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地震是对人类极其残酷的践踏.它本是一场灾难,但是它所唤起的人道、爱心、善良、真情和责任感却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正如我们自己无法选择何时出生一样,我们也无法预测自己会在哪一时刻、因为什么而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2.
一、尊重学生 著名的心理学家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别人。  相似文献   

3.
无名者言     
现如今,地球上已有了六十亿人类,其他生物更是不计其数。如此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好似沧海一粟,只是庞大自然界中微乎其微的小小的组成部分之一,再往大些说,在太阳系形成后的一百亿年里,我们的寿命又能有几年?足见我们的渺小。然而,你无需自己的渺小而悲哀或沮丧。你需要告诉自己,使自己明白的只有一点,“这个地球上缺少了谁,地球都无不转动”。大自然是一种严密而周全的机器,它创造每一件事物都不是没有缘由的,它和谐地维持着生态的稳定,尽管如今的人类可能还无法理解。所以请你了解自己对整个世界、宇宙的重要性吧。我从不认为自己比爱因斯…  相似文献   

4.
关于音位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我们讲解音位问题,必须从音素入手,因为音素与音位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我们知道,语音是声音的一种,因而它必然有一般声音所共有的自然属性。而人类选择了语音作为自己语言的物质形式,又使得语音产生了一种与其他声音有着本质区别的属性...  相似文献   

5.
我是谁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 这个大大的问号,深印在古希腊哲学家的脑海中,也使我对它久久凝视。人类,万物之灵长,是这个星球的绝对主宰;可以驾驶飞船上天,可以用各式各样先进的仪器观测目前还无法到达的未知领域,可以为细菌制做“纳米”小吉他,可以克隆绵羊……然而,当我们回头审视自己之时,人类对自己又了解多少呢?  相似文献   

6.
缘何提问     
生命之初,我们每个人都不停地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为什么"式的提问似乎减少,但其实它只是如河流的暗河一样潜藏进了我们大脑的深层。从向外界探寻,转而反问自身。因为有些问题别人是无法帮你解决的,或者它根本就是你自己一个人的问题。那些有关智慧方面的问题,人类在无穷次的追问之后它们逐步显出端倪;而还有一些关乎情的问题,人类追问几千年似乎都不得其果。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就如同生命,它是父母赋予我们的。对于它,我们不能随意践踏,只有把它延续下去的义务。但是,在延续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委曲求全地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卷心菜毛虫     
卷心菜几乎可以说是我们所有的蔬菜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人就已经开始吃它了。而实际上在人类开始吃它之前,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所以我们实在是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它出现了,又是什么时候人类第一次种植它们,用的又是什么方法。植物学家告诉我们,它最初是一种长  相似文献   

9.
人文是人类文化的意思。有些景物属于人文景物,它是人类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景物。如车站码头、园林街巷等。它们既构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同时也是人们欣赏的对象。所以,我们在描写人文景物时不要忽略它的人文特点。人文景物在形状、色彩等方面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都吝啬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幼儿如花,是经不起大风大雨的摧残,他们更需要的是赏识。赏识教育能给孩子以自信的积极心理暗示,给孩子提供表现机会,能让鼓励成为转变  相似文献   

11.
格言     
单靠自己的眼睛无法看见自己的全身。同一张嘴巴是微笑还是撅起取决于我们怎样动用嘴唇。人们总是厌恶臭袜子,把它扔到床下。其实,袜子没什么错,错的是我们的脚。  相似文献   

12.
5月17日晴 海燕无法决定天空的脸色,但是它却可以顺风而行,纵横驰骋,驾驭着自己的梦想;树儿无法决定风的速度,但是它却可以借着风的手掌,编织自己美丽的心情;花儿无法决定天气的心情,但是却可以趁着春光明媚的那一刻舒展自己婀娜的身姿,吐露着动人的芳香;我们无法决定别人的高度,但是却可以借别人的高度增加自己的长度。  相似文献   

13.
蜉蝣     
泸上有出著名的淮剧,叫《金龙与蜉蝣》。结局是悲的,小时候我看不太懂,只记住了“蜉蝣”一词,觉得它代表了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小人物。长大了以后再看,好像懂了一点,做了皇帝的“金龙”其实还不如蜉蝣小虫。这出淮剧在拷问人类的本性,也引导我们对自身的生存进行严肃的思考。蜉蝣是只小虫,生命短得可以,但我们人类总能在它们身上看到自己,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2008,(17):6-6
苦难终将过去,强者永远长存。灾难可以夺走我们的家园,可以夺走我们亲人的生命,但除非我们自己放弃,否则它永远无法夺走我们的希望,无法夺走我们的信心,也无法夺走我们对于快乐明天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最大的恐惧是生活——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生活。“做回自己”对我们来说有时太困难。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满意,否则,我们就“不够好”。为了“做个好人”,我们制定了自己的“完美标准”。对那些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老师、朋友,我们会不遗余力地去讨好他们,却总觉得无法达到最完美。最后.我们只能失望地得出“我不完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作家史铁生说:人生是一本书,出生是它的封面,死亡是它的封底。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也不能决定自己的死亡,出生和死亡,都由上帝安排,而非自己决定。人生这本书,封面和封底,我们都无法改写,由我们自己书写的,是书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倘若从生命文化构成角度进行考量,我们人类的每一个生命存在个体毋庸置疑地来源于“故乡”或“乡土”,无论这样的“故乡”或“乡土”曾经令你充满爱怜、敬仰、眷顾,还是怀揣颓丧、恨意、弃绝,都不可能从我们的内心深处将它彻底删除,也无法厘清它对于我们整个生命历史的深刻纠缠。这不仅是我们的命里注定,也是我们“血脉”延续的明证,更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心理原型”或“精神原型”。只是,人们对于“故乡”或“乡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些人选择了飞黄腾达后的衣锦还乡,有些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里,有些人则因为远居异国他乡只能依持儿时的记忆对故乡展开深情的回忆和无尽的缅想,还有一些人是历经身心的漂泊灵魂无所归依后最终选择回到乡土并在自己的故园里终老一牛。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科学研究的进步,同时向人类提出了重大挑战。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工智能模拟人类思维,但它与人类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人工智能无法摆脱对人的依赖而超过人类,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人类的全部思维规律,不可能统治人类;坚守人性、情感、灵魂等精神领域,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一定是我们人类。  相似文献   

19.
之所以要敬畏自然,是因为自然是独立的,是一个整体有序的系统,它不是我们能够创造的;是因为自然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够完全掌握自然的规律,因而无法预知我们干预自然的后果。敬畏自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自身,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长久地生存。既然人类自视为自然的“主人”,那就应当负起主人的责任,而不是对于自然为所欲为而不顾后果。敬畏自然,表明了人类的高贵和尊严。  相似文献   

20.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茅盾从洪荒的历史时期到文明的现代世界,人类无法离开给自己安全的家园,有半坡氏族的圆形房为证!有今天的摩天大厦为证!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