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秦王朝的焚书坑儒,许多人都把它看作一回事,其实,“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焚书的决策和行动在前,坑儒事件发生在后。它们的背景各异,时空不同,然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即实行愚民政策,以便专制独裁。  相似文献   

3.
1.秦朝的历史地位: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2)秦开创了一系列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长平之战。秦统一六国的年代和统一的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建立专制集权统治,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匈奴的强大。蒙恬率军攻打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越族地区的开发。秦的疆域。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损失。 3.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世界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 通过分析思考“秦始皇的功过”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向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课时少”这一矛盾已然存在,对教科书进行合理的取舍与整合势在必行。受笔者所在的名师工作室两名教师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同课异构观摩和研讨启发,笔者认为,针对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文化史部分的教学,我们应瞄准“课程结构”靶心,紧扣“纲要”二字,  相似文献   

6.
明清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的时期。其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封建经济渐趋衰落。政治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民族关系——各民族的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对外关系——从开放转向“闭关”,西方殖民者东来。文化特征——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和传统科技处于世界前列,但近代科学未能诞生,西学东来对中西文化交流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分析“东汉的兴衰”一课属于主题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三单元,上承本单元“秦朝与西汉大一统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二课,下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立为:将东汉的兴衰置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发展历程中重新审视,同时通过对光武中兴的表现及东汉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豪强士族与君主关系演变的梳理,引导学生思考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秦王朝时期,虽然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但儒家思想也对秦王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儒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积极参与了秦王朝的许多重大的政治活动。儒家的伦理思想已渗透到秦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焚书”、“坑儒”事件的再认识,更有助于全面、客观地看待儒家思想对秦王朝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朝的疆域》中,“万里长城”下有一则注:“秦修的长城有五千多公里,合华里一万多里长”。此说不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始皇“因边山险壍溪谷可缮者治之,走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括地志》:‘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东。”“万里长城”因之得名。秦“万余里”约合今多少里呢? 古今度量相差迥异。林剑鸣《秦史稿》第三百七十六页:秦度制进位一尺台今二十三点一厘米。则知秦时一米合今六十九点三厘米,一  相似文献   

10.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中世纪欧洲分为许多小的封建城邦,中国则很早就统一,而且越来越走向大一统、大融合的趋势。自周代的诸侯千百,变为战国七雄,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国统一时间之长久,在世界各国无与伦比。秦并六国,行中央集权制,置三十六郡,后又发展为四十郡,在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时候,在我国领域内,与秦并存的还有东北部地区的东胡、北部地区的匈奴、西北部地区的乌孙和西域诸城国,西部地区的氐羌,西南氐羌汉藏语系与南亚语系的众部落。汉朝在秦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统一。北战匈奴,南…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统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出现了新局面.当时所采取的措施与其实际效果,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以往,学术界对秦代的政治、经济论述较多,但对文化教育方面则未给予充分的评价.本文拟就有关秦代教育的若干问题,作概括的论述,以期引起适当的注意.一、焚书、坑儒的问题讲到秦代教育,自然首先要谈到焚书、坑儒.因为这是有关学术政策和教育政策上的大事件.对于这两桩历史上的大事,两千年来学者们的评论很多;对于焚书与坑儒的真相,已逐渐清楚.在这里作者拟作进一步的辨析.先说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博士仆射周青臣对始皇歌功颂德,而博士淳于越却以“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的观点来对废除封国制提出非议.这场争论的结果是,丞相李斯提出焚书与禁私学,得到始皇批准实行.这是由政治制度问题引起思想问题的争论.更进一步引起统治者对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教育制度、教材教法)进行改革,采取严厉的措施.对于李斯所说的一番话,有细读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一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本图反映了秦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在一个政权之下的统一的形势。秦的统一,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秦的先世非子,因善于养马,周孝王使  相似文献   

13.
为方士的卢生 ,在神秘色彩下大搞反秦破坏活动。他编造“亡秦者胡也”的谎言 ,引发了一场大规模北击匈奴的战争 ;他愚弄秦始皇过隐居生活 ,干扰了秦国的正常朝政 ;他鼓惑六国士人抨击秦始皇及其集权政治 ,引起了震惊史坛的坑儒惨案 ;他攻击秦王朝广招士人参与政治和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 ,激化了秦与士人之间的矛盾。他所制造的政治事端 ,严重地影响了秦王朝的历史进程。因此 ,在秦史研究中不可轻视卢生其人  相似文献   

14.
一、把握框架中国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版)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清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刚柔并济的措施:①顺治帝正式赐予西藏佛教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索单元框架下,单课教学的思路和策略。首先,在跨单元的视域下,发掘《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四个单元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大概念——"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其次,从本单元系统内,发掘从"秦国"到"秦朝",在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地位与价值。在上述大格局和大尺度下,确定本课内容主旨的核心要义——大一统帝国和中央集权帝制,围绕这个主轴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环节的规划。在"解码长城"与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之间建立联系,并在春秋战国—秦亡汉兴之间架构其首尾相顾、逻辑自洽的单元样貌。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乃秦国自孝公以来兼并扩张的结果,前后历时一百四十余年,有着长顺充分的准备,因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如何巩固和建设这样一个领域广阔的封建统一国家?秦始皇缺乏思想和政策上的准备。他没有如同《吕氏春秋》那样对未来统一帝国的制度设施作出全盘的设想,加之秦始皇五十而逝,过早地剥夺了他总结统治经验的机会。这一切,不能不使秦始皇在秦王朝的巩固和建设上连连失误,酝成了二世而亡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汉武帝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现代中国辽阔的疆城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张骞对汉武帝完成这一大业是起了促进作用的。一,汉武帝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了充分谁备。汉武帝利用西汉王朝六、七十年恢复、发展起来的繁荣经济、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依靠武功,完成了秦未完成的统一大业。尽符秦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开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围家。但也只是统一了我国汉族为主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单元导读】隋唐时期,统治者革新政治,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活跃开放,盛况空前,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华文明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1.政治清明,制度革新(1)隋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相对安定,出现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巩固统治实行"焚书""坑儒"等专制政策,但这并没有断绝秦代儒学的发展。秦代儒学仍然对先秦儒家学说有着良好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这同样也为汉代儒学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很早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