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12.
Fitzgerald  Jill  Noblit  George 《The Urban Review》1997,29(4):297-303
Rituals are about time and participation, and usually we study them in other people.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a study of ourselves in which time returns rather than progresses and in which participation is dialogic. The article represents a departure from realist ethnography and is rendered as a conversation.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产生和壮大不断改造着舆论生态,也对高校处理突发事件构成了新的挑战。从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和新媒体的特点等不同角度,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公共舆情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思考,提出了强化高校公关形象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加信息透明度和体现真诚的态度,针对新媒体的特点采用对症下药的应对技巧等措施,对高校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媒体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理应在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起到信息传播、沟通和反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发挥最大效益。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媒体不仅可以及时监视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而且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代言人,完全可以沟通信息、疏导情绪,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实质是信息传播的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沟通。  相似文献   

15.
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中,政府如何有效利用媒介提高信息传播效果,实现对舆论的正向引导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传播平台,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理中彰显出独特的价值。本文从媒介融合语境中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出发,结合手机媒体的传播特质,运用阶段分析理论深入探讨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场域中的独特价值,继而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手机媒体传播策略加以提炼。  相似文献   

16.
从CCTV《焦点访谈》2010-2014年新媒体舆论导向正能量、负能量、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微博、微信各个子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新媒体舆论导向环境存在窘迫化、叠合厚化两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中国的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从当今的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谈起,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对新媒体影响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建构提出若干建议.以加强政府运用新媒体管理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之“媒介即讯息”这一命题,其意应为:媒介(作为技术、工具)创造了社会,改变了社会,产生了大量“社会内容”(讯息),对人及社会产生了多方面深刻的影响;而不是“媒介是讯息”此一“误解”。“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一个总的高度概括而又简单明了的表达,旨在促使人们对媒介技术及其作用的研究与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批评了认为马克思哲学已过时的论调,论证了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存在",从而消除了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并指出了马克思哲学对当代社会尤其是当代中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