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苟玉花 《新高考》2010,(1):57-58
1.植物向光性的变式训练 胚芽鞘尖端是接受光刺激的部分,也是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生长素的合成虽然与光照无关,但单侧光可以改变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生长素多。由于生长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生长快,从而表现出向光性。  相似文献   

2.
李润洪  刘宇  叶嘉文  温惠花 《生物学教学》2004,29(9):53-55,F002,F003
植物的向光性是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向光性也是生物的一种应激性,其刺激因素是单侧光照。在植物的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会产生大量生长素,这些生长素在单侧光照下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快,结果使植物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表现出向光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向光性 ( phototropism)是植物向性运动(tropicmovement)之一。植物器官的向光性又分为正向光性、负向光性、横向光性 (指器官与射来的光线垂直的特性 ) ,但一般植物的茎向光弯曲 ,呈正向光性。实验证明 ,正向光性运动与生长素分布有关 ,高级中学《生物》(全一册 )中对此作了说明 :光线能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因此 ,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得快 ,……使植物的茎显示出向光性。但是 ,光是如何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 ,在一些教学辅导书及高校教材中对此说法各异 ,至今尚无定论。目前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4.
<正>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是激素调节,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而生长素的发现、生理作用及运输等问题,又是通过植物向光性等实验研究解决的。生物学是实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仍然离不开分析经典的科学实验,但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尚存在诸多疑点,现就此做一些剖析。疑点1如何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  相似文献   

5.
<正>例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A.光影响生长素的合成,植物的向光性只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B.根的向地性充分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而茎的向光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的这一特性C.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大量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相似文献   

6.
植物向光性是指植物生长随光方向弯曲的现象。迄今,国内所有植物生理学教材都采用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低,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从而导致向光侧生长慢而背光侧生长快,使植物发生向光弯曲的假说来解释这种现象。早在1928年,Went就发现燕麦胚芽鞘经单侧光照后,背光侧顶端扩散到琼脂凝胶  相似文献   

7.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句大意是:春色是关不住的,尽管园门紧闭,但还是有一枝鲜红浓艳的杏花,冲破樊篱而伸出墙来。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是植物具有的向光性现象。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呢?这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得快。结果,茎就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使植物的茎显示出向光性。这样就导致“一枝红杏出墙来”。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时期的曹…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利于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 ,使学生在类似科学研究氛围中能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 ,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也通过探究、实验、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 ,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和合作能力。1 了解科学发现史 ,掌握实验方法在传授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时 ,教师先抛出问题 ,制造悬念 :①为什么阳台上的花弯向阳台外生长 ?②既然植物具有向光性 ,为什么空旷草地上的花草不向光弯曲 ?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 ?通过设问…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在介绍生物体都有应激性时,举了一个例子:“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则背地生长,这是植物对重力发生的反应。”在介绍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时,讲道:如果我们把一株盆栽的植物放在窗口,往往可以看到幼嫩的枝向着光源生长。这是植物茎的向光性...  相似文献   

10.
一、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运动方向随外界刺激的方向而定.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根据该原理,由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好素材。因此,"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以"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历程进行探究"为主线进行此课的教学设计。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使学生体验了科学史,认识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从达尔文研究向光性现象开始,到郭葛验证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历时五十余年,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个经典的篇章.它是众多科学家思维与智慧的结晶,所包括的一系列经典实验,不仅记载着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蕴含着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板块.教材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实验设计与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等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地移动整体位置,但植物体的某个器官在空间可以产生位置的移动。在植物运动中,向光性运动属于向性运动范畴,指的是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生长的运动,其运动机理是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两侧生长不同速,造成弯曲生长。1实验材料的培养胚...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对植物向光性现象作深入的自主探究,经历生长素的发现之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有这样一段话 :……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 ,是因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 ,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这样 ,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 ,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 ,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由于上述内容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描述 ,所以学生在解答有关植物向性问题时全凭感觉去理解 ,没有统一的标准 ,解题时出错率就相当高。对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摸索出一种简便易懂的解题方法———生长素与植物向性的定点分析。1 生长素定点分析的理论基础课文中提到 :植物…  相似文献   

16.
陈俐 《生物学教学》2001,26(12):14-14
“生长素”是高中《生物》(必修本 )第四章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节的中心内容。本节包括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个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常存在以下问题 :①不能正确理解向光性原因 ;②将果实发育与果实成熟混为一谈 ;③把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双重性绝对化。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相应改进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介之。1 如何理解“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1.1 存在问题 以练习一为例 :将云母薄片纵向插入胚芽鞘尖端 ,右侧给予单侧光照射 ,则胚芽鞘如何生长 ?学生常错答成 :弯向光源生长。理由是尖端…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课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但知识抽象,教学难度大。大笔者采用了多种手段来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进行了能力培养。1巧用动画,起死回生 生长素的发现按大纲规定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在习题中,以生长素发现为源头,分流出了许多相关题型。但课本对其叙述较为繁琐,尤其生长素的测定实验过程,文字描述则更为艰涩,远不如动画表达简洁明了。因此,我精心制作了电脑动画,将从达尔文开始的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直至生长素的测定,分为3+1个实验过程(即三个向光性实验…  相似文献   

18.
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中以对向光性探究为问题源头,设计一系列的探究环节让学生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初步认识植物激素,从中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植物激素是一类调控植物生长发布进程的物质。“汁液”是其最旱、最原始的概念。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发现了生长素,1934年柯甲等人分离出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发现促进了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组织培养技术发展的需要导致了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对水稻“恶苗病”的研究发现了亦霉素,对植物的成熟、衰老、脱落的研究又发现了脱落酸和乙烯。虽然几类激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早已发现,但由于它们在高等植物体内含量甚微,难以分离提纯。直到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化学分析技术特别是层析技术日臻完善后,亦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才先后从高等植物休内提纯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20.
曾文俊 《中学生物学》2005,21(10):38-40
介绍了组织学生成立课题组,利用玉米胚芽鞘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不同颜色的光对胚芽鞘的影响、胚芽鞘的向光性与什么部位有关、尖端是否产生某种物质促进生长、生长素发现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