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9,(3):45-49
出于国防稳定和外交之需,明代对河西边备的经营尤为重视,其经营之效亦很明显。学界对此作为一项研究的热门课题,研究领域涉及明代九边防御体系形成的原因、河西防务地位的确立、甘肃镇防御体系的形成以及河西防务的影响,层面广泛,硕果颇丰,但仍有进一步研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孙超 《太原大学学报》2008,9(1):100-102
通过对晋北地区19岁--22岁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于2005山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山西晋北地区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各方面指标与山西省平均水平不相符;晋北地区大学生肺活量发展呈下降趋势;晋北地区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山西省平均水平不相符。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大同大学(本文所抽取的大学生样本均来自大同大学)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中,文化产业是二者的契合点,也是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走出困境的成功探索,但是如何科学发展才能使传承与开发并行不悖是重要的课题,因此文章选择"晋北八音会"为个案研究,针对文化产业的实施途径展开论述,希冀能够对其以后的发展保护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明代陕西三边作为边防重镇,其军粮供应除了军屯外主要依赖开中法,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的办法。边商作为盐商的一种,将米粮等运送到边塞从而领取盐引,并按照官定引价将盐引出售给内商从中谋利。边商在三边的军粮补给方面担任着重要角色,为巩固边防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促进了明代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晋北根据地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妇女社会教育,使极少有机会读书识字的晋北广大农村妇女的身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受晋北农村特有的地理、历史、习俗、经济以及封建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处在严酷抗战的特殊环境中,晋北农村妇女的社会教育明显表现出阶段性、不平衡性、多样性、政治化及男性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肖立军《明代中后期九边兵制研究》(以下简称《九边兵制》)一书,于2001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颇属可喜之事。  相似文献   

7.
明代陕西三边作为边防重镇,其军粮供应除了军屯外主要依赖开中法,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的办法。边商作为盐商的一种,将米粮等运送到边塞从而领取盐引,并按照官定引价将盐引出售给内商从中谋利。边商在三边的军粮补给方面担任着重要角色,为巩固边防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促进了明代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明代“九边”设置时间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九边”设于何时?史书记载不一。在纷杂的史料中,作为明朝官修史书的《明实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比较可靠的线索。以此为基础,再结合其它史料,基本可以确定“九边”设置的准确时间:初设于明成祖时期,经洪熙、宣德、景泰、天顺、成化各朝,到明孝宗弘治年间设置完成。  相似文献   

9.
三边总制的设立,是明朝政府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西北边患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此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三边总制的设立原因、设立时间、三边总制的具体人数、三边总制的影响以及对个别有影响力的三边总制的个案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限制边茶以制之”是明朝以“以茶驭番”经济手段促使并强化藏区政治内向的重要而富有特色的政策之一。明朝无论是茶禁立法还是执法实践都恪守严惩把关将吏和茶商违禁。它的形成是与明朝整体的边疆治策和具体的治藏手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文军 《天中学刊》2007,22(3):92-95
北宋的西北边区处于宋夏边防要冲,民族成分复杂,对北宋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宋政府根据形势需要,灵活务实地颁布了一系列民事经济法令来调整边区蕃汉民众的经济生活。这些法令的实施,促进了蕃汉民众之间的经济交流,对西北边区的安宁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代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北地区处于晋陕高原灾害区,自然灾害向来频繁,明代更是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致饿莩遍野,尸首枕籍,社会矛盾激化。详尽回顾陕北地区自然灾害方面的所有史料,不仅有助于分析明代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论述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惨重破坏,而且有助于揭示明末陕北农民军兴起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3.
明蒙朝贡体制是明代朝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廷处理与蒙古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也是明蒙交往的最好见证。有明一代,明蒙朝贡体制长期运行,这期间的明蒙交往常有和平往来,少有冲突与战争。而土木之变即是在明蒙朝贡体制顺利发展到高峰时期爆发的一次战争,它是一次偶然事件,与明蒙民族矛盾无关。  相似文献   

14.
天保工程实施六年来,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应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发行绿色生态彩票,对林业项目实行贴息贷款等投资渠道在内的天保工程资金投入机制。同时,给予天保地区经济发展贷款优惠政策,加强区域间投资合作,推行小额信用贷款制度等措施,建立天保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以实现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王朝在取得对西北地区的军事胜利以后,制定了宏大的边疆治理政策,承历代"因俗而治"的边疆管理思想,推行历代所未有的边疆民族立法之策。在少数民族居住的新疆、蒙古、青海地区,针对民族地区特点进行了有所区分的立法。清代将国家立法推及边疆地区,形成了国家法和边疆民族习惯法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法制结构有利于清王朝对边疆的有效治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分析了清代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立法措施,对清代边疆民族立法的作用及现实借鉴意义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至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领导的民主选举运动,真正实现了广大边区民众当家作主的愿望,成为激发边区民众抗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党在选举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许多有益的经验,对今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元明清时期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种植行道树与经济林,建设皇家苑囿与私家园林,实施禁止砍伐皇家陵寝与北京外围山岭森林的法令,这些举措都具有保护区域植被尤其是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北京环境保护史上的重要篇章,对当代社会也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苏北水患与水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黄河夺淮,苏北沦为“黄泛区”、“洪水走廓”。频仍的水灾摧毁了苏北农业经济,使生存环境恶化,这是导致苏北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明清、民国政府从不同认识层面治理苏北水患,但时代及自身的局限使之无法进行根治。建国50年,苏北水患得到前所未有有效治理,水利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但其中也经历了曲折。  相似文献   

19.
“隆庆和议”后,明朝与蒙古右翼实现了和平贸易关系。明朝在边境设立了若干市场与蒙古右翼定期进行互市贸易,其中隆庆、万历年间的市场贸易比较活跃,最具代表性。考察明蒙边境大小贸易市场的设置时间、位置、贸易对象等对于客观认识此阶段的明蒙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代陕北地区的石油工业和宾他民族工业一样,难以逃脱历史的命运。尽管其发展步履维艰,效益弱微,但对陕北地区的居民在物质生活、社会意识、社会风俗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