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魏太武帝与周武帝灭佛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灭佛的成因、经过及结果的比较研究,找出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为太武帝灭佛的主观动因主要是以强制手段改变太子的信仰,以利于北魏统治,但败告终,而周武帝灭佛则 经过精心策划,收效显。  相似文献   

2.
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二世纪末起,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历时数百年的统一封建王朝,第一次经历了分裂、割据与纷争的社会大动乱。这一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社会痛苦、政治混乱的悲剧时代。然而,它又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精的一个时代。佛教作为一株源自于异域的意识形态之花,这一时期在中华大地寻找到赖以滋生的土壤,得以生根、发芽。但是,在公元五世纪中叶,中原的佛教徒们经历了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法难”—一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北魏,建国于三八六年,积极致力于征服中原,至太武帝拓跋素即位,于四五九…  相似文献   

3.
武宗灭佛是唐朝历史上一次比较重要的事件,对于灭佛的原因众说纷纭,以往的分析过分地强调经济原因而忽视了道教的原因.实际上通过对唐朝一些反佛者的言论的分析,可以看出佛教与道教以及佛教与儒教的冲突才是武宗灭佛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朗迭玛灭佛运动对佛教在吐蕃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朗达玛灭佛是出于统治、维护王权的需要,作为赞普他必须要保证“权力制衡”.朗迭玛是统治者而非信徒,因此应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来看朗达玛灭佛运动.灭佛运动固然产生了很多弊病但却成功的促进了佛教与苯教的融合,为日后藏传佛教的形成发展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5.
论北魏灭佛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反佛的第一次,较之以后的三次反佛,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一日最为严厉残酷,长安地区的各寺僧侣大部被杀;二乃起因最独特,主要是政治原因,包括少数寺院僧侣可能图谋造反;三为当时朝廷与佛门间的经济矛盾最小,全境的僧尼敷只占北魏全国人口约1/400;四即灭佛持续最久,长达十四五年;五为结束得最突然意外,灭佛决策者太武帝竟遭太监宗爱谋杀,灭佛也就人亡政息了.研究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北魏灭佛及后三次"法难"事件的整体把握与诠释.  相似文献   

6.
佛教在吐蕃二百多年的发展中,发生过两次灭佛事件,其中后一次朗达玛灭佛,导致吐蕃境域"无佛"现象长达近一个世纪,给藏传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最为深远的社会历史影响。本文认为,朗达玛时期之所以发生灭佛事件:佛教的过度发展是根本原因,经济问题是重要原因,政治问题是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继承道武、明元两朝传统,基于北魏的文化国情,汲取汉民族的统治经验,为进一步推动北魏政权的汉化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如正定文字、发展官学教育、尊崇孔子、诛杀史官、毁灭佛教等。这些政策或宽明或严酷,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特征,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主客观因素所致,对北魏社会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三武灭佛”看道教排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上,佛、道两教长期争斗。道教排斥佛教,一般从纲常伦理、夷夏之辨、王道政治三方面发难,并企图借帝王之手打压佛教。道教排佛是"三武灭佛"的诱因,而非根本原因。"三武灭佛"并不是宗教信仰纷争的结果,主要是佛教势力与专制皇权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势力强大的佛教与封建国家争夺土地、财富、人口等宝贵社会资源,危及到了封建统治。佛、道最终走向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安徽池州旅游景点的导游词里,笔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845年(唐武宗年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循着这条线索,笔者找了  相似文献   

10.
从《大藏经》有关史料审视唐武宗的灭佛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藏经》辑录的有关唐武宗灭佛史料的辨析,认为唐武宗面对当时日益高涨的佛道矛盾,不能正确视之;在处理佛道矛盾的问题上,又采取了崇道毁佛的极端手段,这是灭佛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且认为正是有了像唐武宗灭佛这样的洗礼,才使佛教逐渐在中国走向本土化的归程。  相似文献   

11.
光绪帝死因问题是学界百年公案,2008年科技检测证明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科技手段的介入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步,并得到广泛认同。随着学界认识的趋同,其研究重点迅速由"是否被害"转而为"凶手是谁"。而数十年来借助文献档案研究的主流观点是光绪帝死于疾病,这与科技检测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立。尽管学界也有文章利用文献档案等历史文字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光绪死于谋杀的结论,只是这一结论未能占据主流,难以被广泛认同。文献档案资料的最大不足在于内涵的多歧性,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去伪存真。文献档案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昭示着史学的光明未来,史学研究方法多样化是未来史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楚歌作为汉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贯穿汉代始终并在汉武帝时期攀升至顶峰。汉武帝时期的楚歌创作不仅丰富了楚歌的题材和主题,并加深了楚歌的表现力和文学性。文章在整体把握楚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汉武帝时期的楚歌创作和兴盛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炎帝是起源于宝鸡一带的姜姓部落首领;黄帝是从北方迁到河南新郑一带的姬姓部落首领。二者异地、异姓、异德,绝非胞族弟兄。为了争夺适于原始农耕和定居生活的晋南三角地带,炎、黄、蚩尤先后在盐池附近爆发了阪泉、浊鹿之战。战后建立了以炎、黄部落为主体的部落联盟,号称华夏。它善于融合来自周边的各种先进文化成果,从陶寺文化遗址看,到尧舜时,华夏文明已孕育形成。炎、黄是中华民族的共祖,这是历史形成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炎黄大战是以黄帝为代表的五帝时期一场大范围的部落之间比较持久而频繁的战争。炎黄大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发生的战争的总称,或者是这一历史时期内最为显著的特征。文献记载和神话传说所涉及到的地方都有可能是炎黄战争的重要战场。《史记·五帝本纪》是研究炎黄大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皇帝这一称号是赢政的创造,它的产生是中国历史由分裂到大一统的标志,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需要。皇帝借神和上帝的称号成为神权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产物,不仅与古代西方神化自己的君主不同,亦与仿自中国的日本天皇称号也不同,因为二者的环境和观念完全不同。赢政自称皇帝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五德终始论,而这一理论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说明秦取代周是天意,却也可以使其他有意角逐皇帝者藉此论证其取代秦亦是天意。  相似文献   

16.
雍正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帝居康熙与乾隆之间,在位时间虽不长,其统治时期却是清代康熙,乾隆两代盛世的重要过渡阶段。针对康熙晚年吏治松弛,国家渐呈颓势的现状,雍正从整吏治入手,主张宽严相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主张平等对待和谐共处。雍正统治时期为乾隆期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清初由于连年战争,各地防灾抗灾的能力明显减弱。康熙帝作为我国古代较有作为的君王之一,轸念民艰,体恤民生,采用了“积谷备荒、藏富于民”的积极防灾理念,并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透视康熙帝的防灾思想,以史为鉴,对当今我国的防灾救灾活动或可成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蚩尤和炎帝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后裔或臣属的关系。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是不同的两次战争,而且后一次的战争是黄炎联合战败的蚩尤。炎帝和神农并非一个人,古人之所以将其合并为一是因为神农氏是农业时代的部族,而炎帝正是后来农业部族的首领。  相似文献   

19.
秦汉编户民直隶国家,其土地、官爵、财产均来自皇权,这是他们皇权崇拜的基础。皇帝、朝廷、官府,具有超阶级性,其对贵族、官僚、豪强的抑制、打击是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编户民对皇权的崇拜和依附,与统治者一统化思想控制有关。统治者神化皇权,搞天人感应,是由于民间本身就有神鬼观念和深厚的敬天祀鬼传统,这是统治者天命、符瑞、谶纬、五德转换、皇权神授等等宣传有效的基础。皇权既神授又可及,这与家国同构、君父相连、忠孝一体的文化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