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忽然想到     
道德 道德是一味致命的毒药,道德是一项套人的紧箍咒.皇帝的天职是"以德治天下",老师的命运是"为人师表",文人要"立德"、"立功"、"立言"行世.道德是他们先定的命运主题.  相似文献   

2.
"慎独"是我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的精华。慎独的前提是"居敬",实质是"重隐",目的是"为己"。慎独开拓了个体的精神空间,对于培养个体道德情感、坚定个体道德信念、提高个体道德自律能力、健全个体道德人格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被作者视为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对其悲惨的命运和不公的遭遇而为之鸣不平。本文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苔丝性格特征中为追求自由,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制度的一面,并揭示了在维多利亚时代苔丝悲剧命运的必然根源。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的一种普遍性自我关怀被称为人文情怀,它体现在对命运的维护,对尊严和价值的关切和追求。杨绛在散文《老王》中刻画了一个以坚韧自然之姿,维护着良知和道德的人物"老王",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底层百姓的道德、尊重、悲悯情怀等。  相似文献   

5.
提及"道德论",人们常常会感到不知从何说起,看上去似乎道德与伦理异名同谓,可是提起伦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人类脑中浮现。从词源上看伦理英文单词为"Ethics",而道德一词的单词则为"Morals",单单从词面上看,两者不难看出一定有着差异,伦理和道德的区别,一是取向不同,伦理是中性词,道德是正面取向;二是大小不同,伦理不仅包括道德,也包括权利(权利是道德的前提),本文将着重分析西方伦理学大家休谟、亚当.斯密、卢梭的有关"道德论"的思想,从而更好的为大家阐释当今社会下的"道德论"含义。  相似文献   

6.
<正>《祝福》是典型的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的小说。当所有人都开开心心地说着新年"祝福"时,却无人关心祥林嫂的死去。在这样的氛围下,祥林嫂的死,显得尤为孤独。短工随口通报祥林嫂死了,笼统地丢下一句"穷死的",然而她可能是在新年的寒冬里冻死的,也可能是饿死的。再仔细想,整个鲁镇人对她嘲笑、讽刺、嫌弃,把她的命运和她的人格捆绑在一起进行道德审判,又分明是这些人把祥林嫂推向了悲剧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在《铸剑》中,鲁迅通过对历史故事的"铺排"和"改动",一方面,在社会、道德层面寻找"复仇"的正义性;另一方面,鲁迅命定中的"复仇"气息,又使"复仇"产生纯粹性,显得悲壮而崇高;但小说最后,鲁迅又用一场闹剧消解了"复仇"的所有崇高意义,表达了他对先驱者命运的痛苦思考。因而,《铸剑》的"复仇"叙述是复调的。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立足之本",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决定着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德才兼备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纠正陋习和错误观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修养。通过实施道德和法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从而为社会塑造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其承载着对人类教育的历史思辨,同时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儒家德育文化"教学相长,育才造士"德育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育原则和"有教无类,长善救失"德育方法。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德育思想在根植团结合作的道德认识、孕育守望相助的道德情感、坚定同舟共济的道德意志、践行互利共赢的道德行为方面作用显著,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来源和深刻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蛙》通过姑姑由一名乡村卫生院妇产医生曲折而又传奇的坎坷命运,演绎了中国农村从解放初期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和新世纪这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生育史。透过莫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极具敏感性的生育题材的书写,以命运多舛的"姑姑"形象,揭示了伦理、道德以及法律通过权力规训对人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11.
知"荣辱",明"廉耻",这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进行了高度科学概括.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也是教师"生产"出来的"产品"。小学教师面对的是纯真、稚嫩而各具个性的儿童,其责任是为孩子的现在和未来的幸福奠基。他们的健康状况、道德品德、行为习惯、能力素养、个性发展,甚至人生命运的走向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他们进行人生启蒙教育的小学老师的工作质量。有人说,人生之大幸乃遇贵人相助,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关键时候还少不了"贵人"的无私帮助。这个"贵人",不是"出身高贵"或"身份显赫",而是在别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给予关键性帮助促其走向成  相似文献   

13.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受限的理性",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儿童道德认知基础上的道德情感结出的硕果.由于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道德智慧,通过儿童的生命叙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通过交往、体验,实现儿童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4.
<正>"思",是哲学最为常见的活动和基本方式。通过"思",哲学向所有思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头脑发出呼唤,解释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身的关系;通过"思",哲学充满着对真理的思考、对人类的思考、对思之起源的思考;通过"思",哲学对"为什么"进行发问、体悟和心得。然而,反观当下的哲学课堂,教师已惯于摒弃哲学之"思"本该需要的发问、体悟和心得,常用虚假的"思"之状态的方式,让学生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中,接受教师自认为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等的灌输。这种看似"召唤"思、实则"闲置"思的状态,具体体现在课堂的符号之  相似文献   

15.
<正>《少年当自强》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少年的担当》第二框的内容。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本框是第五课《少年的担当》的落脚点,结合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数字虚拟空间中遨游成为常态,给人们的现代生活画上了",点睛之笔",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网络的巨大影响力。然而,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使得在网络空间传统道德发生了变异,网络道德建设问题突出,表现为伦理道德指导的缺乏、主体道德判断能力的降低和主体道德约束意识的缺失。确保"慎独"精神的渗入、加强"慎独"的养成教育、构建"慎独"实现的外在条件、增强"慎独"的道德匡正功能,是"慎独"精神视域下网络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道德治理的对象并非仅是纯粹的"道德问题",同时也是源自经济生活、体现复杂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经济问题。从经济伦理的视域考察,将道德治理的对象理解为与经济相分离的纯粹的"道德问题",并进而试图以单一的道德手段加以治理,这种认识误区的理论根源在于对经济与伦理的分割式理解。秉持经济与伦理内在统一的基本立场,道德治理也应实现从"道德"治理走向"经济—伦理"治理的范式转换,从而在内容、主体和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读报,多次看到"道德银行"这个词眼,甚感新鲜,好奇之下上网搜索,发现它早已并非新鲜事物,自世纪之初到现在,从社会到学校,从大学到小学,"道德银行"早就层出不穷了。"道德银行"的基本做法是:为相关人员开设一个"道德账户",发给一本"道德存折",户主凡有善举善行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学对道德本质的思考是以性命之辨的形式出现的,"口之于味"章是《孟子》中阐明性命关系的重要文本;朱熹认为此章说明感官欲望和道德法则都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并且二者皆为"命"所限。熊十力及其三大弟子都重视此章并对此章进行了不同的解读:熊十力主张性命合一,以感官欲望与道德法则都出自宇宙本体的宇宙论进路批评程朱的命定论倾向;徐复观、牟宗三不赞成熊十力的观点而主张性命对扬、性内命外;唐君毅主张此章的"命"是指"义命",也就是说,感官欲望、道德法则与外在命运是工夫实践中活生生的统一。依据唐的诠释,道德的来源是主体心性与外在环境的感应过程,道德的本质是一个在工夫实践过程中显现的情景化的主客、天人之间的感应。  相似文献   

20.
道德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进行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各种自律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培养"五自",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觉行动",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