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包含着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种对话关系,本文拟就后三种对话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矛盾”对话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活动实际上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至少包括:(1)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2)受到情感熏陶;(3)获得思想启迪;(4)享受审美情趣。但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意义的获得(即读懂了什么),使得对话仅在认知层面上进行,难免会变得枯燥与…  相似文献   

2.
1.语文教学要把“文本的课堂”转变为“体验的课堂”,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在感受人物情感的同时,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2.阅读是一种感悟,要通过品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悟出隐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3.阅读是一种对话,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要既尊重文本,又超越文本,在对话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文本意义。4.阅读是一种理解,要通过阅读理解他人,理解自己。在体验他人生命活动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悟,丰富作者的创作原意。5.阅读是一种发现,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深层体验与思考的习惯,透过文本中的文化意…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上,究竟该以怎样的视角审视文本,组织师生阅读活动,形成深入持久的阅读对话和课堂对话,最终理解文本、读懂作者内心呢?我在《夹竹桃》一课的教学中经历了真实的困惑、思考和挣扎。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根本。所以,课堂应该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根本。所以,课堂应该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呢...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基于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的多边活动既是师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努力寻找对话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使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一、文本:阅读的特殊对话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阅读时要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文本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黄厚江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三"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素养。基于文本的阅读,应该包含两层意义上的对话:一是学生和文本主体间进行教学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显然,学生是阅读的直接执行者,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主要通过课堂对话来促进学生和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语文的课堂营造的是一个共享、共融、共进的氛围。而良好氛围的营造最重要的前提是课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这一定义是阅读行为本质的体现和表达。阅读行为作为个体的一种理解活动,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阅读背景、经验、学识基础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程的理念精神出发,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创设各种阅读活动情境,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使整个阅读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批注式阅读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阅读模式,在课前,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形成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在备课中进行批注,形成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课后反思阶段则是学生对自我阅读过程的一个反思,形成的是自我对话。正是在这个对话中,学生从拿到文本到初步感受文本,再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最终生发出自我的感悟。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彭英 《云南教育》2004,(16):17-19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它对于学生情趣的陶冶、个性的发展、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将这一理念熔炉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往,从而产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课堂充满生命力。让我们亲临课堂,分享个性化阅读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活动实际上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但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意味着学生主体的回归。对话从形式上来看,即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在这些多重对话中,学生和文本这一特殊的对话活动,无疑是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是一种开启智慧、沟通心灵、闪动灵性、实现成长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那么教师该如何组织、促进学生的阅读?我认为关键在于着力创设对话情境,精心构建课堂对话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现文本的意义,感悟文本的情感,并在对话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阅读过程应该成为一种生命活动、学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其中课堂提问这个环节是不可缺少。课堂提问是一种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有效展开学生与文本的"矛盾"对话阅读活动实际上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的过程。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至少包括:①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②受到情感熏陶;③获得思想启迪;④享受审美情趣。但现实中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了意义的获得(即读懂了什么),使得对话仅  相似文献   

17.
严海滨 《考试周刊》2011,(75):63-63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的广泛实践,把阅读课堂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场",把阅读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师们的教学共识。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活动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潜心会文的心语交流,阅读者披文入境、入情,缘文释道、悟理,从而完成一次解读文本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话”成了教育教学中的热门话题,许多专家、学者撰文阐述,给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给阅读教学带来了生机。阅读教学实质是一种以选用的文本为中心话题,以人格的平等为前提,以心灵的交流为核心,以教师的机智为关键的一种课堂对话。简言之,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会以文本为中介跟作者展开对话的一种对话。一、选用的文本,阅读教学对话的话题1.文本,阅读的对象。文本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蕴涵着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值得师生反复品读玩味。其他读者的解读赏析文章只能是师生解读原作的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个性化行为强调了学生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对话体现了阅读的本质是主体与文本之间精神交流的一种心智活动。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把关注点从阅读客体(文章)向阅读主体(学生)转移,重视阅读主体的个性、价值观、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让他们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学习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读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开展中,语文老师通常采取分析式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的字、词、句。对于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储备有限的小学生来说,与文本对话和与作者对话是难以实现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阅读,建构起感性体验,在体验中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