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教育从垂危中挣扎出来。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前进中不可避免的原因),学生学习心理渐趋紧张,在对学生的了解上,我逐渐转入这方面考查。  相似文献   

2.
1988年是我退休前一年,当时我有一个要完成的愿望——回顾过去,重新认识“数学教学”以及这个概念的本质。这中间必然要涉及一些教学思想和方法。 “就讲老师您是怎样从困境中挣脱出来的!” “要向学生学习,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 为了废止注入式,采用启发式,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分析综合法,此法关键在分析部分:要证A,经分  相似文献   

3.
很多观众常常抱怨现代戏剧匪夷所思:主题晦涩、语言毫无连贯性、情节零乱荒诞甚至根本没有情节、人物性格古怪,无法在感官或精神上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但如果我们了解现代戏剧创作和舞台表演思想的发展,也许就可以在现代戏剧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了。现代戏剧虽然流  相似文献   

4.
教育行政执法的主要形式包括教育行政措施、教育行政处罚和教育行政强制执行。这一讲将向读者介绍教育行政处罚的今  相似文献   

5.
(一)“仿词”鲁迅是语言大师,写文章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琢磨,十分严肃认真。他说过:“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答北斗杂志社问》)汉语语法,用词造句,有一定规律,一个词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遵守  相似文献   

6.
河东狮吼 东坡《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有谓“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龙丘居士者,陈慥季常也;濮阳公子者,吴瑛德仁也。陈慥事佛说空而恋家室,心终不净;吴瑛在家寓物而得禅意,心不留物,故苏子赞吴瑛戏陈慥,标出“游戏三昧”,已见宋世文人禅法矣。此类“三昧”,东坡与僧人参寥、了元辈相涉中已多见,故河东狮吼句,乃坡公说禅、演“游戏三昧”之一例,而非季常惧内之确证也。东坡《方山子传》有云:“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也。曰:呜呼,  相似文献   

7.
东坡解经论佛善用比喻钱钟书先生以苏诗风格之最大特点为比喻之丰富、新鲜与贴切(见《宋诗选注》第门页)。坡公之善用比喻,非独作诗,其解经说禅亦如之,此或有得于庄子《南华经》者也。《论六祖坛经)}以眼之见、能见、所见喻法、报、化三身,甚为贴切。文云:“何谓现是法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限之人,不免见黑,眼枯睛亡,见性不灭,则是见性,不缘眼有无,无来无去,无起无灭。放云‘见是法身’。何谓‘能见是报身?’见性虽存,眼根不具,则不能见,若能安养其根,不为物障,常使光明洞彻,见性乃全。放云‘能见是报身’。…  相似文献   

8.
参寥子 《东坡志林》卷2;“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尝十九”,而参寥子居其首。坡公云:“妙总师参寥子,予友二十余年矣,世所知独其诗文,所不知者,盖过于诗文也。” 参寥子乃僧道潜之字也,道潜本姓何,于潜县(今浙江临安县潜阳镇)浮溪村人。幼不茹荤,以童子诵《法华经》为比丘,于内外典无所不窥,且能文章,尤喜为诗。苏子谓其“诗句清绝,与林近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 东坡(?)杭之日,与参寥结方外之交,而其所交亦因诗也。北宋僧惠洪《冷斋夜话》云:“东吴憎道潜,有标致,尝自姑苏归湖上,经临平,作诗云:‘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蜒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坡一见如旧,及坡移守东徐,潜往访之,馆于逍遥堂,士大夫争欲识面。东坡馔客罢,与俱来,而红妆拥随之。东坡遣一妓前乞诗,潜援笔而成,曰:‘奇语巫山窕  相似文献   

9.
东坡易学之“异”宋人解《易》,要在明“天道”与“心性”而已 ,言“道”以究宇宙之本体与始末 ,言“心性”以明体“道”之“工夫”,由“工夫”而及人生之真义。此即儒者所谓“内圣”之学。“圣”非“仙”非“佛”,系于入世之业 ,故“内圣”必与“外王”相结 ,方可实现人伦理想世界。“外王”之学要在经世致用 ,此亦宋人所留意者也。东坡易学大致循此轨迹。然陆放翁评为“奇特”,朱元晦作为“杂学”,曰“奇”曰“杂”,是谓坡易之与众不同也。兹举数端 ,以明其“异”。一、论“道”道者 ,乃自然之理 ,即关于宇宙本体、生成之学说。西哲论此 ,…  相似文献   

10.
兄弟互避元信六年二月二十八日诏下,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公立碑免翰林承旨第一状》云:“臣弟辙已除尚书右丞。兄在禁林,弟为执政。在公朝既合回避,于私门实惧满盈。计此误恩,必难安处。伏望圣慈除臣一郡,以息多言。臣见起发前去,至宿、泅间听候指挥。”(《苏武文集倦23)四月至扬州有诏不允所乞,上《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二状》,有云:“伏念臣自去闭庭,日加衰白。故疾不愈,旧学已荒。更冒宠荣,必速颠跟。而况清要之地,众所奔趋;兄弟迭居,势难安处。正使缘力辞而获谴,犹贤于兵冒而致灾。伏望圣慈察臣诚恳,特赐除臣知扬、越…  相似文献   

11.
神宗好名畏议 东坡既系乌台狱,天下名公知其冤而多不敢正言,唯张方平、范景仁上书救之。方平书盛赞苏子之才,谓“其文学实天下奇才,而犹碌碌无以异于流辈”等语。其书未达御览,后苏子出狱,见其副本而吐舌动色,或问其故,苏子不答。有问苏子由者,子由曰:“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今安道之书乃云:‘其文学乃天下之奇才也’。独不激主人之怒乎?但一时急于救之,故为此言耳。”又曰:“但言本朝未尝杀士大夫,今乃开端,则是杀士大夫自陛下始,而后世子孙因而杀贤士大夫,必援陛下以为例。神宗好名而畏议,疑可以止之。”(《元城先生语录》)  相似文献   

12.
东坡内丹融三教吾国炼丹之术 ,发轫于汉初 ,至唐而臻兴盛。然金丹害人 ,渐至不兴 ,黄白谋利 ,或招大祸 ,故至宋世而渐主内丹矣。东坡、子由均为倡内丹术而身受者。子由长于实践 ,东坡长于理论。其有《龙虎铅汞说》、《续养生论》、《思无邪丹赞》诸篇 ,均作于南迁后 ,于内丹学多所发明 ,融合儒、道、释以说丹 ,内丹学遂升而为生命哲学。《续养生论》有云 :  真人教之以逆行 ,曰“龙当使从火出 ,虎当使从水出也”。其说若何 ?孔子曰 :“思无邪。”凡有思皆邪也 ,而无思则土木也。孰能使有思而非邪 ?无思而非土木乎 ?盖必有无思之思焉。夫无…  相似文献   

13.
苏子《议学校贡举状》,为上神宗皇帝之奏议,据《续通鉴》该文作于熙宁二年(1069年)五月.时王安石参知政事,欲为变法罗致人才,故请建学校,罢诗赋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取士.诏两制、两省、御史台、三司、三馆议,苏子为直史馆、判官告院,遂有是议.  相似文献   

14.
论文的人,大都主张精炼简约,而反对繁芜重复。刘彦和说:“同辞重句,文之肬赞也。”(《文心雕龙·镕裁》)刘知几说:“《公羊》(当作《谷梁》)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共类逆’,必事加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史通·叙事》) 繁芜重复是应当反对的。但有时适当地反复使用同一词语,能使文章更加生动,而收到较好的修辞效果。顾炎武《日知录》十九<文章繁简>条有一段话: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须重见而意已明。“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  相似文献   

15.
设问和反问是常用的两种修词手段.它们都是无疑而问,有其相同点,因而有的地方就不容易区别.有人以有无答案来区别.设问句后边有自己的答案,反问句的答案已包括在句中,后面不再有答案.如:①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6.
开湖东坡于西湖,可谓情有独钟。熙宁怀杭,以西湖比西子,遂成千古西湖绝唱;元搞守杭,以西湖为人之眉目,遂有开湖之举。《杭州乞度煤开西湖状》云:“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西湖溉田千余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康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药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药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埋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封横,如云级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杭…  相似文献   

17.
海南风土人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 :“广于天下为远藩 ,仕籍华秩已少。况琼于广又边郡乎。”又 :“宋末 ,琼州人谢民、谢富、冉安国、黄之杰 ,从安抚赵与珞拒元兵于白河江 ,皆被执 ,不屈以死。于是 ,终元之世 ,郡中无登进士者。明兴 ,才贤大起。”是知 ,明以前海南人文不兴。苏文忠公谪儋耳 ,其诗文颇有涉及海南风俗者 ,于是宋世海岛风貌得以闻于天下焉。海南宋世属广南西路 ,边远荒僻之地也。《和陶劝农六首》诗引云 :“海南多荒田 ,俗以贸香为业。所产禾亢禾余 ,不足于食。乃以 艹诸 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又《籴米》诗有云 :“籴米买…  相似文献   

18.
东坡南迁诗绍圣元年闰四月,诏罢苏轼定州任,以承议郎责知英州军州事。公即行,而途中三改谪令。六月行至安徽当冫余,落左承议郎,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十二月二日抵惠州贬所。公南迁,历时约八月,虽慎不为诗,然亦有诗作约四十余首,盖可见南迁之心态矣。纪昀批苏诗《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末句“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为“真而不俚,怨而不怒。”(见纪批卷38)此语似可移作南迁诗笺。抒真情不落俗套,发牢骚不留痕迹,化胸中抑郁不平为庄禅式人生感喟,此南迁诗所以有意味也。《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相似文献   

19.
苏子由《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清河张君即张怀民,字梦得,又字偓佺,元丰六年谪谴来黄,遂与坡公相识而得以交游,六月营新居于江山,且于其庐之西南筑亭,苏子名之曰“快哉”,并作水调歌头词以赠怀民.其词曰:  相似文献   

20.
急求归田苏子居黄,买田未遂,然常存回归田园之想。金陵见荆公,诵诗说佛,似亦涉及归宿事。《次荆公韵四绝》之三:“骑驴渺渺八荒坡,想见先生求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末二句殊堪寻思。公于是而急于求田归隐矣。始买田金陵不果,继求田宅过真州,真州守袁院馆公于学会,遂寄家焉,而蒋之奇为谋田宜兴,相与谋划,所谓“日以求田为事”,盖指此也。落之奇率颖叔,宜兴人,《宋史》有传,嘉姑二年,章衡榜,与苏子同登第,时为江淮发运副使,置司真州。坡公《次韵蒋颖叔》诗有云:“月明惊鹊末安枝,一掉飘然影自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