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判断电路图中的未知电表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这类题目在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其命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电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考查学生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由于这类题目的情境具有模糊性,处理方法比较录活,所以学生普遍感到  相似文献   

2.
电表变化题许多同学不知从何着手,常常凭感觉和经验来判断,如果按照“四步曲”来处理串联电路中电表变化便会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3.
例:现有一只旧蓄电池,仍能向外供电,但正负极标志已模糊不清,请列举几种方法辨别它的正负极.(下面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物理学的特点和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其含义是物理知识、规律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社会实践服务,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判断物理是实心还是空心”的问题既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之一,又是中考题等常见的题型之一。由于这类问题综合性强,运用的物理知识多,方法灵活,同学往往思路不清无法下手或因方法不当而不能正确判断。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始终难以把握,使这一内容成了难点中的难点。下面就笔者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谈一下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1从概念上判断 教材中对单倍体定义为: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配子中一样,称为单倍体。 教材中对多倍体定义为: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把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误判为多倍体。所以我认为,对单倍体的判断是否为: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为单倍体(不管它含有多…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中学生物主要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过去的教材中,实验内容少,且多为验证性实验,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索性实验少,学生独立设计的实验几乎没有;过去的考题中,总是在学生做过哪些实验,应掌握哪些实验技能,如何考哪些技能上打圈圈.于是教学中出现了重原理、结果,轻材料选择、条件控制,重操作技能训练,轻过程设计分析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替代做实验的不良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黄金海 《物理教师》2002,23(2):32-32
在做高中电磁学演示实验“自感现象”时 ,一般可用学生电源的直流档位供电代替电池供电 .当用学生电源做为供电电源时 ,在电路中就有两个电键 :一个是实验电路的通、断电电键 ,另一个是学生电源的电源电键 .因此在用图 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时却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 :如用实验电路中的电键S做通、断电来观察自感现象时 ,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但当把实验电路电键S闭合 ,而用学生电源的电键来做这个实验时 ,却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异常的呢 ?为了进一步观察图 1所示电路在两个不同电键通断电时所出现的现象的不同 ,…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是中学生物主要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牛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成立了学生科技活动兴趣小组。但一般中学由于实验手段落后,师资力量有限,能开设的实验往往比较陈旧,跟不上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所以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10.
观察布朗运动 ,是学习分子动理论 ,研究热学现象的基础之一 ,在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难点 .近两年我们在教学中对此进行了较大的改进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改进主要是在显微镜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这两个方面 .一、制作被观察液体的装片过去都是按照生物课教学的一般方法 ,将一滴配好的被观察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再把一片盖玻片盖上去 ,放在显微镜下观看 .观察过程中经常发现被观察液体定向流动的现象 ,而不能观察到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经过分析 ,我们认为液体定向流动的原因 ,除载物台不水平外 ,还有载玻片与盖玻片接触不紧密、液体蒸发…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理工科学生所写的物理实验报告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为凑数据而改动实验结果,出现了数据处理和实验事实不相符的现象.此举反映出学生不仅没掌握好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而且违背了科学实验态度和尊重事实的探索精神.为感化学生,本人亲自  相似文献   

14.
余勤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8):53-53,50
课堂演示实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直观的现象,理想的能见度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演示实验效果的好与差,其关键之一是实验现象的“能见度”(即能直观明显的看到实验现象的程度)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演示实验现象的“能见度”?每一个物理教师  相似文献   

15.
奇偶性判断是函数的基本性质之一,除使用常用的定义域法、奇偶函数定义法、图象法等3种方法判断外,我们还可通过实践,总结特值法、和差法、比值法、和积运算法等灵活判断方法,实现判断方法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高一物理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动量",虽然没有给出"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对"动量"这个物理量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阐述.却从学过的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对"动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进行了推导说明,给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又一种表述形式.即:  相似文献   

17.
孙大君 《物理教师》2003,24(2):26-28
在物理教学中 ,藉助于演示实验所展示的生动而具体的实验现象 ,对于建立物理概念、导出物理规律 ,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学习和领悟蕴涵于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 ,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并未能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效果 ,而是出现了观察、分析活动误入歧途或中途受阻的僵局 ,我们把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情况称作演示实验的“失谐现象” .本文试图通过对“失谐现象”形成机制的探讨 ,来寻求有效防范“失谐现象”产生的措施 .1 实验现象的似是而非演示实验 ,通常是通过教师的表演操作来展…  相似文献   

18.
2005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均涉及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正负号经常出现在不同物理情境之中,其表示的物理意义也各不相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透彻理解,明确其在不同的物理情境之中表示的不同的物理意义,才能更好地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本文简单归纳正负号在物理学不同语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