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译介学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三体》《兄弟》等当代中国文学英译作品的海外出版发行为例,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去”,实现中国文学在西方强势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文化走出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作了归纳总结,并以亲历的走出去实践和体会进行评析,以期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5.
陈平 《出版广角》2016,(14):87-89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一书以译介学为理论支撑,借鉴新近传播学理论,并结合莫言的英译作品加以论证,探索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葛浩文式译介模式.本文借此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中“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维度进行再思考,以期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出版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莹 《大观周刊》2011,(18):75-75
本文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产业选择、区位选择以及市场进入战略。针对这三大问题,分别归纳了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出版物为线索,分析新疆出版物"走出去"的现状及社会意义,指出新疆出版物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不足,并就新疆出版物如何顺利"走出去"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准确定位策划、提高出版质量、开发渠道等加快新疆出版物国际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首先需要鼓励内容创新,所出版的精品,可以吸引多国多地域读者阅读;其次出售版权仍然是当前图书出版"走出去"的主要形式,主要购买方是当地的出版社,但由于版权分布较散,很难形成中国概念图书产品线品牌和中国文化品牌。解决问题的方向是鼓励更多中国出版企业输出文化资本,落地建立出版社,开发销售渠道,买受中国文化优秀图书版权,翻译制作适合本地读者的图书产品出版发行;最终路径的实现要靠人,译者、编辑、设计、营销必须使用海外本土专业人员,社长和总编辑可以派出,这样既可掌控选题方向又可使产品本土化,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我国童书出版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童书出版产业在整个出版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增长快速的板块,也引发了出版业的重组.在童书出版发展的新格局和形势下,童书出版“走出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切并推动的课题.无论是从国家文化战略来看,还是从童书出版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童书“走出去”都是决定童书产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关数据库,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力求廓清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在国际社科学术界发挥足够的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以英文出版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但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还存在数量少、细分程度不高、刊物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中外合作出版增强了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为"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12.
出版“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文章基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现实境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理论基石、先行者、加速器、底层逻辑四个层面提出中国出版“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尚需破解的难题、展望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文学》杂志是新中国第一份外译官方刊物,承担着向西方译介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塑造正面中国形象的任务。50年间,《中国文学》在帮助西方了解中国、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先驱与向导。文章以《中国文学》杂志的出版与传播为例,阐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办刊经验,剖析其停刊原因,以期为当下出版社“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4.
15.
韩辉 《出版广角》2015,(10):36-37
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学,其"走出去"之路却始终步履维艰.本文从译介学角度出发,以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探讨文学译介活动中的翻译模式和出版宣传,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我国出版走出去取得了卓著成效,为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出版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总结出2011年走出去工作的几大趋势,即整体趋好但仍面临挑战,立体化雏形及新兴产业将成重要推手,营销渠道将有突破进展,资本走出去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学习者日益多元化、学习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建设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小语种汉语教材、不啻为进行汉语教材改革及突破、开拓海外市场、让汉语教材走出去的一条捷径。本文在分析小语种汉语教材建设与出版的背景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小语种汉语教材建设不是简单的语言注释问题,更要加强其本土化、个性化,为各个层次、各种类型、使用各种语言的汉语学习者量身定做。  相似文献   

18.
六何分析法,既是一种思考的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技法。在中国出版"走出去"过程中,什么样的作品适合"走出去"(what)和如何"走出去"(how)是关键,六合分析法作为一个整体为这两大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旨在"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中国图书"走出去",现在正当时。科技图书作为中国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走出去"之路势在必行。文章以中国电力出版社的实践为例,探究了电力科技图书"走出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思考,同时也对实践情况进行了归纳与梳理。  相似文献   

20.
孙玮 《出版广角》2016,(1):44-45
如何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走向世界,如何有效传播代表中国高度的学术声音,如何以学术标准弘扬中国主题文化,这对具有学术传统的出版社来说,既是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结合在三联书店从事国际合作的经历,对学术出版机构如何通过挖掘资源优势,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走出去”路径进行分析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