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春鸿 《云南教育》2004,(28):33-34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2.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3.
4.
张荣 《甘肃教育》2014,(13):122-122
正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文章改编自庄子寓言《井底之蛙》,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材曾有选编,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中将原文中的龟化身为鸟,并以充满童趣的对话进行叙事,活化了文本,为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引导想象,感悟寓意增添了生趣。立足学情,教学的重点在识记、在理解、在朗读,要突出这一重点,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中得法,学中用法。换言之,教师引导如‘坐井’,学生得法知‘方圆’,但坐井知方圆并不是  相似文献   

5.
[案例] 师:请同学们自由结伴,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学生自由读对话) 师:读了对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 师:问得好。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启发学生想办法获得青蛙的  相似文献   

6.
7.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课《坐并观天》一文,是一则内容新颖、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井底的青蛙与井口小鸟的对话构成了这则寓言故事的主体。教学时,可抓住教材的特点,运用投影和富有感性的配乐朗诵,再辅以学生的实践表演,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正确领会寓言故事的真正含义。一、以幻灯片激发兴趣,导人寓言故事。上课伊始,在向学生介绍这种文章体裁后,接着打出一幅“水井”、“青蛙”图。提出问题:1.青蛙坐在哪里?2.坐在井底子什么?紧接着板书课题,解释题意。“观”是什么意思?“观天”怎…  相似文献   

8.
《坐井观天》一文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文章通过小鸟和青蛙对天空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面。文章褒扬小鸟、批评青蛙,但青蛙固步自封的思想,看问题的片面性的问题却没有解决。怎样解决呢?必须把“青蛙”带出“井底”来到外面,才能使它感受到自己看问题的片面性。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小鸟与青蛙》的游戏,用艺术表演的形式,拓展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课件,在课件中展示外面的世界,让“青蛙”真正领悟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 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2 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3 分角色朗读课文。4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5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教学重点 :1 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的意思。教具 :录音机、电脑、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过寓言故事吗?它是通过一个非常短小的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很深的道理。像《狐狸和乌鸦》、《伊索寓言》等都是寓言。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坐井观天》。(板…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两则寓言故事,大家喜欢吗?为什么?(不但有趣,而且学完以后还可以告诉我们深刻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这样的小故事(板书:12.坐井观天)读题质疑: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1.
郭蕾 《小学语文》2014,(3):47-49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2.能正确、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能仔细观察带多笔横画的汉字。3.能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理解“无……无……”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相邻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经验是在了解、体验自己的教育叙事,以及在教师群体中交流反思故事的过程中成长的。教育叙事是教师认识课堂教学的方式,也是教师叙述教学经验的途径。本文对三次教学《坐井观天》进行了教育叙事,阐述了小学语文教育叙事的体验性和启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元生 《青海教育》2002,(12):27-27
《鲸》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鲸的大小、属类、种类和生活习性;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和它的生活习性。教学步骤是:1.通读全文,感知整体。2.从全文入手。让学生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3.让学生有顺序地把有关描写“鲸”的主要词语(中心句)说出来。4.板书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默读课文。通过画、思、讲、读,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课后的思考题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抓住课后的思考题讨论分析,将全文从不同的三个问题划分成三段。第一段,写鲸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一、自由读 ,找出文中概括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学生在自读中找出了“忐忑不安”一词 ,并通过讨论弄懂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从概括入手展开训练〕二、仔细读 ,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桑娜的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 ,再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学生仔细阅读了课文 ,找出了“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他会说什么呢?……嗯 ,揍我一顿也好!”等句子 ,并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桑娜当时矛盾的内心和善良的本性。)〔体会课文的情感线索〕三、精读以上内容 ,想想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习"沿、际、信"等3个生字,并认识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话、无边无际"等新词的意思,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3.从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由社会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进行的反思研究。”“是通过对社会实践情境的研究去提高该情境中行动的质量。”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教师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将问题转化成研究主题,并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使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到“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的转变。本文是我们对《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进行行动研究的报告。本报告包括问题与设想、设计与实施、效果与讨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暑假期间 ,笔者参加了国家语委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全国“注·提”实验观摩研讨会 ,在会中有幸地听了湖北省选送的《坐井观天》一课 ,颇有感受。一、听一听——故事引入 激发兴趣片断一 :讲故事 ,板书课题。师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 (大声 ) :喜欢 !师 :老师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的题目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师 :从前 ,有一口古老的井 (屏幕上出现一口井 ) ,井里坐着一只青蛙 (屏幕上出现一只青蛙呱呱叫 )。一天 ,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 (屏幕上出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飞来落在井沿上 )。 (戛然而止 )生 (迫不及待地 ) :老师 ,…  相似文献   

19.
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鉴赏文章,学习阅读方法,品味重点语段,体味文章的意境美;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20.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有关啄木鸟的知识,感受到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阅读课文,认字14个,写字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