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俊潮  刘翼 《今传媒》2013,(10):27-28,39
近年来,我国重大公共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由新媒体催化的议程逐渐改变着传统的媒介环境。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对这些事件的形成起到了放大、普及、催化的作用。因此,如何应对普通事件演化成负能量的公共危机事件,值得深思与研究。本文围绕切糕事件,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视角切入,梳理该事件发生的重要流程。探讨如何在事件形成过程中主动引导,弱化舆论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频发。这与诸多复杂因素和深层次矛盾有关,但新媒体语境中舆论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新媒体语境中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围绕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角度切入,探讨可行的研究方法,确立完整的理论架构,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丁柏铨 《新闻大学》2012,(4):109-117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是具有危机性质、事关公共且堪称重大的事件。在新媒体语境中,与此类事件密切相关的舆论是如何被触发和激化的?这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触发的条件、因素和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羿克 《今传媒》2013,(10):27
主持人语: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多媒介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传媒业的发展与壮大,集聚了各界人士的目光,网络媒体影响力逐渐增强。然而,问题也随之显露端倪,版权问题、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法制建设势在必行。鉴于网络的相对虚拟性,网络言论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在其还没有触及相关法律法规时,就需要网络道德建设及时发挥作用,规范网民行为。传媒与法律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媒体既不能超越司法程序,制造媒介审判,又不能将热点舆情问题置之不理,因此,必须建立传媒与司法的良性关系,使媒介发挥正确、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激发舆论的引导功能,才能使媒体与司法在完善中相互促进、共谋发展。
  本期“传媒与法”栏目探讨了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刊发李俊潮和刘翼教授撰写的文章,作者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视角探讨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对重大公共事件产生的作用,分析公共事件中舆论如何发挥其正确的引导作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分析》一文,是2012-2014年湖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以湖北高校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例”(2012B2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文章以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和生活产生的积极意义为缘由,阐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并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管理方式。《出版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一文,则分析了出版合同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法定情形、法律效力等方面探析出版合同中的抗辩权,有利于出版者和作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期栏目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慎密,相信为我国进一步构建传媒与司法的良性关系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园 《报刊之友》2014,(3):27-27
主持人语:新媒体时代,传媒与法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在网络与法的互动和冲突上。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对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意义重大,信息网络法、计算机网络法等都在制约着网络传播活动。然而当今社会一些网络侵权案件,如网络播放设备的侵权、文学影视作品网络侵权、网络广告侵权,以及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在虚拟与现实的对话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网络侵权案想找被告都很难”的现象,网络侵权作案成本低、发案率高,已经扰乱了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如今,众多网络侵权案进入司法程序,公平、公正的裁定将为网络传播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期“传媒与法”栏目刊登的文章,重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了诸多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观点及措施,如在媒体报道犯罪新闻时,要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正确引导受众对案件的认识,以使事件对受众产生启示作用。同时从法律、媒介素养、普世伦理三方面入手来分析论证如何改善传播环境。另外要加强媒介批评和媒介监督,重塑媒体社会责任,以完善我国电视舆论监督体系。三篇文章论述深刻,观点独特,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报刊之友》2013,(9):27-27
主持人语:2013年8月21日,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的话题热点被一位网名为“秦火火”的网络红人引爆,与此同时还有一位网名为“立二拆四”的网络红人。令人诧异的是两位网络红人的“出名”却是因为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网络舆论一片哗然。在我国网络法律制度日益健全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网上蓄意造谣传谣、扰乱网络秩序、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等行为已经成为法律严厉打击的对象,在公安部门的重拳出击之下,网络犯罪将无所遁形。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言论较自由,则网络舆论监督就愈显重要,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开展正确的网络舆论监督,具体来说,作为网民,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网络传媒以其极强的网络效应及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占据了当今媒体传播领域的绝大部分市场舞台。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媒体的优势已经逐步凸显出来。媒体已经进入公民记者时代,广大网民享有了新闻自由的权利,网民群体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网络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园 《报刊之友》2014,(2):27-27
主持人语: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不断凸显,传媒与司法关系微妙,如果新闻工作者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新闻报道中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就有在传媒活动中可能产生侵权行为,从而干扰司法公正。司法的公平正义固然需仰仗系统成员的法治信仰和专业精神,但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坚持新闻操守与专业尊严,对新闻报道“度”的把握要恰当、适度,既能规范地行使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又要保护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权利,还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羿克 《报刊之友》2012,(7):26-28
在这个信息积聚的时代,互联网的力量势不可挡,已经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连当今政府也已经通过互联网发布重要信息。但是互联网在我们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在互联网被大量应用的影响下,平面媒体相应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愈显迫切。同时,媒体在大力开展舆论监督的时候,虽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身权利受损的现象也屡现不止,新闻舆论监督维权的研究成为我们当前迫切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致使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网络舆论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网民组织化程度高,虚拟社区逐渐丰富化、多样化,微群、各类论坛、贴吧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舆论场。网络舆论焦点很可能就是当今民众热点的话题,网络意见气候终会形成新一轮的舆论。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舆论影响到了现实生活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网络舆论呈现出虚拟性、从众性、组织性与扩散性的特点,鉴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有些言论缺乏理性,这就需要媒介本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舆论监督的职责,另外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网民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园 《今传媒》2014,(5):28-28
正主持人语: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大跨步发展,信息网络广泛覆盖,新媒体层出不穷,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大量普及,开放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已经逐步建成并随之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充分、高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互联网  相似文献   

12.
羿克 《今传媒》2012,(7):26
正主持人语:在这个信息积聚的时代,互联网的力量势不可挡,已经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连当今政府也已经通过互联网发布重要信息。但是互联网在我们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在互联网被大量应用的影响下,平面媒体相应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愈显迫切。同时,媒体在  相似文献   

13.
羿克 《今传媒》2011,(7):25
主持人语:本期传媒与法栏目选取了四篇文章。第一篇《论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论述的是媒体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在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决策、公民心理与  相似文献   

14.
羿克 《今传媒》2012,(10):24
主持人语:近年来,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相关法律的研究。如何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及如何利用大众传媒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媒体公众的知情权为大众媒体及时报道新闻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事实证明,媒体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决策、公民心理与新媒体发展速度失衡的可能性。本文从政府和公民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怎样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羿克 《今传媒》2013,(4):31
主持人语:如今,互联网技术日益先进和发达,网络传播进入"碎片化"时代。"碎片化"的社会信息传播语境给人们提供了言论自由的权利,网络舆论监督机制逐渐形成。言论自由,作为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终生并付诸生命。新闻自由,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言论自由,它在新闻传播活动当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自由是相对的,绝对  相似文献   

17.
张园 《今传媒》2014,(6):25
正主持人语:在当今以网络传播为主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也更加便捷。新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也使得普通大众的意愿得到即时表达,这充分体现了普通民众的网络话语权与舆论监督权,同时为政府搭建了网络外宣平台和网络问政平台。但由于新媒体的"双面性"特质,一方面带给民众更多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另一方面网络话语权释放导致不良信息或假新闻的迅速扩散。鉴于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和隐忧的种种表现,加强网络媒体的法治建设则势在必行。本期"传媒与法"栏目精选的文章主要  相似文献   

18.
羿克 《今传媒》2010,(9):22
主持人语:承蒙《今传媒》杂志社之邀,自本期开始"传媒与法"栏目由我主持,至此开篇之际,特向社会各界发出邀请:我们热忱欢迎各界贤哲参与《今传媒》及"传媒与法"栏目,不吝赐稿。以传承  相似文献   

19.
羿克 《今传媒》2013,(3):26
主持人语:随着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群众的话语权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重视,也引发了传媒界对舆论的反思。舆论从来都是多向和互动的,网络媒体成为一般人群表达不满以及自我满足的平台,例如在发泄心理、逆反心理、表现心理、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的作  相似文献   

20.
羿克 《今传媒》2012,(11):23
正主持人语:当今时代是一个完全信息的时代,新媒体不断出现,人们充分享受着沟通的便捷和新闻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是相对的,是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为规范人们的言论自由,舆论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对媒体而言,不仅应该进行舆论监督,还应该受舆论监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当今社会,舆论监督应该如何定位,并在事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