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岳生活在极其黑暗恐怖的西晋时代,一生追逐功名,虽才名冠世却历经坎坷,下场悲惨。其作品主要有诗、赋、哀诔三大类,善于写哀是其作品的总特色。潘岳写哀不仅感情真挚,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内容,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往往婉转曲折,高妙绝伦。他的创作以情为宗,真挚深切,哀怨动人,反映了时代生活的风神。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用于哀悼和祭奠的文体主要有诛、哀、吊、祭四种,它们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下面就简要地谈谈这四种文体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诔。诔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悼词文体。《周礼》:“(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六日诔。”郑玄注日:“诔,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由此可见,在周代就有了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诔文的功能中述哀职能的加强与当时社会中普遍弥漫的忧伤的死亡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产生了两种社会心理:对死亡的极度迷茫与哀伤,对生命的放纵与狂欢.这两种心理的矛盾作用产生了魏晋以哀为美的审美气质.本文旨在探讨这种死亡情绪在诔文中的表现及寻找死亡情绪的根源和其在社会风气中的扩展.  相似文献   

4.
论庾信和他的诗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一诗中有这样两句:“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这是对庾信后半生的政治遭遇和诗赋所作的概括而又正确的评价。我们知道:庾信一生分为两个时期:四十二岁以前,他是梁朝的“文学侍从之臣”,政治上是顺利的,诗赋是内容空虚形式绮艳之作。四十二岁以后,出使西魏,因梁亡被强留在长安达二十八年之久,直到病死。这一段时间对庾信来说,是重大的转折时期。由于生活、环境的剧  相似文献   

5.
王粲诗赋以刚柔立体,自成特色。其怨离之作委心逐辞,发之于嗟生、人伦、自然的主题,涵盖时代,隐括真情,独具悲情之美。  相似文献   

6.
诚信先生诔     
诚信先生:读完寓言,晚辈窃为您的命运叹惋,晚辈乃区区一学子,不敢效曹雪芹借怡红公子为晴雯作《芙蓉女儿诔》的笔法,为您作此悼文只是借机一吐心言,兼挽先生千古。诚信先生,您经历过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7.
诔文是在古代诔辞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文体。东汉诔文在体制模式上已稳定了述德和写哀两方面的内容和先述德后写哀的内部结构,并且确立了四言句式,使诔文体式得以定型。曹植在继承东汉诔文的同时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叙事因素的介入,扩大了诔主的范围:首次为婴儿作诔,个体情感的加强。  相似文献   

8.
孔德明  钟军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6):35-37,44
文学像一棵大树,“本同而末异。”文学为“本”,文体为“末”,文体之“末”亦非一成不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诔作为一种文体,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变化着。由“生于《礼》”、尚礼,到“辞哀而韵长”,再到“缠绵而悽怆”,作诔者的情感亦由虚伪的、模式化的情感而向真实的、个性化的情感流变.内容和体式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诔的体式亦随着其情感流变而由源起、渐变、鼎盛而最终蜕变为“诔之流”——哀辞。  相似文献   

9.
萧统《文选》对诔文的编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诔文文体观。在其文学进化观念的指导下,他所选八篇诔文皆为魏晋以降之作,且多是为亲朋好友而作的私诔,体现了其对魏晋时文时风的推崇。诔文内容以述德和表哀为主,萧统更注重个体哀情的抒发;在艺术上,受当时追新逐丽文学观念的影响,偏好于驰骋文采之作;在诔文体制方面有比较灵活的认识。此外,对楚辞体诔文的选取,反映了萧统对诔文发展演变轨迹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歌史 ,经历了两千多年 ,各个时期各有自己的表现形式 ,高峰迭起 ,各领风骚 ,但都离不开音韵 ,有了音韵 ,才音调铿锵 ,琅琅上口。到了唐代 ,律诗成熟 ,音韵再加平仄对仗成了格律诗 ,几乎成为我国诗的民族形式 ,经久不衰 ,一直流传到近代。现代律诗式微了 ,能者不啻凤毛麟角 ,胡云辉同志的《哀牢吟草》是律诗的习作 ,虽格调韵律平仄对仗诸方面都不那么纯熟 ,但他“熟读唐诗三百首” ,有一定的旧诗底蕴 ,加上他的灵性 ,粗具律诗规范。我们作些介绍 ,以资鼓励 !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歌史 ,经历了两千多年 ,各个时期各有自己的表现形式 ,高峰迭起 ,各领风骚 ,但都离不开音韵 ,有了音韵 ,才音调铿锵 ,琅琅上口。到了唐代 ,律诗成熟 ,音韵再加平仄对仗成了格律诗 ,几乎成为我国诗的民族形式 ,经久不衰 ,一直流传到近代。现代律诗式微了 ,能者不啻凤毛麟角 ,胡云辉同志的《哀牢吟草》是律诗的习作 ,虽格调韵律平仄对仗诸方面都不那么纯熟 ,但他“熟读唐诗三百首” ,有一定的旧诗底蕴 ,加上他的灵性 ,粗具律诗规范。我们作些介绍 ,以资鼓励 !  相似文献   

12.
哀祭文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枝繁叶茂的支流,从内容上讲,是人们宣泻悲情的突破口之一。但各哀祭文体模式多样,要求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哀辞和诔文是先唐哀祭文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文体表现方面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不秒体现在二者的文字内涵、内容对象、体制、形式,更体现在内部特征及其创作的标准范式上。  相似文献   

13.
中古诗人郭璞在诗歌辞赋、神话搜集整理、语言学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历代的文学批评家对于郭璞的成绩,也从不同的层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郭璞研究更是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阶段,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文拟就郭璞研究的几个重点,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以期对将历代与当前的郭璞研究,作一轮廓性的论述,并希望有助于今后对郭璞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韩斯卡夫人在谈起巴尔扎克时曾谈到,从来没有一个小说家能够这样深刻地看透女人的心,并对冷冷清清的女性显露出如此深切的同情.纵观巴尔扎克笔下的女性,不少形象都能为此作生动的注脚,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为她们弹奏出了充满着深深的同情与理解的或颂、或悲、或哀、或讽多重奏鸣曲.  相似文献   

15.
张衡“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瑰辞丽说,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与神合契”(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不论是在科学史上还是在文学史上,都堪称一代伟人。在文学方面,他著有诗、赋、铭、诰,诔、赞、书、疏等凡三十余篇,是汉代现存作品最多的作者之一.本文仅对其诗赋名篇略作评述,以见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历代各个不同时期论书诗存在的客观事实出发,论述了它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成熟发展为一种有特殊形式内含的诗歌体制的概况及其对书学事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文章分三部分:一,汉魏六朝及初唐时期的书体论赞和论书赋;二,唐宋时期论书诗蓬勃发展的概况;三,元、明、清(以清代为主)论书诗发展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7.
江淹诗赋的审美感受方式,除了心物同其忧乐和怨愤外,以乐景写忧是其诗赋更为感荡人心的奥妙所在。江淹诗赋审美情感的抒发朗畅缠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其艺术力量,但其成功的作品却都是形式情感成功征服了内容情感的。与江淹的艺术渊源相联系,其诗赋的审美想象沉迷于神仙隐遁之境。  相似文献   

18.
哀的幸福     
无责任众言堂是无责任的园地,无论你对任何漫画有任何见解,都可以放心大胆地扔到这里.本编辑部负责将其示之于众.当然.本栏目仅仅是为大家提供可以畅所欲言的场所.假如在此发现任何过激言论.请与作者私下解决。  相似文献   

19.
敦煌诗歌和俗赋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也不少。但由于材料公布时间、敦煌文献多残片及研究者主观原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相关的研究论著在各自所涉及的作品写卷汇集上很难做到尽敦煌文献之所有。本文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认定了《秦妇吟》残片2片、《晏子赋》残片4片和《秦将赋》残片1片,并就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哀溺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也游不远。他的同伴说:“你平时游泳游得最快,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了?”他回答说:“我腰上缠着数千钱,太重了.因此落后。”同伴又说:“为什么不丢掉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已经游到岸上的同伴大声地向他喊叫道:“你太愚蠢了!太蒙昧了!性命都保不住了,还要钱干什么呢?”这个人又摇了摇头,结果淹死了。【适用话题】金钱、生命、权衡利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