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时期赫哲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在其生存背景下孕育了其风格特异的体育文化,这是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然而经济的腾飞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赫哲族民族体育文化产生诸多影响,赫哲族不可挽回地面临着传统体育文化、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被强势民族同化的命运,因此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的抢救、挖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是一个民族发展较迟缓的民族,在其伦理道德中既保留了原始的平等观、婚姻家庭观和社会观,也有满族和汉族等伦理观念的渗透;随着国家的发展,赫哲族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也吸收了现代文明的成分;这些都体现出赫哲族伦理道德观念的原始性、交融性以及在保持本民族伦理道德观念稳定中的渐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六小民族之一,研究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嬗变具有重要史学价值。通过史学参考文献、社会实践调查及历史分析,对赫哲族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脉络予以梳理,旨在挖掘赫哲族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与积淀。研究发现:赫哲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随着社会的变革而逐渐由传统观念、传统表达方式向现代转变,新时期赫哲族民族体育文化的作用、地位及实践手段正发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视角审视赫哲族传统渔猎体育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认为:独特的渔猎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渔猎体育;受生产转型和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传统渔猎体育渐渐淡出赫哲人生活;珍惜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精英"群体为保护渔猎体育搭建了多种平台,为渔猎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有效措施激发赫哲族群众珍惜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渔猎体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运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解读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变迁。赫哲族传统体育图式遵循着“同化”和“顺应”的认识发生过程,并进行着体育图式的内化、外化双重建构,以达到体育图式的“平衡”。赫哲族传统体育发生于生产劳动和部落战争,并与宗教、神话、祭祀、礼仪紧密相关。赫哲族社会历史发展分为渔猎阶段、过渡阶段和多元经济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赫哲族传统体育图式也经历了从“同化”到“顺应”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传统体育外在形式日益多元,传统体育的社会功能由生存、娱人、娱神向市场经济的表演、宣传转变,以及传统体育主体认识从“野性的思维”向科学发展思维转变。通过梳理赫哲族传统体育图式的认知发展规律,为更好地传承、发展传统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网络资料法、现场观察法、访谈调研法和罗辑分析法,查阅有关资料,观看游戏过程,调研其功能,分析其在学校体育课中的传承发展.结果表明:挡木轮产生于赫哲族造渔船的生产之中,从随手抛掷滚动锯掉的木轮片,到向网兜内掷滚木轮和截抄木轮,经历了赫哲人世世代代言传身教的传承和更新发展,挡木轮的生产、娱乐、竞技、教育和健身等功能,促使其演变成赫哲族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并能够设置成学校传统体育选项课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一千多年前,我国住在黑龙江两岸的赫哲族人和鄂伦春族人,就已经漂舟江上,进行捕鱼活动。鱼不但是他们的主要食物,而且“有以大鱼皮为衣者。”(《扈从东巡日录》)他们吃的是鱼肉,穿的是鱼皮做成的衣服,鱼成了他们的主要生活资料,而渔船成了他们的主要生产工具,操船则成了一门专门的技术了。经过长期的水上活动,掌握了“独桨轻操舴艋船”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其旅游资源是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瑰宝,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本文通过分析赫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相关问题,采取推进多层次综合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予以解决,以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实现赫哲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金荣权 《职大学报》2011,(1):37-42,49
经过百年来的争论与探讨,关于宋玉作品真实性的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等10篇当为宋玉所作,而《高唐对》、《郢中对》不能单独成篇。学术界对《招魂》、《笛赋》、《舞赋》、《御赋》、《微咏赋》等五篇真伪问题争论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王伟 《职大学报》2010,(3):30-34
历代许多小学类重要著述如《说文》、《广雅》、《韵补》等,在论述文字之际,对于《楚辞》皆有所徵引;而其相关研究著述如《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等在其进一步对《说文》、《广雅》等疏证研究时,则也更多的引用和论述到了《楚辞》。凡此相关引用和论述数量丰富,合理的利用这些材料有助于《楚辞》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买地券是中国古代亡者向神灵买地的契约凭证,具有很强的民间宗教色彩。通过对江西地区宋元时期买地券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宋元时期江西的民间信仰和丧葬习俗,丰富史学研究的成果。海棠花馆藏新出土江西地区买地券共36块,为宋元时期,出土地主要集中在江西抚州、洪州等,按其功能分为买地类、告神类、志券合一类三大类型,揭示了宋元时期买地券逐渐走向志券合一的过程,为宋元行政区划、江西地区道教信仰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使学界对这批新出土江西地区宋元时期买地券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民歌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但是目前,在旅游中对民歌的开发形式单一,展现肤浅。对民歌和其他民俗事象的不力开发,不但损害了民歌,而且已经给中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将继续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因此,亟需解放思想,加大旅游中民歌的开发力度与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3.
喝酒唱歌、以歌会友,酒歌不是跟着月亮走,而是跟着生活走。《上马酒之歌》和《下马酒之歌》是两首地道的蒙古族酒歌。两首歌体现了浓浓的友情、淳朴的民俗风情,听来赏心悦耳,读来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14.
在白体唱和诗风弥漫的背景下,宋初的部分诗人在复古思潮的导引下继承了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在采诗意识的催动下写作了一些具有讽谕精神的诗歌,而且王禹偁以其瞩目的创作实绩为宋初诗风注入了新质。这些新质是北宋诗文革新的先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宋徽宗朝词乐确立完美范式的音乐背景为切入角度,对音乐理论、民间音乐、乐府制度等音乐背景与词乐密切相关的诸因素的源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论述音乐对词的特性及词体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宋代民众在信仰方面奉行"唯灵是信"的原则,民间信仰的对象亦是多种多样,蛇信仰是其较为常见的民间信仰形式之一.《夷坚志》中记载着大量的有关蛇信仰的事例,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解宋代蛇信仰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夷坚志》中的蛇有着福祸并行的双重意象,反映了普通民众信仰中情感与利益的纠葛.  相似文献   

17.
明代青阳腔是在昆腔传奇体制日臻完善和成熟基础上的民间突围,体现了民间艺人深厚的文化立场。早期青阳腔多是艺人对宋元南戏的移植和改造,后来逐渐参与了对文人传奇的演唱,并与昆腔"平分天下"。青阳腔对昆腔的冲击在于对曲牌乐句的断分,造成曲牌连套体部分的错层和错位。而大量的"滚调"又迫使青阳腔对弦索的抵制,鼓、板、笛、锣一直伴随着青阳腔的伴奏。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承载着地方传统文化、科学技术、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的展示和传承,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先锋.本文以清明上河园、杭州宋城为经验借鉴,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构建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构想,为推进苏州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