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论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的应有关切是生命教育的两大问题.人生信仰可以帮助个体珍惜身体、诗化生活和升华生命.在考虑生命教育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关切生命教育的意义本质及符合生命教育本质的活泼形式,反对"放养"式、"饲养"式和"圈养"式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6,(1):10-17
唐君毅意义世界中的"人"具有独立的"道德人格","心灵""生命""存在"三个概念结合起来,共同揭示了人的真实本质和内涵是在永恒的现实经验历程中得以实现的。这成就了人的意义性生存方式,并在意义世界中,"心灵""生命""存在"获得了实在的内涵,可以被人们完整地理解或把握。唐君毅认为,"心灵""生命""存在"三者不能被"悬空孤提",否则人们将难免陷于意义的"无明"之中。  相似文献   

3.
思索的意义     
哲人说: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思索是人与天地万物的神圣对视,思索是心灵对真善美的不悔追寻,思索是以一种强而有力的姿态于沉寂处点燃生命之火。智慧人生,边走边思。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意义     
生命如同香蕉一般,开始时是生涩的,然后随着时间而变黄变软。有些人希望自己只是香蕉,另一些人则希望自己成为上等的香蕉。你必须谨慎小心,不要被香蕉皮滑倒;此外,你必须努力剥去香蕉皮,才能享受香蕉的美味。  相似文献   

5.
索尔仁尼琴小说《癌病楼》以诸多人物众彩纷呈的演绎,面对癌症威胁时表现出的不同思索与态度,表现出对生命的思索与叩问。本文从癌病楼的环境因素、合理的生命存在方式及生命意义的追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挖掘在"癌病楼"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普遍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义感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目的、方向和态度的看法,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感受。作为关怀人类幸福的事业,教育必须关怀人的生命意义,让学生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形成一种意义感。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快感,指导学生积极直面缺憾感。  相似文献   

7.
生命意义的心理学化历程首先开端于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弗兰克尔通过对意义治疗理论的基本命题、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意义治疗的阐述赋予了生命意义心理学化的注解。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生命意义的研究重新回归到心理学研究视野中,心理学家通过量化的方法探讨了生命意义的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路翎对人、对生命倾其一生去思索和追寻,力图寻找到整个民族最趋完整的生命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路翎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群体的麻木,指向群体对个体的同化。对群体的否定促使个体惨然地面向了死亡与出走。死亡之路求得的是民族的心声;出走行为为的是个体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导致生命中生存与生存的异化,人对存在的思考,产生生命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必死”与各种“坎坷”和疾病给人身心造成的痛苦,带有不可避免的根本性,而要超越“苦海”,唯有进行审美,审美机制是人类进行自我拯救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展现中赋予生命以意义;提升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省察自我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涵化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培养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挑战痛苦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为高校开展生命意义感教育工作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随机抽取168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使用"生命意义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总体上生命意义和目标不确定;调查对象的生活目标、生命价值显著高于理论值,且差异显著(P<0.05);大一学生生命意义感高于大二学生,差异显著;没有或较少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其生命意义感、生活态度、生命价值、生活自主水平均显著高于有一定程度甚至更严重人际困扰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生命意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众多,研究对象范围广泛,然而,对生命意义的研究主要涵盖在生命教育的研究内容中,对生命意义的界定、失落原因的分析和实现策略的探求过于空泛,不具有针对性。研究方法上,偏重于理论研究,脱离了具体的教育生活世界,教育现象学作为一种"面向事情本身"的研究方法应予以关注。研究对象上,中学生作为生命意义研究的重要对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对于心理学、文学等领域已有的生命意义研究成果是否可以为教育所借鉴等问题,有待于研究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曾经阅读过很多类型的书籍,有惊险刺激的悬疑小说,有富有教育意义、教你如何走向成功的心灵书刊,更有故事情节紧凑的小说、漫画,也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著作。但在读完《走在教育的边缘》这本书之后,我仿佛发现了身边原来存在着一本要用爱去感受,用爱去读懂的书,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学生。这是一本有生命的书,需要我们用心去阅读,感受生命存在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出发,讨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与生命教育内涵之间的关系,探究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生命教育的实质性意义,以引发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加以深思,进而推动生命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意义     
生命绝不仅仅是存在,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并且无情流逝的过程。父母的生命通过我们而延续,我们的生命也将通过子女而生生不息。我们制定的制度将会继续传承,通过他们而流芳百世。我们创造的美不会因死亡而失去光泽,我们的肉体会腐烂,我们的双手会枯萎,但是,我们创造的美丽、善良与真实的生活,却永远都会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意义     
王鼎钧 《课外阅读》2010,(10):49-49
暮年的国王,心绪惶惶,他下令要全国的学者探讨生命的意义,并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一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方法:采用PLL量表,对331名大一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46.8%的大一医学生的生活目标及意义不明确,25.7%的大一医学生处于生命无意义状态;大一男生的生命意义感显著低于大一女生(t=-2.08);大一城市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显著高于乡村学生(t=2.47);等.结论:大一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加强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在中和、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生命意义与文化选择相契的心灵境界。他的心灵境界在文本中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即儒家的人道主义、道家的人格独立、佛家的精神自由回归到中国当代文学之中。这种对道德式微人性失落的审美反思,他们应以世界的眼光看待它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教育应成为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应通过引导人的生命建构去实现,因而,真正的教育应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体现生命关怀,焕发着生命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