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画纪年落款是书画作品的艺术元素之一,也是收藏、研究、学习或其他社会活动需要者的准确资料。古今书画作者多使用干支纪年法作年款。然而干支纪年既不便记忆,又不便流年累计,还容易致误。新中国成立后,公元纪年法是我国法定的纪年办法,因此,书画作品也应以公元纪年为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仅需做整数的算术四则运算,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3.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常用的纪年法。纵观中国历史文献资料,干支纪年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掌握一些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对我们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和欣赏文人字画,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我国历史上采用的纪年主要有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应该掌握历史纪年的换算,构建历史时序。  相似文献   

5.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老的一种纪年法 ,也是一种特色文化 ,直至今日仍为人们所见所用。但绝大多数人觉得它繁琐而不直观 ,加上不习惯 ,因此很少有人去钻研它 ,应用者更是寥若晨星。为了便于整理古籍 ,继承和保护古代文化遗产 ,我们在公元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之间搭起一座平台、一座桥梁———一种简单易懂的换算办法 ,实现二者的接轨 ,互相转换。干支纪年就是天干和地支搭配的一种纪年法 ,要掌握这种纪年法 ,首先 ,必须明确天干和地支及其对应的余数。即表一 :余数 0 12 3 45 678910 11天干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地支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  相似文献   

6.
岭南著名文献学家冼玉清先生大著《广东释道著述考》(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第579页有这样一句话:“岁在重光天菪落六月望日东樵门人光鹫敬跋并书。”其中,“重光天菪落”的说法令人费解,应是“重光大荒落”之误。“重光大荒落”是我国古代太岁纪年的表示方法。“大荒落”即是“太岁在已”这一年份的名称,而“重光”是和十干中“辛”...  相似文献   

7.
夜色似流水淙淙。我手捧《上下五千年》徜徉在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里,我的眼前不禁展开了意境深远、气势磅礴的画卷:《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医药经典,不断推动人类文明阔步前行;甲骨、小篆、隶书有力扩展了“东方魔块”的汉字版图,揭示出入木三分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梁武帝之笑     
公元502年,大司马、梁王萧衍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禅让大戏,从14岁的齐和帝手中夺去皇位,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和之前篡位自立的曹魏、晋、宋、齐皇帝一样,依靠兵权夺取政权的梁武帝对身边的重臣也是一百个不放心,处处担心提防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其中就包括对自己的六弟临川王萧宏。说起这个萧宏,还是个美男子史称其"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因为出身好,是皇帝的弟弟,所  相似文献   

9.
刘珏 《湖南教育》2014,(7):62-62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最难的是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鉴于此,我一向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低年级阶段,我注意引导学生去阅读大量的绘本、童话故事、儿童科普读物,目的主要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进入三年级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在世界的万花园中也散发着独特芳香,彰显着中国元素的魅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唤起学生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语文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不容乐观,原因诸多,其中有一点,就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彰显古代文化常识的魅力呢?布鲁纳说:"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相似文献   

11.
林珽 《小学生时代》2009,(12):55-55
我的祖国,当五星红旗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们感慨万千…… 我们自豪地说中华民族是个强盛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国富民强,世界各国都来使进贡,  相似文献   

12.
宋元丰五年,岁在壬戌,即公元纪年1082年,农历7月16的晚上,苏轼和杨道士几人驾着一叶轻舟,带着几坛自酿的水酒,趁着月色阑珊之际,行至黄州赤壁之下。远处是他布衣躬耕的村舍,更遥远的地方是官场喧嚣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在网上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著名的历史学家庞朴曾经说过:“历史使人聪明,因为历史是前人的失败和成功的记录,是成功到失败或由失败到成功的经验积累。”听了这段话,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历史了呢?那么,请跟我一起畅游弥漫着历史文化气息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吧!  相似文献   

14.
看过了《上下五千年》之后,其中一些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在西汉时,张骞便出使西域。第一次他没有成功到达目的地,公元前129年,张骞再次出使,他结交了乌孙、大宛、月氏等许多西域国家,使匈奴被孤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一千多年前,韩愈就为我们指出了“师道”的理想境界:教学相长,共同成长。遗憾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细读文本,剖字析句,老师牵着学生走的“高控型”课堂,却是今天语文课堂的主流。既要当研读文本的文艺理论家,又要当口才出众的演讲家,还要当调控学生情感的表演艺术家,兼班主任的更要成为管理学家——做语文老师,难!做语文老师,累!“我们在课堂上争论、思辨,分不清是老师教学生,还是学生教老师。课内与课外、教与学交织在一起”,“用上课的时间读课本以外的书,还有一群不用付钱的‘小老师’天天指教我,做这样的老师真是幸福”——韩兴娥老师的另类课堂,值得一看。  相似文献   

16.
年感     
1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年又来了。但它肯定不是去年的那个年了,去年的年什么样子已经记不清了,古人说年年岁岁总相似,日子就这么过着,过着过着,年就到了。站在年的面前,才发现年已经不年轻了,不年轻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年把属于我们的光阴带走了,留下的那些是我们对人生支离破碎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