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父与子:第一眼和最后一眼 1966年8月24日,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平常的一天;太平湖,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平常的地名.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不堪"四人帮"的迫害,投太平湖自尽!  相似文献   

2.
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在孔庙遭受毒打后,满腔悲愤,只身来到北京城西北角新街口外太平湖,舍身投湖…… 第一个打捞老舍尸体的人 老舍先生投湖自尽的第二天清晨,习惯于早起的太平湖附近的居民,象往常一样沿着湖边跑步、蹓弯儿、锻炼身体。 家住太平湖北岸44号的韩庆祥推开屋门,来到湖边。他二十七、八岁,右眼皮上有块小疤,人称  相似文献   

3.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小学教师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满族,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著名作家巴金称老舍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著名戏剧家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的小说《骆驼祥子》畅销美国,他的话剧《茶馆》轰动欧洲,相传“文革”期间瑞典人不知老舍已经投水身亡甚至准备给他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的太平湖边坐了一整天,25日清晨,人们发现他死在了太平湖,年仅67岁。老舍先生为什么会选择太平湖自尽呢﹖太平湖,一个当年北京不出名的野湖,只是渔民…  相似文献   

4.
老舍(公元1899年—1966年),原名舒舍予,北京人,满族,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受到不可忍受的侮辱和迫害,舍身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相似文献   

5.
王军 《科技文萃》2005,(12):139-141
2005年8月23日,老舍在北京下葬,妻子胡薭青与他相伴.39年前的这一天,老舍在北京孔庙遭红卫兵毒打,次日舍身太平湖.  相似文献   

6.
《当代学生》2013,(Z1):54-56
姓名:舒庆春,字舍予别名:老舍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99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66年8月24日职业:作家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更让人叹息的是,1968年作家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失之交臂。这一年,老舍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最终在5个候选人投票中,获得最多  相似文献   

7.
老舍是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但他的专业“写家”远没有从教时间长。青岛是老舍任教时间仅次于英国伦敦和济南的城市。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的教学、在青岛几所中学的讲演、在青岛发表的教育文章,以及他对子女、对儿童、对教员生活的深切关注,折射出一种宗教式、不乏幽默、深邃苍凉的教育情怀,为青岛教育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老舍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1966年8月24日含冤而死。为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特撰此文,寄托哀思。  相似文献   

8.
陈莉 《神州学人》2005,(7):24-25
2003年8月18日,对许多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可是对我来说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正是在这一天,我告别了家人与好友,背着重重的行囊,登上了飞往加拿大的飞机,从此便踏上了我的留学征程。  相似文献   

9.
正走近名人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写作《茶馆》,为新中国成立后杰出话剧作品之一。老舍的作品很多,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赵子曰》、《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等。有《老舍全集》。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尊重     
<正>舒乙是研究现代作家的学者、老舍先生唯一的儿子。2012年7月2日,他来到央视国际频道做客《文明之旅》栏目,介绍他的父亲老舍先生不为人知的故事。舒乙先生对父亲的各种事情记忆犹新,讲得深入浅出、声情并茂,非常感人。但是,让主持人和观众不明白的是:他从节目开始到结束一直称他的父亲为"老舍先生",从来不说"我爸"或"我父亲"怎样怎样。这样的称呼总让人隐隐感觉舒乙好像对父亲不太尊重。主持人提出自己的疑问,舒乙先生回答说:"我研究现代作家,包括老舍  相似文献   

11.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是先父的同行,他们年龄相仿,意识形态高度相似,又都在大学、中学任教,并且都是老北京人。不同之处在于,先父是汉族,老舍先生是满族;一个以写作为主,一个以教书为生。他们二人都是研究文学、语言学的。那时北京市大学教师、中学教师都不多,所以他们时不时在语言文学研讨会上见面。我幼年时就读过老舍的名作《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等,他那深厚的语言造诣和别具一格的创作手  相似文献   

12.
思维的盛宴     
2001年9月的一个晚上—也许是一个极平常的时段,但对深圳翠园中学初二(14)班的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周老师来说,实在是一个思绪无法平静的夜晚,每个人都把埋在心底的话坦然诉说,而且,都说了好多,好多……  相似文献   

13.
军训日记     
2011年8月27日雨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即将迎来队列会操。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或许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老大难"问题——从小养成的一些习惯动作使我在队列中的动作总是与标准相  相似文献   

14.
夸张是构成老舍先生文学作品幽默风格的基本要素.为了减弱、淡化这种"言过其实",老舍先生在选词造句方面匠心独运,表达出浓浓的"确认、肯定"的情感态度,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氛围.这也正是老舍先生的巧妙超人之处.以<正红旗下>为蓝本,从词汇、语法、语用等层面来揭示这种"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趣味老舍     
200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0周年诞辰。这位素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先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读之令人唇齿留香的"京味儿"十足的文字作品。当我们忆及老舍先生,他仿佛离开并未太久,仿佛仍旧活在北京城的丰盛胡同里,活在他的"丹柿小院"里。他活得实在、鲜明、有情趣、有韵味,他活在每一个细节里。想起"老舍"两个字,就如同听见了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就如同品尝了一口浓郁的花茶,这就是老舍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记者赶去采访舒乙先生,他正在为即将召开的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而忙碌.随着2月3日的临近,"老舍热"也不断升温.连日来的紧张劳碌使舒乙先生面露倦容,但他由衷欣慰地说,在纪念老舍百年诞辰的时候,这么多人关注他、怀念他,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7.
老舍先生享有"语言大师"的盛名,《济南的冬天》一文是其代表作。此文写景抒情都极生动传神,却无刻意雕琢之嫌,读来亲切自然,试图从"口语化"这一蹊径浅析老舍先生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榜样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他们也许不是名人伟人,他们做的事也许不是惊天动地的创举,但是,他们都可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我心中,我的榜样是一个相貌平常、学习不是特别优秀,而且做事有一点点慢,甚至被同学们叫"蜗牛"的人。但她在绘画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尤其是配色方面非常突出,她就是王慧。以前我对她的才能将信将疑,可是,就在2017年12月22日星期五的下  相似文献   

19.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节,对很多同学来说,这也许是一个陌生的节日,但对合肥市红星路小学的一群"小百灵"们来说,却是个特殊的日子.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由21位"小百灵"组成的合唱团飞进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他们去参加世界和平合唱节,用歌声传达和平,用友好与微笑广交四方朋友.  相似文献   

20.
正年轻的时候,我曾聆听过老舍先生的课,讲的是文学语言。本来北京话就有风趣的成分,再加上先生的性格,每说一句话,都透着逗乐儿。老舍的幽默是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1930年5月,老舍辞去英国伦敦大学乐方学院中文讲师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