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经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古代专科目录中最完善的一种,《开元释教录》则代表了佛教文献学和佛经目录学的最高水平,本文就《开元释教录》所表现出的目录学意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佛学经录是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一种专科目录。它在收书范围、编辑体例、图籍分类、使用对象及撰写目的等方面都具有与普通图书目录不同的内容。自从释道安于东晋编撰了第一部佛学经录《综理众经目录》以来,历代德高名重的佛僧在传播佛教、宏扬佛学的活动中,为了保存和有效地查阅、使用佛经资料,编撰了少不著称于佛学界的经录。这些经录就是利用目录学方法编制的佛学专科目录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出三藏记集》、《开皇三宝录》(《历  相似文献   

3.
佛学经录在中国古代书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在书目发展过程中出现较早的一种专科目录。本文承《佛学经录的起源及其奠基之作——中国佛经目录学新探之一》(见《图书馆界》1985年第4期),对佛教经录的初步发展和现存最古的佛教经录《出三藏记集》作一探讨。一、佛学经录的初步发展产生佛学经录的社会原因,是人们对日渐增多的佛经典籍有了“纲纪群籍”的需要,而佛学经录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认为目录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唤起民众的社会作用,主张目录学为社会服务。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首创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分类法。他重视书目的阅读指导功用并把它上升到学者自立和国家自强的高度。他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一文,对研究佛经目录卓有成效。他对近代中国目录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带动了目录学研究,开一代研究之新风。  相似文献   

5.
面对历代备受尊崇却又束之高阁的佛教大藏经,明末高僧智旭潜心阅读二十余年,并在分类、编排、解题方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编成独具特色的解题目录《阅藏知津》,在佛教界和目录学界瀛得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开元盛世”,其经济、文化事业异常发达,社会的进步促进着图书事业的发展,也必然带来目录事业的繁荣。这一时期,不仅目录的数量、品种、类型繁多,且鸿篇巨制的目录著作不时产生,有影响的目录学家累有出现,目录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毋(?),便是“当时簿录学家一巨子”。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从事宫廷书目工作,曾加与卷帙浩大的《群书四部录》的编撰,又编撰了《古今书录》和《开元内外经录》,并在目录学理论和方法方面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古代目录学作出了不可忽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私撰目录在系统目录的建设上都卓有成效.官修目录以苟勗《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为代表,奠定了四分法目录的基础,私修目录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为代表,补充官修书目,其成就甚至压倒了官修书目.《七录》是魏晋南北朝书目成就的集大成,把系统目录建设推到了这  相似文献   

8.
佛经、道经目录是我国目录学史上最早产生并迅速发展、兴盛起来的专科目录,对目录学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和促进作用,有着重要地位.佛经目录创立于魏晋,南北朝得到大发展,至隋唐成熟,唐宋间达到了顶峰.其间,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佛经目录.道经目录出现的时间及发展脉络与佛经目录大体相仿,但兴盛程度、规模稍逊于佛经目录.  相似文献   

9.
<正>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私撰目录在系统目录的建设上都卓有成效。官修目录以苟勗《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为代表,奠定了四分法目录的基础,私修目录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为代表,补充官修书目,其成就甚至压倒了官修书目。《七录》是魏晋南北朝书目成就的集大成,把系统目录建设推到了这  相似文献   

10.
王林 《中国档案》2003,(10):48-49
笔者近日查阅资料,惊奇地发现早在唐朝敕编佛经典藏的时候,就出现了应用“架阁”及“千字文编次”对佛经典籍进行收藏的形式和方法,本文依据文献记载分述如下。唐高宗时道宣的《大唐内典录》卷第八题为《历代众经见入藏录第三》序文中记述了佛经典籍如何架阁庋藏及其上架形式:今则随乘大小,据译单重,经律论传,条然取别,犹一、架阁庋藏及其上架形式依旧例,未敢大分,用启未闻,知非故意,依别入藏,架阁相持,帙轴签片旁,标显名目,须便抽捡,绝于纷乱……依《大唐内典录》所述,佛经分类是以经典的思想内容为别,大、小乘为第一层标准,再依经、律、论…  相似文献   

11.
抗战中殉国的姚名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先生一生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目录学的研究,著述颇丰,计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等。姚名达的上述著作,对当时与后世的目录学有着重要影响。关于这一点,乔好勤同志曾指出,在同时代的同类著作中,“影响较大,成就卓著者当推姚名达《目录学》(1933)和《中国目录学史》(1936)等”姚名达于1928年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等研究目录学。他不但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目录学理论、中国目录学史和目录学史上杰出的目录学家及重要书目著作,而且十分注重现代目录学的研究。“他研究了分类法、编目法、标题法、检字法,倡导卡片目录的应用和标题目录的试验等等。对于西方目录学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佛经目录的目录学思想及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佛经目录发展的概述,阐述了佛经目录的目录学思想及其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成就,以求能与同行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以推动我国佛经目录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目录学的研究中,易混淆目录和目录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导致言目录学之作用,实际却充之以目录之功能。为了弄清目录和目录学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试作四点论述,请同行专家和师友们斧正。一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指篇名,即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指叙录,即书的内容,作者事迹,书的评价,校勘经过等之简要文字说明。目录一词,最早见于《七略》:“《尚书》有青丝编目录。”这里指《尚书》一书的目录而言;两汉刘向校书时的“条其篇目”、“录而奏之”  相似文献   

14.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的许多目录学著作,对于“目录”一词的解释,大体都认为:“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篇目和叙录合起来组成“目录”一词,如: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何谓目录?目指篇目.录而合篇目及叙言之也”(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王重民《普通目录学》:“目是篇目,指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是叙录,即书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16.
目录学是研究图书目录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讲:“目录之学,学中第一桩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必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中国目录学的起源很早,有人认为起源于《尚书》、《诗经》的序;有人认为最早的目录应是《易经·十翼》中的“叙卦法”;也有人认为《周官》的六典,孔子的六艺就是目录的萌芽,不过目录学成为一门学问,应为刘向、刘歆父子所创始,故我国古典目录学又有“向歆之学”之称。  相似文献   

17.
邓建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1-83
通过对正史艺文(经籍)志中的“目录之目录”——簿录篇和目录类进行考察,可以窥知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隋书·经籍志·簿录篇》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首例“目录之目录”,表明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从《旧唐书·经籍志·目录类》到《清史稿·艺文志·目录类》,“目录之目录”不断发展,渐次兴盛,展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逐渐走向鼎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介绍我国佛经的形成、发展,进而引发佛经目录学,并着重于论述魏晋到唐代的佛经目录状况,反映了我国古代目录学分支。  相似文献   

19.
道安编撰的《综理众经录》总集名目,标列译人,铨品新旧,开佛典目录学之先河,创后世佛典目录编制之典范,显我国目录学“辩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精髓。  相似文献   

20.
道安编撰的《综理众经录》总集名目,标列译人,铨品新旧,开佛典目录学之先河,创后世佛典目录编制之典范,显我国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