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解读《活着》,发现福贵历经磨难最终活着是"渴望长生"心理原型的体现。这是《活着》成为经典的根本。《活着》是表现"渴望长生"心理原型的一套符号体系。"渴望长生"心理原型的产物分为两种:一是低级"长生"状态,好死不如赖活着;二是高级"长生"状态,生命不息。这种心理体现在《活着》中则是福贵杂糅了这两种状态,因而引起争论。将这两种状态二元归一,争论终结。  相似文献   

2.
余华的作品《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人生历程,通过苦难和死亡演绎了当时中国最底层人民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本文从生存哲学视角入手,通过对"活着"的阐释——生命的苦难;活着的理由——忍耐与亲情;活着的态度——乐观的力量;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关怀这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深刻阐释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以福贵这个典型人物为切入点研究底层百姓如何承受苦难,在面对苦难时能勇敢地活着的内蕴的力量。以他的日常生活和悲欢离合揭示普遍性的苦难:人活着要面临各种不可预知的苦难,活着是非常不容易的。探讨他的苦难意识和生命意识,他面对苦难命运时的做法——"活着"。  相似文献   

4.
勇于活着     
在音乐剧《汉密尔顿》中,华盛顿对汉密尔顿说:"Dying is easy,son,living is harder。"(死去是很容易的,孩子,活着才更难。)汉密尔顿为了自己的远大目标而活着,成为美国国父,又在一场决斗中为了自己的信念而赴死。而福贵呢?他没有所谓的远大目标,照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越活越没出息"。《活着》的最后,他在黄昏中渐渐远去。福贵是怎样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小说<活着>真实地展示了人"活着"的艰难和无奈.作者求真务实的创作追求奠定了作品真实动人的基础,作品体现的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以及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很好地阐释着"活着"的内涵和魅力.  相似文献   

6.
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这些本属于人生意义的问题过去人们一直是作为人生价值观问题来谈论的,这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早已成为一种叙述范式.不能说这种范式是不正确的,但也不能不看到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说明"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的人生意义问题,因为它没有揭示人生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李凤群的长篇小说《大风》是一部寻觅"怎样活着"的作品。小说展示了人物"活着"的三种生活态度,既运用了一种套叠式的双层"看/被看"的视角模式,又在作家的主体性引导下建构出一个不断否定的探索过程,从而找寻到了人之生存的根本价值:"积极地活着"。由此,她完成了小说探索永恒意义的使命,表达了一个作家对人、对生活的关怀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活着》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小说,主人公福贵经历了重复式的死亡,但珍贵的亲情,人性的善良,活着的信仰却构成了《活着》的感情基调,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绝望的不存在",可以感受到福贵用"温柔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通过与鲁迅笔下悲剧人物祥林嫂悲惨境遇的对比,更能够体现出《活着》中温情的独特性,以及这种温情在福贵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活着》是余华著名的小说之一。本文解读了余华作品《活着》中体现的自民国以来几十年的中国人民生活的变迁。作者通过描写福贵这一小角色一生的坎坷人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历史变迁,诠释了"人与活着"这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无能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我的一生只使用了25%的智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生最悲惨的时刻便是死去时,自身还蕴藏着巨大的潜质。他们活着的时候,仅是维持一种活着的状态.而非真正的活着。他们是闲  相似文献   

11.
"对病人来说,他的父母需要他活着,他的孩子需要他活着,他的妻子、兄弟姐妹都需要他活着.为了别人的生命安全,自己辛苦一点没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如逆旅     
正我向来尽量避免阅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字,不为别的,仅因这过于相近的时间与诸多天灾人祸的堆砌,致使我难以直视那个年代下几乎要触手可及的苦难。翻开《活着》仅是一个意外,但一口气将其读完,却是无法避免的必然。我在网上看过部分关于这本书的评价,不少人在看完《活着》后都会忍不住自问:为什么要活着?单从这本书来看,或许余华想对读者传述的便是"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不为家财万贯的优渥物质,不为死里逃生的天意造化,不  相似文献   

13.
余华是先锋文学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体现了深沉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以《活着》为例,《活着》中余华用描写多次死亡的事件写活着的不易,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作品中余华不流露出对这场人生苦难的同情,用的"零度"笔调客观地描写福贵一家人的各个人的死亡,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式农民的隐忍的钦佩、对活着本身的崇敬,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沉关怀。  相似文献   

14.
在读图时代,小说<活着>及由此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作为三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有着复杂的联系和区别.文章从场景安排、人物塑造、叙事策略和主题表现四个方面分析了小说和影视的区别,并阐释了小说<活着>在读图时代的审美嬗变,对"活着"的理解与表现也做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近日,作家余华、导演孟京辉与演员黄渤现身杭州西子湖畔,为话剧《活着》举行发布会。据悉,今年9月4日至9月9日,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话剧《活着》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也是该小说首次登上舞台。导演孟京辉坦言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说:"面对《活着》,我现在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样的形式把诗意的文字化到舞台上。现在我有三个想法:一是循规蹈矩的传统叙事;二是  相似文献   

16.
对于追求专业成长的教师而言,职业倦怠无疑是最大的障碍。怎样消除职业倦怠呢?笔者主要是利用心理学上的"鲇鱼效应"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激情的。"鲇鱼效应"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  相似文献   

17.
杨露 《文教资料》2020,(1):59-60,46
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活着》一经出版,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作者余华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象征、重复、反讽、比喻等,以此增强小说的感染力。本文就《活着》中比喻、转喻、拟人、夸张和讳饰这五种常见的语义上的修辞翻译为例,结合周领顺教授提出的"求真一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译者白睿文的修辞翻译行为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白睿文《活着》译本的译者行为在"求真"的基础上兼顾"务实",符合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18.
视点     
李舰 《家长》2013,(6):4-5
17岁女儿缠问"活着有啥意义",妈妈发网帖求支援"妈妈,人会死吗?人既然要死,那活着有啥意义呢?"从去年年底开始,7岁的倩倩就一直缠着妈妈问这样一个"深奥"的难题。近日,这位妈妈以"千千妈妈"的网名在网上发帖求助,因为实在"无法给女儿一个恰当的解释和答案"。  相似文献   

19.
"傻子"逸事     
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同 时也要为别人活着,才会有意义。 --摘自"傻子"日记 同学们叫他"傻子"。 "傻子"的模样挺丑:个头不 高,面色黑瘦,小眼睛,厚嘴唇,走 起路来低头耷拉脚。可"傻子"常在 心里自慰说:反正我心灵美! "傻子"委实"傻"得可爱。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同时为了别人活着,才有意义. --摘自"傻子"日记 同学们叫他"傻子"."傻子"的模样挺丑:个头不高、面色黑瘦、小眼睛、厚嘴唇,走起路来低着头耷拉着手.可"傻子"常在心里自慰说:反正我心灵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