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芽     
我赞美新芽,那绿遍天涯的白卉之芽,那参天入云的古树之芽,那孕育着赏心悦目的奇葩之芽,那孕育着身负万钧的栋梁之芽……那宇宙中万能万物之芽!  相似文献   

2.
就像经济学家常为市场的那一只“无形的手”烦恼不已一样,人知识分子也常常不得不为人类智性自身的那一层“无知之幕”保持无可奈何的沉默。然而,这还不是人类思想困境的极端情形。更令人无奈与悲哀的是,当人类试图以那永远镶嵌着一层“无知之幕”之底色的智性去照临并穿透那永远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的市场与社会之云海的时候,其市场与社会秩序之混乱与人类智性之无能为力,就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足音     
我听见了一声炮响 ,漫天火光中  一个叫英格兰的强盗 ,一手拿着鸦片  一手挥着洋枪 ,恣意在中国大地上横行……我听见禁烟台那一片热烈的欢呼  一个叫林则徐的英雄  一手顶着资本主义的压力  一手擎着中国人民的怒火毅然决然地将最后一点鸦片销毁在虎门海滩上……我也听见了谈判台上那一阵阵的狂笑看到那狂笑背后的无休止的侵占和掠夺更听见了中国人那一声声充满无奈的叹息声  和那叹息背后的无休止的苦难与哀愁  我为之感叹  我为之期盼我听到甲午战争中日本的大炮敲开中国大门的轰鸣声  几分霸道  几分猖狂我听到致远…  相似文献   

4.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姿势.时刻敲打着我们的灵魂。持子之手,让爱的力量传递人间,让这爱的姿势岁月永恒。 时光飞逝,银河在您的头上,洒下了点点星光。那斑白的鬓角虽然预示着您年轻不再,而那坚定的目光却彰显着您的斗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生养自己的母亲之地,那是怎样的一片地域?别人或许不会关心,但只要我踏上了那一方土地,看见那母亲般熟悉的“面容”“身影”,我就会像离开母亲很久很久后,浪子又重回家中,重回她身边一样,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啊。那种安全感、归属感,那母子之情——历久弥新。这里就是我的生长之地,那一片巍峨辽阔的高原,庇护着她的儿女。高原母亲,是母亲中的异数,她孤高安宁,保留着其他母亲所没有的一种纯朴。古往今来,她除了在裙边为儿女辟出生长之地,她一切依然,她还是她,一点没变,保持着她的纯净和贞洁。在许多人眼中,高原母亲是一个顽固保守、…  相似文献   

6.
倚楼听风雨     
风雨又一次降落在大地上,又一次用生命洗去了尘世的铅华,它们用无语换来了世界的欢悦之声。风随着雨,来到了它们热爱的故土,风吹着,雨打着,窗前的柳枝不断地摇动着头,感慨着。雨,一滴一滴浸入那贫瘠之土。它用生命换来了春回大地,生机盎然。干涸的心因雨的慰藉而变得甘甜、滋润,因而它才用庞大的身躯托起了世间所有生命。倚着竹楼,听着窗外风雨搏击的声音,听着那一连串一连串的雨滴深深的坠落之音,我的心被震撼了,原来一切生命的继续,一切醉人的自然奇景,一切的时间轮回,都是雨的身躯孕育的,是雨用灵魂换回的生命重生,风声愈大,愈加悲壮。风…  相似文献   

7.
外婆是慈爱的象征。我的母亲这样说我的外婆:“那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据说当时我吃苹果还加糖;缸里养着鲫鱼,我指着哪一条,外婆就捞起来为我熬汤——不是她误会了孩童之心,而是她迷信,坚信那一条于我有益。近日受一位朋友之邀,吃了一桌风味菜肴。这位朋友与这酒楼之男女老板是两表兄一表妹。表兄们像足球健将,表妹像模特儿。他们那共同的外婆健在得很,住在这大楼之巅,从云端俯看孙子们动作。  相似文献   

8.
星河飘飘     
华灯初上,星儿结伴从遥远的天际来到这蔚蓝的星球。从晴朗的夜空中向人们展示迷人的笑脸,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席坐石凳的人们。渐渐地星星多了,汇集成了一条银色的天河。晚风徐徐,带着青草的淡香扑入你的鼻孔,让你沉醉在这星光下、这青草旁忘记回返。天穹之上的星星点缀着黑色的天幕,闪着银白的亮光。它们有的成规划排布,有的默默吐着心声,也有的大团云集在一起,构成了那浩翰的银河。星星随着波涛一起一伏。那七星之匙,那织女之梭,那牛郎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1 拿到第4期的《教师之友》,赫然入目的是那棕红底色的封面和那断弦的古琴。醒目的“思痛录”三个字,带给人的是一种窒息之感,好像那古琴撩拨着你的心弦,撩拨着哪根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10.
夜色款款而至,游荡在大陆荒原的边缘,那是如何一种感觉。沐浴着夜之神的圣光,天地间呈现出的是如何一幅画面。于是,来自欧洲的作家在美洲度过了一个难忘之夜。  相似文献   

11.
品读高三     
顾松 《学子》2009,(10):32-32
不妨去听听鸟之语,雀之灵。你我都跻身于城市那片高楼大厦之林,即使举目远眺,都望不穿。就像身立沙漠,一片片的黄沙充斥着你漆黑的双眸,无可置疑,那是带有壮阔与凄凉的美,然而却是单调的。城市中流动的就是时尚与单调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2.
萧红 《中文自修》2004,(2):37-37
黑龙江,一个关乎白山黑水的传说之地;一个飘着酒香、混着柔情、洋溢着彪悍的原始之地;一个孕育了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迟子建、阿城等无数作家的性灵之地,从古至今,它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氛围影响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在那一份北国风情中,完整我们的民族精神。——编者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14.
邂逅一首好诗,如在春之暮野; 邂逅一首好词,如沐山之清泉; 邂逅古典,情思蔓延,眼波流转,黯然心动…… 一树暖日,复苏了一池春水,照耀出文学的精彩; 一弯新月,爬上了寂寞枝头,等待着古典的绽放!江南如梦,南唐亦如梦。岁月的时光带不走那属于釜陵的忧伤,落叶的飘零吹不散那古典情思的芬芳。  相似文献   

15.
绿     
走进大自然,坐在草地上,闻着那悠悠的花香,听着鸟儿那欢快的"歌声",抬头望着那湛蓝湛蓝的天空,你的心情一定会变得很愉快吧!朋友,如果有空,请到大自然中做客吧!来吧,这里能让你感受自然之美,领略自然之情!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言情小说的迷乱之中,我读着沈从文的《边城》,品着汪曾祺的《受戒》,有一种久违的舒畅与莫名的感动拨动着早已麻木的心。文学造诣不深的我,完全被两篇小说那匠心独运的文笔、那如诗如画的意境、那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所吸引,我似乎闻到了湘西地区那被白日炙烤了一天的泥土散发出来的泥土气息,似乎尝到了小英子顺手抛给明子的那几颗莲子的香甜。我深深陶醉于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人性之美、人情之爱的氛围中。爱在美中产生翠翠的世界宁静而和谐。柔和的月光、平静的溪水、薄薄的白雾……心上的人在水一方放声高歌,遥表情意。翠翠这个“成…  相似文献   

17.
<正>《紫藤萝瀑布》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语言精美、富有哲理的散文。品读这篇文章时,我们仿佛在进行一次美的旅行。一路上我们陶醉于那如画的紫藤萝,欣赏着语言之美;一路上看着那流动的瀑布,欣赏着生命之美;一路上体会着作者情绪的变化,欣赏着结构之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联系生活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美,分析美,感受美。一、通过朗读,品析语言之美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构件,是散文美的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战线正在吹着一股春风,那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这股春风应当吹向何方呢?那就是新课程实施指南所指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用他那凝着血,滴着泪的生花妙笔写下的一曲旧中国现实主义的悲歌。那悠悠徐行的骆驼,那耿直诚朴,命运多蹇的祥子,都深深地嵌进读者的脑际,砰然地叩着人们的心扉。然而,书中做为配角出现的虎妞和小福子也同样感染着读者,使读者为之哭,为之笑,为之辗转反侧,为之幽叹悲怀。那黑塔似丑陋的虎妞与精灵般秀美的小福子,不仅有着外貌的悬殊之差,更有着各自内心、境遇的迥异。然而,就是这两个迥乎不同的人物,却都同样悲惨地走向了死神,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局——毁灭! 虎妞与小福子的悲剧,是老舍先生笔下的一幕血与泪的悲剧。然而,它更是旧中国黑暗的社会制度所导演的一幕社会悲剧,是对旧社会的一纸血淋淋、泪莹莹的诉状! 不同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芬芳的记忆     
打记事起,我就对我家满腹怨言。 臭。永远弥散着那挥之不去躲之不及的深入骨髓的牛粪的臭。因为臭,苍蝇也繁荣昌盛,终日不知疲倦地舞之蹈之。驱之不去,打之不绝。只因为家里养牛。我对爸爸说:“就不能把那臭烘烘的牛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