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加速期,人民内部矛盾也进入高发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是重要原因,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势在必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培育具有批判精神和公共理性为特征的公民文化,促进我国公共领域建设,对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力量的理性参与。在治理经济领域矛盾的过程中,社会公共领域能够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动用独立个人、社团组织、公共传媒以及社会活动力量并运用社会舆论和公共性活动等机制,对利益集团的自利行为和国家权力的不当行使予以干预,从而实现对公民个人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起到调解处理经济领域社会矛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一个"脱域化"的过程,人们打破了地域界限而流动了起来,走出了熟人社会而进入陌生人社会。但是,工业社会在地域边界消失的地方确立起了领域界限,整个社会分化成许许多多不同的领域,其中,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是三个最为基本的领域,社会治理也是建立在领域分化的基础之上。不过,从西方理论来看,学者们仅仅看到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差别,却忽视了日常生活领域,因而,社会治理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求,而是处处都表现出了矛盾和冲突。20世纪的一些思想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希望提出新的方案,比如,哈贝马斯就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抽象出了一个"生活世界",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去探讨完善社会治理的方案,但都不成功。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建立在领域分化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丧失合理性,一种领域融合的趋势正在呼唤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虽然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理论话语,但它对于研究当代中国问题也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来看,公共领域是监督制约国家公共权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有效机制,它通过把“话语民主”形成的“交往权力”转换为行政权力而实现了对国家政治权力的监督制约,进而促进着当代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方公共领域理论及其中国本土化演进的再确认,发现一个长期被我国学界忽视的基本事实,即西方公共领域理论文化现象的存在。它集中表现为“国家-社会”二元模式论,并与“公私二元论”互为表里,从而很好地解释了西方公共领域理论的跨文化运用遭遇瓶颈的原因。鉴于此,在超越“国家-社会”二元模式论的基础上,尝试借鉴公共哲学中的“活私开公”理念,结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境况,重新探索中国公共领域应有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哈贝马斯以公共领域作为理论基点,通过研究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联,去构建合理的社会发展公共理论体系。通过解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语境,审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在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问题,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会力量对解决社会矛盾具有独特作用.文章从公共领域发挥社会政治作用的独特机制、在政治哲学层面的重要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民主政治功能三方面阐述了公共领域对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基层社会进一步分化,同时基层选举又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基层社会整合力明显不足,在应对和处理公共问题的能力上明显下降.当下,在中国基层社会出现的各种民主协商实践是人们自我组织的形式,而且它与西方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相耦合,这为中国基层领域的社会整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张丽莉 《山东教育》2005,(30):16-17
情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以情感为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理论开始较多地被研究者使用,如果说,域外的李欧梵在使用“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时,还较为谨慎的话,那么,国内学界则多为套用,这一学术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表明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公共艺术发展水平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提升艺术素养在内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体现,但在阶级对立社会中却表现为统治阶级意志,这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性使然。衡量一个阶级的意志是否代表社会公共意志,唯一科学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的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伴随着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公共领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作为来自西方社会的理论话语,公共领域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具有怎样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是一个深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杨仁忠教授撰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结项成果《公共领域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对此课题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在笔者看来,该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和创新性。首先,该书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和理论观点新颖而富有创造性。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重建班级公共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养成公共精神。具体途径是:更新教育目标,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转变教师角色,使其成为创建民主班级的先行者;完善班级生活,营造体现现代社会民主精神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6.
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到产品经济的三形态论,同时也是揭示的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三种状态。本文立足于此强调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独特社会形态下人的解放的独特性,即由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发达所导致的人的“原始丰富性”还未真正解体,使得人的“现代片面性”还未得到充分发展,为此,社会主义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使人获得更大解放和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应能够更好地做到个体和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以避免资本主义的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7.
18.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这是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想: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学习生活,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学习,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提升,生活观点得到发展,也使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育》2017,(2):25-33
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并不是封闭的,而是意味着对可能世界的敞开。这种开放的姿态,体现着个体建构价值生命与生活意义的精神倾向。教育自其诞生起,就与个体生命处境性以及人类整体命运相关,它不仅指向个体的"肉身",还指向个体的意义世界,内蕴着对个体生命的深层领会与价值关怀。在教育中,生命价值启蒙指涉的是引导人从生命的无知与无根性中走向生命主体的自觉,从而抵达生命自由与解放的"无蔽"状态,并能够真正有勇气面对个体生命乃至人类的整体命运。在当代,关注个体切身的鲜活生命经验与生活意义,积极推动个体的自由生命与"美感生活"的整体生成,将有助于不断夯实教育的德性根基,落实使人成之为"人"的启蒙目的与伦理使命。  相似文献   

20.
“公共领域”虽然是西方学者分析西方社会结构的理论话语,但它的现实指涉在当今中国也已经是一种现实性的社会存在.因此,它在当今中国也应该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从当今中国的政治建设来看,社会公共领域通过提供政治参与主体的合法性和法规政策制定过程程序的合法性,壮大了中国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从而促进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