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五章 生活教育的理论生活教育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以生活做中心”,“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即以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为中心、“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先生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先生还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人们喜爱“源头活水”,因为“源头活水”灵动活泼。在语文教学中,也面临一个如何引进“源头活水”的问题。何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昵?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4.
一、情中“探”——在探究中认识生活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能做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应是“自己的课程”的创造者。教学中,教师在安排主题活动和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尽可能考虑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钱芳英 《考试周刊》2011,(36):66-67
“生活即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6.
一、生活教育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活教育的理论最早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主张“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课堂必须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评价等,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教学要“面向丰富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陶行知先生这样说道:“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10.
“以儿童生活为本”是新世纪教育理念的一个明显特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真正化枯燥乏味为生动精彩,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他还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一、课前走入生活,激起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相似文献   

13.
李敏娟 《教师》2012,(25):115-115
行知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它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思想不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而且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发。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以行知思想为指导理念探索如何进行创造性的班级管理。(一)行知思想的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它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思潮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把它理解为:教育要使幼儿学习生活,教育要利用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  相似文献   

14.
刘霄 《课外阅读》2011,(2):207-207
《语文课程标准》说“没有,上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里的“生活”不仅是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更是广阔的社会,是奔涌的时代潮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进程中,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汇入世纪潮流,借助生活来激活教材,活跃课堂,深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倡导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我们认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也决定了要把课本知识引入生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日后的“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应该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中也提倡“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许多年之前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 ,我们可以再追问一句 :就课堂教学而言 ,如果没有生活做中心 ,那又会怎样呢 ?据 2 0 0 1年一份来自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材料显示 ,有69.6%的学生反映 ,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 ,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 ;有71.4%的学生认为 ,“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 ;另有许多学生则坦率地承认 ,“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① ,等等。尽管这份调查主要是在高…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说,没有生活味的课堂是死的课堂,没有生活味的语文是死的语文。生活语文,就是从生命认识论的高度审视语文教学,从“生命意义”和“生成论”的意义上来把握语文教学,将学生学习语  相似文献   

20.
刘仲 《小学生》2010,(11):52-5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牛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侣导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倡导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