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露 《海外英语》2011,(1):234-235,239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该文通过分析《钟形罩》中埃斯特疯癫的形成和反抗的表现,旨在强调她的无奈和抗争。埃斯特的疯癫一方面反应了女性对独立空间的渴求,另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钟形罩》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长期以来,众多学者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的形象,认为小说记录了埃斯特从自我疏离到疯癫,直至重建真实自我的心路历程。然而埃斯特是否真正疯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文章将从父权社会的压制和女性榜样的缺失两个层面来分析埃斯特精神崩溃的原因,从而揭示她的疯癫只是父权文化给予的标签,并不是其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这种所谓的"疯癫"是20世纪50年代觉醒的美国女性对性别政治的反抗形式,是一种充满反叛精神的"理性疯癫"。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女性道德内涵具有了新的内容,而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滑坡以及对女性主体意识理解的偏差造成了女大学生的道德冲突现状;为此,我们应该重塑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女性主体意识理解偏差的内容进行伦理反思,澄清道德认知,以期有助于女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亦舒把女性的主体意识作为新的精神注入到其作品中,将时代女性的独特经验、群体感受、生存困境,矛盾心理一一展现给读者,其女性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倡导经济独立、与异性交往中的自主意识、对同性之谊的珍重。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使其小说在当代女性文学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是通过人物关系揭示出来的。从她与达西和韦翰等男性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他者到认知自我的过程;从她与几位女性人物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自我到批判社会的过程。这样的女性主体意识不仅有文学意义还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写作的核心因素.张欣选择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立足于城市女性自身的生理经验和心理意识,书写了女性的生存体验和生命存在的本真,在展示城市女性心路历程的同时,也展示了创作主体自身女性意识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给大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大学生的女性主体自主意识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其牵涉到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多个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女大学生的女性主体自主意识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构建女大学生的女性主体自主意识的核心内容,最后研究了构建女大学生的女性主体自主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托尼·莫里森在代表作《秀拉》中聚焦于黑人女性的精神世界,塑造了秀拉、奈尔等多名遭受主体身份危机的黑人女性形象,反思了女性主体意识问题,并由此揭示了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重新建立的。本文拟从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观入手,结合小说中主要女性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探析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9.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应该是有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然而现实社会中,不少女性却是自我萎缩、妄自菲薄、依赖、回避、退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这是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表现.本文将对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过程、女性主体意识丧失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恢复女性主体意识的现实可能性及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岩 《培训与研究》2006,23(7):29-31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女主人公埃斯特的青春期精神失常和尝试自杀的行为是作者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分析埃斯特在面临事业和家庭的选择时的困境、保持贞洁的矛盾心态以及其自身的心理问题,试图阐明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困惑、忧虑和失望。  相似文献   

11.
吕碧城是中国近代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在她的诗文创作中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文章主要从女性自主权利的呼唤、创办女学发展女子教育,宏伟远大理想志向的树立及狂放张扬的女性个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吕碧城诗文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并阐释了吕碧城诗文中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都市女性的性别写作其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在于对女性性别主体意识的积极建构和大力促动。一般而言,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主要指在男权文化制约下的各种性别关系中,女性已不甘于传统性别文化派给自己的各种屈辱性别身份,而力图通过性别抗争和文化重建,恢复与男性同等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都市女性写作对女性性别主体意识的凸显和张扬,昭示了当代新潮女性具有性别革命意义的精神觉醒和思想成长。  相似文献   

13.
《觉醒》描写了主人公艾德娜从一个丧失主体意识的传统家庭妇女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这里具体分析了艾德娜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原因和其后为追求独立与自由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指出艾德娜最后的自杀并不是向命运屈服,而是叛逆的另一种形式,是对男权社会的无言的反抗,是对刚刚苏醒的主体意识的捍卫。  相似文献   

14.
正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的自觉认识。具体地说,就是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同时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能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技工学校的女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必要的主体意识面培养也是必需的。一、女性主体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  相似文献   

15.
严歌苓在《陆犯焉识》中首次采用了男性的叙述视角来描写女性,塑造出具有主体性意识的母亲、妻子和情人形象。然而这种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并不完全,这主要是受到严歌苓矛盾的女性观及其对女性主义的谨慎态度的影响。本文在界定女性主体意识内涵的基础上,以作品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形象为例,具体分析作家是如何建构了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并指出这种建构的水平同作家的个人经历、创作实践与女性主义思想息息相关,因而呈现出两面性,具有中庸的温和姿态。  相似文献   

16.
周喜俊作为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乡村女性形象。她的作品是对当代中国乡村妇女生存境遇的书写,透露出浓郁的女性意识内涵。她笔下的乡村女性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精神独立,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这种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与周喜俊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确定了其在当下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7.
《宠儿》中三位女性形象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历经三代逐步确立的完整过程: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最终主动去建立自我主体身份。莫里森在创作中描述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其目的是去唤醒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政治主体意识,使其在社会政治上确立应有的地位,走向社会中心。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新时代女性,她们的主体意识和发展对于中国的改革与前进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女性,尤其是高级知识女性之主体意识的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几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从"两性气质的认同""传统角色分工""自身的期望值和成就意识水平"等六个方面对本地区女性主体意识的状况作一定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应该是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然而现实社会中,不少女性却是自我萎缩、妄自菲薄、依赖、回避、退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这是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表现。本将对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过程、女性主体意识丧失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恢复女性主体意识的现实可能性及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0.
扫描中国现当代文坛,一批具有一定女性主体意识的女作家在其作品中关注着女性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发展,而男性作家则在其作品中或多或少张扬着男权意识。在男权意识已成为男性作家一种集体无意识写作时,剧作家张弦则以一颗饱含怜爱敬重之心为大众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在本文中,笔者以张弦的人生历程为纵轴,以不同阶段塑造的人物形象为横轴,在全面了解女性形象内涵与意味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出张弦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与弘扬,进而深入了解张弦的思想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