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哲民 《现代教学》2010,(11):30-30
教师中那些德行上乘,智能足备,用自己非凡的能力和技艺启迪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发展的人,是教师中的良师。这样的良师,也就是智慧的教师。智慧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是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学养、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
经典文章和寓言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远胜过一般人苦口婆心的说教。本文将经典文章创新性的用于小学生的教育之中,不仅使学生理解和领悟了经典文章的内容,而且使学生对经典文章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何谓智慧教育?至今大概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我想,说到底它与所有的教育理念都有一脉相承之功效,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聪颖的、智慧的、灵动的。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 在于我们的课堂。智慧型的教师,他的课堂必然是民主的、和谐的、有趣的、富有诗意、富于启发的,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智慧的,这样的教师必然是幸福的、快乐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不爱读书,说是一拿起书就头痛,一看到书就昏昏欲睡。原因何在?在我看来,根子还是在咱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当前,绝大多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都不遗余力。在“文化热”的大潮流下,不少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泛”、“乱”等现象。校园文化不是随意可以“创造”出来的,它需要“孕育”。我校通过国学经典来孕育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等待的智慧     
一位韩国心理医生提出了“慢速培养”孩子的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能操之过急,要有等待的智慧。每个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每粒种子的特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花期”也可能相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付出深厚而睿智的爱,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教育理念。教育应是最具人文关怀的精神活动,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教育应当留给孩子,尤其是“后进生”,一方晴空、一片希望。在“下一个路口”,人们或许会看到令人激动的场景:你所…  相似文献   

7.
金章区培智学校自成立以来,在短短的十五年中,三迁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普通学校发展成为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靠的是党校坚守“教育向前发展,科研先行一步”的意识,靠的是始终坚持走“教科兴校”之路。教育科研使学校办学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小学教育中,很少使用“ pupil” (小学生 )这个词,而频繁使用“ children” (儿童 )这个词,这不是一个词语使用习惯的问题,而是贯注了一种教育理念。   儿童,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是生命过程中一个自然的阶段,人生的“儿童”定位是自然的定位,是人本的定位;学生则是一个社会角色的定位,带有某种强制性的社会功能性定位。教育之于“学生”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在将来发挥社会功能;而教育之于“儿童”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幸福、愉快地度过人生的初始阶段,教育的人本意义就在于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过去我们的一些做法过分…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的误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念中,儿童只是法律保护的客体,是成人社会既定目标的“加工”对象。然而,在民主、法制的新世纪,儿童首先是权利的主体,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必须基于对其权利的尊重和张扬;儿童教育必须是一种权利教育。  相似文献   

11.
夸美纽斯等人的园丁说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古代,王阳明、曾国藩、龚自珍等人也提出过类似于西方园丁说的观点。中国的园丁说并未一脉相承地产生出近现代儿童教育理论,然而,重视审视中国的园丁说对于建构有中国文化 特色的现代化儿童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融合式课程是我们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主持的实验研究课题——生态式教育研究的成果。我们在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哲学、文化学、美学、生态学等理论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模仿自然的生态系统,将原有的单科教学重新组合,使之建立一种互生、互补、交叉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并以审美教育为突破口,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儿童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生态式教育。这是对传统封闭式、分科式教育的挑战。它对当前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进行幼儿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在这一时代,早期儿童教育必然会面临科学技术发展、社会关系变化、人口流动等方面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进行新的思考和新的定位。作者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有关观点,对当代学前教育的“知识观”“儿童观”“教育观”作了一些新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前瞻性。文章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早期儿童教育的发展方向,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郑震 《考试周刊》2011,(90):33-34
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文化积淀和思想内涵,同时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本文阐述了经典美文的潜在魅力和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潜在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关怀的基础教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基础教育人关怀符合基础教育的本性。基础教育走向人关怀表现为教育方式从灌输转变为对话,从限制的教育转变为解放性的教育。传统教育在把人作为工具对待的同时,教育自身也沦为工具。从限制性教育走向解放的教育,包含人的解放和教育自身的解放。基础教育为培养完整的人格服务,就要从孤立的、片面的强调知识、情感、行为的基础教育,转向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应当从分离走向融合,即与人的生命整体融合、与教育整体融合、与人的生活融合。  相似文献   

16.
17.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引导学生在认识、发现、创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指明思考问题的角度,掌握人文方法,重视挫折、失败与困惑等情感的积累,培养人文态度,开展专题研究,培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李振村 《中学教育》2005,(10):19-22
当中国已经大踏步进入信息时代.孩子们在网络上纵横驰骋的时候;当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孩子仍迫切需要学习外语的时候,他们是否还需要诵读经典? 当孩子们的作业越来越多。甚至不堪重负的时候;当应试的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为升学而备受煎熬的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够诵读经典?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儿童能够自由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能够体现自已独立性的机会越来越少,我们的幼儿已经从丰富的大自然中被挤出来,被禁锢在只有人造的物质产品的家庭中,他们没有完全舒展自己心灵的空间,同时他们自己也无法具体地展开这个空间,但是在纯真的年龄阶段所形成的孩子的纯真,对成年人的影响将永远是善的,美的,真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引导学生在认识、发现、创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指明思考问题的角度,掌握人文方法,重视挫折、失败与困惑等情感的积累,培养人文态度,开展专题研究,培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