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问题中的越南因素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越南介入南海问题的回溯与越南在南海地区与相关国家争端的现状两个方面入手对南海问题中的越南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指出越南介入南海问题的不利影响,从而得出了越南作为南海问题的重要当事国对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无裨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南海争端究其本质是中国在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受到别国的侵犯。争端源起于近代,历经三个阶段,至今已两百余年。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屡次侵犯中国南海,揭开了争端的序幕。冷战期间,东南亚有关国家在南沙占领岛礁、分割海域、掠夺资源,导致了争端的激化。冷战结束后,美日印饿等域外大国积极介入,加剧了争端的升温。面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有效措施以坚决维护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3.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南海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近年来,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事务,图谋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千方百计把水搅浑,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扩大化,以便从中渔利。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存在多维度考量。面对南海的复杂局势,中国应采取切实有效并且稳妥的方式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非法占领和控制了我国南海传统疆域内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是南海主权争端中的主要声索国之一。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意欲巩固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该文将浅析近年来菲律宾的南海政策,对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各种行为及其动因进行阐述,并预测菲中南海争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捍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美、日出于遏制社会主义中国的需要,对南海争端采取了不断介入的态度,南海地区边缘地带特性进一步凸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为攫取南海资源、占据地缘优势地位,以各种借口觊觎南海诸岛,并伺机侵占。在维权斗争中,中国政府不断地进行南海诸岛主权宣示,抗议周边国家对中国海洋国土主权的践踏,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海疆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海问题频发,有关南海断续线及线内水域的法律地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仍未对南海断续线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该文通过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和法理,阐述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以期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1996年至1997年,对大陈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大陈岛潮间带有软体动物3纲,31科,52属,73种。就区系组成来看,我国沿海广温广布性种类有33种,占总数的45.2%;分布于东海和南海的亚热带种有33种,占45.2%;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的暖温带种有5种,占6.8%;此外,分布于黄渤海区的冷水性种和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性种各一种,分别占1.4%。  相似文献   

8.
南海诸岛的主权历来就归中国所有,这不仅有历史渊源可以追寻,而且还有国际法作为法理依据,并且这一事实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诸岛周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南海诸岛及其周围海域以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成为这些国家政府共同渴求拥有的目标。他们不断提出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要求。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以及传统国际法对主权领土认同的惯例来批驳这些国家所提出的对南海诸岛主权要求的依据,从而进一步论证南海诸岛主权归中国所有。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海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资源优势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09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区域外大国开始纷纷插手南海事务,并向国际社会宣称南海局势与他们的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各方力量的相互博弈造成了当今南海的复杂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南海各方的政策实施与博弈现状的分析,探寻当前如何实现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理论基础,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 In some coastal cities of China, municipal solidwaste (MSW) is ultimately landfilled at seashorezones with cheaper land-value and less disturbance tonearby residents. These seashore landfills wereusually constructed without appropriate liners toprevent percolation of leachate into underlyingaquifers. Dramatic hydrochemical changes in theseaquifers have been detected as a result of the highorganic load of leachate. Furthermore, these aquiferswere inevitably infiltrated by sea…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肥料处理下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的时间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处理条件下,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创新要点:研究肥料、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对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茶园酸性土壤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研究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古菌、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细菌和古菌amod基因)和细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narG、nirK、nirS和nosZ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重要结论: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受到肥料的影响,并随着取样时间有显著的变化。细菌、古菌和古菌的amoA基因的丰度在7月份最小,而细菌的amoA基因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除nirK基因)的丰度在9月份最小。有机肥处理增加了细菌、古菌和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的丰度,但化学肥料的施用对菌群及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影响较小。土壤温度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土壤含水量与细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细菌、古菌及功能酶基因丰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以南海争端背景下南海渔业资源有效管控系统框架构建为导向,以博弈论中的非合作博弈模型为基础,运用多种研究手段与方法,在全面分析中国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的现状、南海周边国家相关渔业资源开发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渔业资源管理实际,借鉴国外海洋大国渔业资源管控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南海渔业资源有效管控机制、路径、模式,构建有效管控体系,健全政策运行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相关地区的命名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具体表现,反映了国家对地方的管辖。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命名,自有其历史演变的过程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国家对南海管辖逐步而具体的历程。清末李准命名西沙诸岛之前,对南海的称呼虽始终没有形成官方统一标准,但当与各种军政管辖行为相结合时,可以确认为初始的领有关系和原始权利。20世纪以来的四次标准化命名,则不断在西方主权概念下从根本上确认了中国对南海的管辖权和主权。历史至今,对南海的命名均是中国进行有效管辖的具体反映,具有不容置疑的国际法效力。  相似文献   

14.
在"南海Ⅰ号"试发掘中出水了一批漆器残片.漆器作为生活中的实用器,在宋代的使用与瓷器一样十分普遍,根据史料记载,宋代的漆器也作为海洋贸易的主要货物销往海外.由此可以预见"南海Ⅰ号"沉船中存有一定数量漆器文物的可能性极大,为了研究海洋环境出水漆器的保护技术,以该批漆片作为实验研究材料,分别采用不同加固技术,选取部分残片进行了几种加固方法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南海政策,因循的是为美国对外总体战略服务的原则,既是其国家利益谋求的现实凝练与体现,同时又是其对外战略拓展的历史积累与沉淀。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体现了美国对中国防范与遏制的战略思路,对南海地区的局势及当事国的行为都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中国对此应冷静应对。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乃至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加紧对我南海岛屿的干涉与争夺,南海局势将不断升温。在这种形势下,制定清晰的南海军事战略,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已经迫在眉睫。《孙子兵法·形篇》集中体现了孙子的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思想,可以为制定南海军事战略、有效维护南海权益提供重要的战略指导: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作为总的战略思想,贯彻"先为不可胜"思想,积蓄军事力量,抓住战机;贯彻"攻守"思想,将"灵活转换与运用攻防"作为总的战略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对上川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进行了采集调查,共鉴定软体动物172种,分属46科.其中腹足纲25科82种,占总数的47.67%;双壳纲21科90种,占总数的52.33%.分析表明,其区系特点为南海亚热带—热带种和东海-南海亚热带种为主要成分.同历史资料比较,广温广布种明显减少,南海亚热带-热带种获得发展;部分有经济价值的种类已经消失;养殖造成滩涂软体动物物种单一性;外来速生种墨西哥湾扇贝的养殖对滩涂其他软体动物的生态威胁需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南海地缘政治环境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一变化中国的南海政策作出了新的调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得以正式确立,同时中国政府还注重加强了海洋立法和海洋硬实力的建设,并且在双边基础上与南海争端各方展开了积极的多边协商。根据冷战后南海地缘政治环境所呈现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南海政策的新变化,并展望了未来中国南海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中国在南海的岛屿海域主权、经济权益和国际法地位,受到法、日帝国主义列强的挑战和侵犯,且愈演愈烈,部分岛屿一度曾被吞并。民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统辖,大体可分为三期一续。即:一、承续前清朝(1911—1939年);二、日踞期(1939—1945年);三、国府收复期(1945—1950年);四、台湾当局恢复余续(1950年至今)。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海岛、海洋、海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理论与实践上全面开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战略思想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赞许,"伐谋""伐交"是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条件和途径,而"伐兵"则是实现这一最高战略的保证。近年来,南海问题不断升级,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将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孙子的"三伐"战略为视角探讨我国南海战略,以"上兵伐谋以争全胜"作为解决南海问题的最佳指导思想,处理好中美间的战略博弈;借鉴孙子"伐交"思想,做好南海问题上的外交斗争;做好"伐兵"的准备,全力维护我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通过"三伐"并起,既宣示我国重视和平的良好意愿,又要宣示我国具有通过"伐兵"来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从而真正有效地遏制战争,维护我国南海的领土和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