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未来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与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合理知识结构是人才的必备条件“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它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既反映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是指教育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参与世界的经济、科技竞争、为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现代化建设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既是我国当前之大业,更是我国未来发展之所需.因此,教育要为未来培养人才,这是邓小平“三个面向”的基本精神,它既体现了教育的基本特征,又揭示了社会发展赋  相似文献   

2.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其战略意义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指出了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是怎样才能发挥教育在经济建设小的基础作用呢?其根本在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正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方面军。在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发展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动员了各行各业为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而奋斗。8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两个“必须”的方针,促进了高等学校积极参与振兴中华的努力。各校通过改革,以各种形式使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刘元亮在当前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是一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力争在本世纪末打好基础,到下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6.
科创中心发展的特征 面向2035年,我国的科创中心建设需要承担更大历史使命,进一步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奋斗目标.根据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对科创中心建设提出的新需求,科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科教兴国与面向世界--学习"研究型大学论坛"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教育也是如此,研究型大学更是如此.我们理解,高等教育和研究型大学必须现代化,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代化,使国家富强起来.在此前提下,教育面向世界,使教育、科技、经济、社会在世界上有地位,能与各国合作与竞争,还要面向未来,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个现代化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实现。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科研与经济建设及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考察,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高校科研的发展,或搞好科研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都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过了二十年历程。在这二十年间,高校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努力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给景山中学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发表整一年了。这个题词概括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针和前进方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面向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主动地适应它的需要,力  相似文献   

12.
一、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四化建设,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对经济、科技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科学概括。 社会主义经济、科技、教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运动速度及其方式有着重大的影响。经济实力是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物质前提,科学技术则是经济发展的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的高等教育必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动科技的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在党的十五大上又深刻指出,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保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样,赋予了高等院校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广播电视大学的崛起与发展及其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正是实践“三个面向”的结果,集中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电大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然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远距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核科研面向经济建设势在必行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根据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迅速地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把我国建成四个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高层次人才是一项紧迫战略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国科学技术大会话中指出:“实施科技兴国的战略任务,关键是人才”,“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的数量和整体水平,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程度如何,高科技队伍的发展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本文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进行论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新经济时代如何进行高校素质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0.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