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最近听了很多课,坐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有的课听完后印象不深,甚至留下一堆的遗憾,而有的课听完后会让人赞叹不已、回味无穷。前几天有幸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11节课,感触很深,其中《借生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级《借生日》(人教版)师:你们向别人借过东西吗?生1:我向同学借过小刀。生2:我向同学借过橡皮。……师:那你们向别人借过生日吗?生:没有。生日怎么可以借?师:是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自由读课文,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的。(学生自由读课文)师:通过读书,…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交流口语交际知识师:(在师生交流如何向别人借东西的知识后)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向别人借东西了。那么,我们平常到商店买东西时,又该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基础训练7”口语交际课《买学习用具》。(板书课题)谁愿意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买学习用具的?  相似文献   

3.
有幸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 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11节课,感触很深,其中《借生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级《借生日》(人教版) 师:你们向别人借过东西吗? 生:我向同学借过小刀。 生:我向同学借过橡皮。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交流中感受赞美的快乐师:初次见面,谁愿意向老师介绍一下自己?(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恰当地给予赞美,如:你的名字很有诗意,你的声音真好听……)师:听到老师的赞美,你心里什么感觉?师:被赞美的感觉真好,你们是不是也该向我表示表示?师:短暂的交流让我们拉近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1.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你们是几班的学生呀?生:五(1)班。师:知道今天是谁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吗?生:王老师。师:咱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屏幕上看到的(边说边指着屏幕)。师:通过交流,我发现五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断】教学"两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出示了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进行了如下教学。师:求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多少本图书,你会列算式吗?生:85+143。师:你会用竖式算出85+143的和吗?大家动手试一试。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我是先从个位加起,5加3得8,个位上写8;4加8得12,向百位进1,十位写2;百位上1加1得2。所以得数是228。师:说得真完整。谁还想说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听了三节相同课题的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位教师出示课题的方法却引起我深深的思考。第一位谈话式引出课题师:同学们,当你完成了一件自己很满意的手工艺品时,你希望得到别人怎样的评价?生:我希望别人评价这个手工艺品制作得真不错。生:我希望别人说,这是哪个聪明的同学制作的,真好看啊!生:我希望别人说,能制作出这么漂亮的东西的同学,一定是个好学生。第二位观赏实物揭示课题师:(出示两幅内容相同的画,一幅很精彩,一幅很糟糕)请同学们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评价?生:虽然两幅的内容相同,…  相似文献   

8.
借书     
没有借什么东西比向别人借一本书更容易的了。一个人的书不用多,只要有十本,大抵都逃不过被人借过。然而也没有比借给别人书更叫人为难的了,尤其是那些有很多书并且为此自鸣得意的人,总担心书还回来时面目全  相似文献   

9.
案例 :《观察蔬菜、水果 ,招待客人》(授课对象 :一年级)(摘自《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第276~279页)(上课铃响 ,于老师挎着一只盛着蔬菜和水果的篮子走进教室。)班主任 :于老师 ,你怎么挎着篮子来上课?师 :我家来了一位客人 ,买点东西准备中午回去招待一下。刚走到学校 ,上课铃响了 ,没来得及送到办公室。生 :于老师 ,我替你送到办公室去吧!师 :别 ,我正好用它来上说话课。(此时 ,学生睁大了眼睛 ,目光里满是新鲜、好奇和怀疑。)师 :小朋友 ,我家来了位客人 ,他是医生。我买了些什么东西招待他呢?小朋友们注意看 ,看看谁能说一说。(于老师…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我听了三节相同课题的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引起我深思的是三位教师出示课题的不同方法。第一位教师是谈话引出课题。师:同学们,当你完成了一件自己很满意的手工艺品时,你希望得到别人怎样的评价?生:我希望别人评价这个手工艺品制作得真不错。生:我希望别人说,这是哪个聪明的同学制作的,真好看啊!生:我希望别人说,能制作出这么漂亮的东西的同学一定是个好学生。生:我希望别人说,制作这种手工艺品的同学一定心灵手巧。第二位教师是观赏实物揭示课题。师(:出示两幅内容相同的画,一幅很精彩,一…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创设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2.让学生依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应对能力。3.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幸运五十二》这个节目吗?生:看过。师:今天我们就来玩其中的一个游戏——“一个比划一个猜”,请每个小组选派两位代表参加。(屏幕出示下列词语:矛盾借同学学习团结橡皮玩)(两位同学面对面站好)生1:这个词语有两个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边比划边说)生2:老师经常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狼和小羊对话的教学挂图 ,问学生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 ?觉得狼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狼 ) ,问学生听过有关小羊的故事吗 ?小羊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小羊 )然后板书“和”字 ,把课题连起来。2 .让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提出学习要求 :1.让学生看着拼音 ,读准字音 ,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 .要求学生通读句子 ,读通课文。三、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始认读 ,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其他学生思考 :课文里狼想干什么 ?(生答后 ,师板书 …  相似文献   

13.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最佳方案;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和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师:大家都打过电话吧?会打吗?在"打电话"中隐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课堂。(板书课题:"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2.提出问题。师:在"打电话"中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预设一:如学生提不到点子上,师:老师想到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有没有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轻松一刻     
巧合语法课上,约翰思想开了小差,突然老师问道:“约翰,你能说出两个代词吗?”约翰站起来,摇摇头说:“谁?我?”借书海马先生到他朋友家里,想借本书。“很遗憾,”那位朋友说,“我从不借书给别人。”“为什么?”“因为借书的人从来不还书。”“您很肯定吗?”“当然,这是经验之谈,我的全部藏书都是这么弄来的。”还有一个洞在布置学生做习题时,女教师问一个学生:“孩子,你会做减法了,是吗?来,我们一起算算看,2减去1等于几?“等于1,老师。”“好极了!那么10减去10呢?”“我不知道!”“孩子,别急,打个比方,在你的口袋里如果有10块糖,但它们一下都…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变“单一交际”为“网状交际”,要围绕话题精心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让生与生、师与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网状的口语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动的交际的过程。1.双向互动性显性的话题。如教材里“小猴借铅笔”这个话题,有这样的文字提示: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是怎么做的?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弄清这个提示要求,分别让学生扮演小猴和熊猫,按照提示问题的顺序,连…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谈话导入)师:谁听见了刚才报幕的老师说我姓什么?生1:你姓齐。生2:你姓于,叫于老师。师(板书):于永正。师:你们能不能笑眯眯地称呼我?生1~5(笑眯眯地):于老师。师:你们还可以叫我什么?生1~10:于老师、于永正老师于爷爷……于伯伯于永正先生(shēng)师:是啊,我比你大,我是先生(shēng),你是后生(shēng)。(学生被逗乐了)我是老师,应该叫我先生,应读轻声先生(sheng)。师: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生沉默了片刻)生1:于永正。师(拉着这名学生的手):到!终于有勇敢的站出来了。(生1激动得满脸通红,乐得合不拢嘴)师:叫我于老师、于永正老师…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活动(学生跟老师做大脑体操)大家快快坐坐好,来给大脑做体操,跟我念念好不好?(生:好)先想后说有条理,吐字清晰声音亮,礼貌大方人人夸。(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阿姨敲门,问老师:请问校长室怎么走?教者答:一直往西走,那边有一幢小楼,校长室就在二楼。阿姨:谢谢。教者答:不用谢。2.导入课题。(1)小朋友,刚才那位阿姨找崔老师干什么呢?(问路,问校长室在什么地方。)(2)在现实生活中,问路是经常发生的。你有没有问过路?别人有没有向你来问过路呢?(学生交流)(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问路。(出示课题)3.在这堂课上,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秦玲 《科学课》2008,(6):40-41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生:手电筒。师:现在我把开关往上一推,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小电珠亮了。师:关于手电筒,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小电珠是怎样亮起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概括课文大意。2.理解课文大意,指导有感情朗读文本人物对话,感受童话之美。3.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生活经验,体会人与人、动物与动物间的真情,训练孩子们的想象能力。4.反复指导对话朗读,感受文本"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感受文本"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情感体验。教学准备:幻灯片、轻音乐。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话故事?生答后出示童话概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通过分步骤片段作文训练,教会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描绘出家乡杨树的迷人景色,展示出杨树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2.训练学生修改、鉴赏习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文题1.老师提问,引出杨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家乡泗阳,哪一种东西最出名吗?2.学生回答,板书"杨树"。师:大家真不愧是"泗阳通"。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