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画廊与画家》(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8元/本),序言里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这件事情,文化记者没做,美术评论家没做,而被钱晓征以杂志出版人兼画廊主人的身份完成了".我也曾问钱晓征:政府文化基金,就应该资助这样的项目吧?作者当然笑曰:想都没想过.  相似文献   

2.
"文化"一词,眼下在中国是个时髦的字眼儿。连宋丹丹演的小品人物"白云"在"黑土"不懂得"暗送秋波"的"秋波"是"秋天的菠菜"时,也责怪他说:"怎么那么没文化呢!"  相似文献   

3.
那些火柴盒一般大小的绘画有着鲜亮的色块,昂扬且鲜明,但它们都来自于文革期间的监狱。康万华在非常时期的囚禁中,坚持绘画,对他来说那似乎是一种拯救118幅绘画作品,略显拥挤地挂在博而励画廊靠里侧的三面墙上,其中最小的作品只有火柴盒般大小,最大的不超过32开的书页。画作下方没有标签,也没有任何作品阐述,低调得有些简陋。这批尺寸极小但色彩艳丽、笔触恣意的作品组成了这个名为"监狱制造:绘画1976-1978"的展览。1975年秋,这批画的作者康万华"稀里糊涂"地进了监狱,在位于天津的茶淀农场度过了三年半时间。这批现在悬挂于798艺术区画廊中的作品就是他尽力避开狱警,在劳动和思想学习之余偷偷画下的。身着七分旧的羽绒服,青布裤子,老式皮鞋,鼻梁上架一副与脸型有些不符的大框眼镜,康万华略显拘谨地在《中国新  相似文献   

4.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7):66-67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魂"和"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二是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多元投入的关系。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合理  相似文献   

5.
任欣欣 《档案时空》2012,(10):14-1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今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文化的重要母资源。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岳阳档案部门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展示档案文化的别样风采,做大做强档案为地方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服务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文化"着地"就是使图书馆文化与组织结构、战略、服务流程、服务制度等互相契合的过程,探讨图书馆文化"着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图书馆文化"着地"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文化"着地"三步走策略:"看得见"、"触得着"和"自己做".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新颖的视角和平实的文风,使新闻的面孔变得生动而亲切。这些报道多以通俗的群众语言"行文",抛开中规中矩的新闻腔,令读者感到可亲可近、可看可读。但是,作为具有大众传播功能和导引舆论走向责任的媒体,在追求亲切自然文风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把握尺度,越"亲近"应该越慎重:大众化不等于没文化,通俗化不等于流俗化,口语化更要说真话。大众化不等于没文化  相似文献   

8.
马瑞洁 《出版广角》2013,(21):27-29
强调网络服务者的间接侵权责任,但又为其提供避风港保护;强调非商业使用,但又主张从宽理解合理使用;强调著作权保护,但又不使其成为妨碍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桎梏——这是一种在权利与权利限制之间寻求平衡的思想。"有谁敢说,自己没下载过MP3?没买过盗版DVD?没在自己电脑里用过盗版的Office软件或者Photoshop工具?没做过这些事的同学,请举手。"——这段问话堂皇地出现在一本讨论数字时代著作权的图书腰封上,但这还不是全部,接下来还有——"没有举手的同学,别脸红。你肯定有理由,或者觉得,不需要理由。"  相似文献   

9.
"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新闻人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人。"谢长廷回福建祭祖,挥毫写下四个字"追远厚德"。结果如网友所言:"杯具了!"因为在场的个别新闻从业者愣是念成了"德厚远追"。像这样因没文化而闹出的笑话,在日常生活乃至新闻报道中还有很多。难怪谢长廷返台后意味深长地说:"大陆根本没什么中华文化",反而台湾保留得比较多。这  相似文献   

10.
出版业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我们要辩证地思考出版业如何扩大内需:既要做"精品",又不忽视"快餐文化";既做大众书,也做小众书;既建设"大书城",也铺设"小网点";既做好传统出版,也发展数字出版。这样才能真正做强做大出版业。  相似文献   

11.
"两会"十多天时间,开得很成功。梳理一下"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关于文化和新闻出版问题的诸多议论,发现从大的方面看,仍然不外乎两个维度:一是产业的维度;二是精神的维度。从产业的维度看,代表、委员们就文化如何再发力、总体上跻身"支柱产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与建议。比如有委员提出: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一是要盘活存量,迈出股份制改革的步  相似文献   

12.
李兴仁 《新闻知识》2007,(10):74-75
长期以来,舆论界和学术界对电视这一客观的文化存在及其文化身份给予了种种感性或理性的界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电视文化是消遣文化"、"电视文化是娱乐文化"云云。但是,任何一种单一的说法都不足以定义电视文化。同时,对于  相似文献   

13.
朱伟峰 《传媒》2007,(11):6-6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就我国的文化建设做了重要的论述.他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13,(7):4-5
编者按: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做自然环境的守望者、做环保文化的传播者。近年来,报道环境信息,传递环保动态,倡导环保文化,"绿色传播"成为国内新闻媒体热门报道领域和新鲜话题。什么是绿色传播,与其他报道题材相比,"绿色"新闻的采编传播有哪些特点,先行先试的新闻实践有哪些  相似文献   

15.
赤水堇地,人文源远流长.撤县设区后,我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对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做好、做深、做足"文化鄞州"的文章,这给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出版》2013,(4):F0004-F0004
诚品书店是一个包罗书店、画廊、花店、商场、餐饮的复合体,是一个人人都可体验、参与的文化场域。除了使用精致的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总体上是腐朽的,是阻碍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传媒界不能因为传统文化在微观层面局部的优质和独到,而去做"国学热"的"助燃剂"和"导体".  相似文献   

18.
“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文化信息网络"是我省文化厅主持建设的一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创我省文化工作新局面的文化系统工程.全面、正确地理解该工程的基本含义及客观依据,充分认识工程建设的社会价值,准确把握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并研究建设,认真解决制约工程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在工程建设中始终保持一副清醒的头脑,真正知道我们将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场伟大实践中,我们立足党的新闻工作实际,把倡导、传播、建设先进文化作为支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行者和表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带来的新挑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目标挑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存在的挑战,公共文化形成软实力助力区域(城市)发展的挑战;分析"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历史新机遇,包括: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抓文化建设已成为自觉行动,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带来区域全方位发展新机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站上了历史发展新起点。面临新挑战,基于新机遇,"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可从7个方面着手,包括: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公共文化实践的能力水平;抢抓历史机遇,建设升级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做强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加强公共文化软实力建设;打好"组合拳",推进"社会化",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以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创新发展为抓手,推进文广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