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我国政府有效地运用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孔祥熙处理通货膨胀的立场、观点和方式充满了矛盾性:一方面,他迫于某些客观原因不得不采用通货膨胀政策来支持国民政府的抗战需要,但又出于某种考虑竭力否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另一方面,他有时又承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并尽力抑制其发展。这种矛盾性归根结底是由通货膨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所以,它不仅不会成为我们简单批评和否定孔祥熙的理由,相反,它倒提醒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孔祥熙其人以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纠正某些传统学术观点和舆论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要着眼于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敏锐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几年,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我们采取的最重要举措,就是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把握调控力度,确保取得成…  相似文献   

4.
国民政府县财政政策演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县财政政策主要着眼于政治发展,以国家财政系统变迁为线索,以筹划税收配合县政、推动自治事业为政策目标。国民政府通过县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逐渐打开了县政黑幕,将其权力触角下沉到基层社会。不过,国民政府县财政政策的演变仍然是以国家政治为归依,而非地方自治理念。政策绩效受货币政策影响甚大,自抗战后期县财政政策逐渐走入死胡同,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的泥潭,所谓自治财政政策最终变质为摊派政策。  相似文献   

5.
应该怎样看待我国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呢?有人根据西方经济学观点认为,1998年我国实行的最主要的宏观经济调控调政策中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而财政政策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进而指出,在此情形下应实行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和投资力度。但从1998年我国全年货币和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不仅在控制通货膨胀中效果明显,而且在启动经济中与财政政策一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以来,我国持续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边际效应递减.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就是减税与增加公共支出,但这两种工具都会导致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到达一定程度极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5,(5):106-112
在已有对"财政支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联"的研究中,使用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则未考虑两者之间关联的非线性特征,而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又难以处理内生性问题。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财政支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联"进行分析可弥补这些不足。应用MSVAR模型和PVAR模型,对我国1994年1月2015年2月的通货膨胀和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的财政支出和通货膨胀之间在一般情况下存在正向交互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形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8.
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其“一般逻辑”之一是用适度通货膨胀刺激消费.从罗斯福到尼克松,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就是实施凯恩斯的反危机主张.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恶性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正常的储蓄偏好及未来实际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大等原因,美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不合逻辑的现象--通货膨胀的效应与预期目标相反,高通胀率伴随着高储蓄率.“储蓄热”不仅使赤字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导致通货膨胀不可收拾,美国经济初陷“滞胀”困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爆发的滞胀危机主要是由于长期执行扩张型财政政策导致的后果。约翰逊政府时期减税、增加社会福利和对越战争同时进行,财政赤字迅速增加,导致经济发展停滞,通胀严重。尼克松时代,为抑制通货膨胀,实行价格管制,暂时遏制了通货膨胀发展的趋势,但随着管制的放松,通胀率报复性回升。而其滞胀内因也因此表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上,由于美联储没有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屈从于政治压力,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发行量,使美国的通货膨胀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财政金融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财政金融思想包括:建立稳固的财政基础;财政工作要有全局观念;实行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财政平衡是实现综合平衡的基础;实行金融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货币要统一,发行货币要有充足的储备金等。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及金融调控对不同区域产生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调控手段、工具运用、信息资源等的局限,当前区域金融调控效应不明显。要强化区域金融调控体系,突出区域调控效果,关键应从强化分支央行职能、实行差别的金融调控政策、加强沟通与协调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指出了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源于美国次贷引发的最近金融危机表明:在信息不对称、金融创新复杂以及监管体制不完备的金融业,危机的防范与控制仅凭自律显然难以凑效。美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导致最近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之一。2002年至2006年,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紧缩导致的风险,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保持过低利率,于是那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但是,美联储却在助长资产价格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即形成从繁荣到萧条的转变,导致了次贷危机甚至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对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分析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形成中的作用,并对其作用加以反思,进一步探讨中央银行在防范和控制未来金融危机中的法律地位,最后对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财政收支是基本不公开的。但我国金融市场已逐步趋向于开放。金融市场的开放性驱使市场引入具有约束性的制度和机制,对市场进行有效管制。公共财政领域可以借鉴金融市场做法,对我国财政信息进行披露,同时完善监督、约束财政绩效方面的法律制度。对目前政府财政绩效和金融市场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宏观经济对政府财政调控的影响;分析财政绩效和金融市场对政府的约束影响,探讨政府财政绩效与金融市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金融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国的经济金融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带动了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然而,金融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还有各种风险和灾难。因此,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金融开放的同时,还必须进行金融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政策绩效的短期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实施了“在稳定中求发展”的金融政策,在信贷方面采用适度从紧、双向调控的政策,充分利用利率等价格杠杆的作用并继续采取差别化策略,在汇率方面重点建立人民币弹性汇率机制。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根据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情况,我们可以预测:与2005年的金融政策“在稳定中求发展”相比较,2006年的金融政策将以“保稳定促创新”为主旋律。2006年,我国宏观金融政策取向将主要着眼于维护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稳定和支持金融市场创新快速发展这两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柯健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1):119-123
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需要建立各国经济和政策的协调机制,需要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目前这种约束机制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自由化的发展速度,这是造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推进金融自由化,必须加强对本国金融监管,这是化解金融自由化风险的重要手段,消除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是控制金融自由化风险的有力保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控制金融自由化风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1994年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由“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我国发挥财政职能,提高财政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现行财政体制的弊端已逐渐显现出来。必须进行相应改革。章试从这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实现了从“公平性财政”向“充足性财政”的转变。从“公平性财政”到“充足性财政”凸显了内涵于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中公平理念从同质向差异的转化。这种从同质公平向差异公平的理念转化具体表现为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中“充足性财政政策”的产生和运用。“充足性财政政策”缓解了美国基础教育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