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标点符号的主要功用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代替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现象,具有了表意的功能。这种用法打破了常规,形式上新颖别致,表意上生动含蓄。  相似文献   

2.
标点符号的主要功用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代替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现象,具有了表意的功能。这种用法打破了常规,形式上新颖别致,表意上生动含蓄。  相似文献   

3.
书籍形式的演化图书是人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重要工具,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表征,人类亦借用这种工具去推动其文明的步伐。在三千年的历史中,图书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文字记录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即构成了图书的内容,而记载内容的裁体则成了图书赖以存在和传播的主要形式。因此,图书的形式的工艺水平,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化是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记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文字则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文明的促进起了很大作用.世界上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它们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这些国家的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很早就创造了文字,成为这些国家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间相隔久远,这些古老文字,直到近代才逐渐被发现和译读.一在早期王国以前,埃及人就发明了文字.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后,上埃及国王美  相似文献   

5.
1.图书的概念?书生研究对象是什么?中国书史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三方面? 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迄今为止仍有广义的图书和狭义的图书之分。我们书史中所讨论的图书是广义的。  相似文献   

6.
木木 《小读者》2010,(4):53-53
缩微书这种书是用缩微胶卷或缩微卡片来储存图书的。用微型的照相机,把书上的文字和图画拍照下来,缩得很小很小,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阅读时,借助读书器或复印机,能把文字和图画放大,供人们使用。如果用最先进的激光打点法,则可在一盘特殊的胶卷上记录100多万册图书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阅读方式的转变论图书馆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长河中"书"的形式屡有变迁,但有一千多年时间里,其经典形式——在纸本上以文字、图表等记录方式对文化的传承没有根本改变。现代社会受电子图书的冲击,图书的存在形态发生衍变,随之而来的是直接以纸质文本为阅读对象的读书方式的扩大——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并行,最终也会使公共的纸质文本的主要存放地——图书馆走向转型,其性质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少先队小干部》2013,(11):45-45
中国的阅读传统是多么悠久——从动物骨头、石头上的文字到竹简、木简上的文字。再到白纸上的文字,记录着文字的历史。也记录着中国人阅读的历史。然而,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纸上的文字竟开始渐渐“隐退”了——网上阅读、手机阅读逐渐成为每个家庭、  相似文献   

9.
一、汉字是怎样产生的?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汉族人民记录汉语的符号。人类有了语言,然后才有文字。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需要在时间上把语言固定下来、在空间上把语言传播开去,如此才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是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甲骨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有关于“服饰”的文字.文章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探究来解读其功用,并进一步解读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书的历史     
人类的历史,多依赖于文字记录才得以流传。从甲骨图书的产生到纸本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这历史进程中,图书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变迁。这些古代典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存在的唯一理由就在于表现前者。”索绪尔的这一著名论断深刻地说明,文字最主要的功用就是记录语言,把语言这种听觉符号转换为视觉符号,从而突破语言“不能传于异时,留于异地”的局限,使语言既能在空间上流布,也能在时间上承传。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具有一般文字共同的功能,但是,由于汉字是一种体系独特、个性鲜明的文字,因此,汉字还有一些其他文字所没有的特殊功能。本文探讨汉字的三种功能:沟通功能、艺术功能、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3.
书史小议     
图书的历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历史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图书”一词最早出现于“河出图、洛出书”(《周易:上系辞》),图书的发展历经三次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文字的发明,它使人类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第二次飞跃是印刷术的发明,它不仅使图书在质上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在量上也有了惊人的突破;第三次飞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人类知识传播工具的发展,它标志着图书以全新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我国最早的正规书籍是刻在竹简或木头上的,刻在竹简上的称“简策”,写在木头上的称做“版读”。在竹简上刻字前必须用火…  相似文献   

14.
字从何处来     
《家教世界》2024,(1):50-51
<正>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代常用的汉字有四千至八千个,大多数是形声字。现代汉字的字体一般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汉字的起源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  相似文献   

15.
图书在版编目(CIP)是依据一定的标准,为在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编制书目数据。1990年由书目文献出版社等率先在本社图书版权页上增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据悉,到1994年已有人民出版社等40余家出版社采用CIP,时至今日,大有发展之趋势。 一、图书在版编目(CIP)的功用 图书在版编目(CIP)的实施,是我国文献工作标准化的标志。CIP便于图书的出版、发行、收藏等部门和读者共享其数据,同时它对促进文献工作标准化,推动信息工程的建设,最终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起着  相似文献   

16.
图书的载体     
邱崇丙  游柯 《现代教育技术》2006,16(2):77-77,76
图书上有图形和系统的文字记录。从古至今,记录汉字的载体,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十种:甲类:1,甲骨(龟甲、兽骨):2,青铜器(钟鼎):3,玉器。乙类:4,石头(石碑):5,竹简:6,木板(版牍);7,缣帛(帛书)。丙类:8,纸张。丁类:9,缩微胶卷;10,电脑磁盘。  相似文献   

17.
城市户外文字是城市公共环境中出现在各种户外载体上的文字符号,可以从空间环境、文字载体、创作主体、创作年代、文字内容和社会功用等角度进行分类,当前城市户外文字研究具有地位从属性、研究角度单一、研究程度流于宽泛浅表等特点,加强城市户外文字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城市户外文字的文化意义、认清城市户外文字的文化生态建设作用、提升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14,(10):59-60
朱光潜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可以纳到四大范畴里去,就是情理事态。”而在《情与辞》中又说:“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出一种兴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薄,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朱光潜在这里将主体的情与理与客体的事与物并举,从而标明了文字的四大功用。而首重情致,显然是着眼于文学意味的。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将散文的功用分为六项:抒情、说理、表意、叙事、写景及状物。比起朱光潜的说法来有所引申,或者更为详细。这其中抒情与说理及表意,仍就属于主体方面;而叙事与写景及状物则侧重于客体。但若再加上写人,则主客体方面都齐全了。  相似文献   

19.
在晚明血缘、地缘、阶层的限制被不断打破,社会流动性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图书出版业繁荣,人们对于阅读有强烈的需求,读者群体不断扩大。在这种庞大的信息载体、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图书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与工具,围绕图书的编写、流传和阅读,晚明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网。相较于传统的经史子集,较为另类的时事小说、官员编书、妖书等几种图书形式更能体现当时舆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见证并推动了晚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是《四库全书》的各籍提要汇编,其小序用以指明类目含义,阐述学术流派,授受源流,在目录学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功用上和图书分类的类目上及类之中录书籍的编排上全面总结继承了我国传统图书馆学的成就,予后来的学术界有很深的影响,有些直至今天尚在使用。本对《四库全书总日》小序的目录学和图书分类思想就其得失略作己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