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对现代民族精神建设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改造世界、适应环境、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各派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保护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以勤劳、勇敢和智慧,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桂伟 《小学校长》2006,(4):13-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保护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以勤劳、勇敢和智慧,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藏医药的起源同藏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藏医药的文化内涵深深植根于整个藏文化的母体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玉兰 《时代教育》2006,(12):121-12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6.
论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例如,儒家先哲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精神、“博爱大众”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厚德载物”精神、“革故鼎新”精神、“居安思危”精神等等,这些都成为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贡献。值得我们大力发掘,好好继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娄方应 《贵州教育》2010,(3):7-7,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是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新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就历史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化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发,其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改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作为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不失时机地、旗帜鲜明地、积极有效地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积极与进步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统称,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观念和思想感情等的综合反映。所谓中华民族精神,则是指深深蕴涵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并维系着我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从学生身边的文化现象出发,通过了解文化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使学生感受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职责。一、思想政治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绵延不断的一  相似文献   

16.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探索的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而儒家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孟子理想人格的要素、理想人格典范和理想人格修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7.
儒家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模式.它强调仁厚之风的道德约束,重视有教无类的个人培育,体现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合作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既定信念目标的不懈追求.传统儒家的这种教育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形象,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因此,准确地解读儒家经典的内涵,深入研究中国自己的教育与文化,以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强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徐现峰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3):64-65,68
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理论、方法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从传统武术中,可以领略到儒家的"和谐"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道家的辩证法思想和自强不息的民族之魂。高校武术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导入,使武术成为一种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理论、方法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从传统武术中,可以领略到儒家的"和谐"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道家的辩证法思想和自强不息的民族之魂。高校武术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导入,使武术成为一种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每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风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