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卷首语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多年多阶段的发展.迫切需要予以全方位思考、系统总结。本期“人物·视点”专栏特刊发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博士的《继续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一文。周宏仁博士在文中回顾了2001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遵循”政府先行.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5日,中国科学院《电子政务》杂志社举办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博士的新著一一《信息化论》读书会。  相似文献   

3.
本刊启事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2009,(8):F0002-F0002
2008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博士的《信息化论》一书于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首部系统论述信息化的鸿篇巨著。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化问题实际上就是信息化的“三农”问题,《信息化与“三农”问题研究》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宏仁在2005年9月22日全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的关于农业信息化的主题演讲,对深度了解农业信息化很有指导作用,在这里将这篇讲话刊载作为焦点事件农业信息化的焦点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工业文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工业化的软成果,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以信息化研究与工作为例,讨论了工业文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三个基石,即“基于工程的思维、基于系统的思维和基于制度的思维”;探讨了因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和规模经济而形成的工业文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精髓,即“三严”:概念的严格,定义的严谨、逻辑的严密;探究了工业文明中研究问题的“三段论”思想方法——观察、发现、建议,以及工业文明中解决问题的“三段论”思想方法——目标、产出、行动。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中外科技信息》2014,(4):I0003-I0003
201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方针和应用重点等。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已实施近三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电子政务处牵头,联合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北京时代远景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相关人员组成的评估组,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调研并完成了评估报告,本期”研究报告”刊出该评估报告,报告从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总体实施情况、政务应用发展、政务应用成效、政府网站应用、为民服务和社会管理、基础设施转型发展、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总结了电子政务的现状与成效,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60年了。60年的沧桑变化,60年的光辉历程,科技发展,国力壮大,国际政治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都印证着伟大祖国的变迁。值此60周年之际,本期专题报告以“中国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为题,约请我国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领域的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以60年的眼光、基于大量翔实的史料数据,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24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求是杂志社、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大卫、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曲维枝、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社会文件管理的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电子文件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开展而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信息化社会中无法忽视的基本要素。在目前从纸质文件手工管理向电子文件信息化管理的转型期,亟需厘清理念、正本清源、系统规划,以完成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实现与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平稳衔接。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06-20202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有关推行电子政务的要求,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S)协会政务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决定举办“2006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讨会”,旨在促进GIS与电子政务的结合,推进GS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2010,(7):I0002-I0002
2010年6月22-23日,由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中国信息化进程报告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息化进程》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隆重推出的百种重点图书之一.由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担任主编,组织中央和地方上百名知名专家学者编撰而成。《中国信息化进程》集历史性、工具性、知识性为一体,是迄今为止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当代信息革命和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权威图书。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26日,“推进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倡导使用国产软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宗旨是配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推进中国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大力促进民族软件产业发展。会议由电子政务理事会秘书长柳刚主持,电子政务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教授做了主题发言.国家版权局、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以及金山软件、用友致远软件公司等国产软件厂商代表到会发言。大家从不同的视角发出呼吁.在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倡导软件正版化和软件国产化,对推进民族软件产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由本刊电子政务理事会主办,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承办,北京用友致远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公司协办,众多企业信息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本刊编辑部将相关发言整理刊出.以飨读者。整理稿均经本人审阅,以发言先后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研究员,秘书长姜奇平副研究员主持的重大课题“电子政务的行政生态学理论。方法与策略研究”,第一次从国内外行政生态学的角度,对电子政务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提出了综合评价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22—23日.由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中国信息化进程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和总结了中国信息化进程,宣传中国信息化发展成就.研讨现阶段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以及“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思路。会议邀请了部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部委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部分省市信息化主管部门、信息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重点企业和新闻媒体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2009,(5):F0002-F0002
2009年4月10日,“2009中国信息化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报告会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中国信息协会信息主管(CIO)分会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2009年6月27日,《电子政务》杂志社主办了“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与实际操作研讨会”,会议期间,本刊就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展方面的问题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本期”人物·视点”刊发专访全文。徐愈通过回顾西方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情况以及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对策等.分析了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政务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市场的联合监管能力,加强社会管理,拓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等;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4,(12):72-73
曾担任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孙鸿烈院士说院士每年向有关部门做的咨询报告,都是花费大量心血形成的,但相当一部分没得到相关部门的任何说法。他担心这将严重影响院士对国家决策做咨询报告的积极性,为此建议对院士提供的国家决策咨询建立“回复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前不久,本刊专访了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会长华平澜教授,访谈的精彩内容刊登在本期“人物·视点”栏目中。华平澜教授可以说是北京市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在本次专访中,他就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当前阶段的发展重点,电子政务中的顶层设计,电子政务中的外包模式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等问题阐述了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2009年是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实施的关键一年,各级政府要进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而电子政务建设是推进这一创新的重要途径。电子政务肩负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以及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使命;面对金融危机,电子政务也应在”保增长,促发展:保平安,促稳定:保民生,促和谐“的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如何在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指导下追求高效益的电子政务?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市级政府在电子政务的建管模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