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小班化教育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蕞大限度的弘扬,有利于形成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整体力量,高中小班化教育在中值也有了发展的基础。在高中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小班化教育绝不仅仅是班级人数减少一点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体现,这是目前高中教育体制在打破前无法达到的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小班化教育就是在米粒上下功夫.我认为小班化教育不仅是学生人数减少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需求,教育的精致化需要"小班化",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进行精雕细琢的教育,所以称其为"米粒文化".小班化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更加充分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在小班化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被提问,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高中教育的小班化已逐渐成为当今发达教育的一种趋势.小班化教育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学生数量减少,可以使每名学生都得到老师的关爱,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本文就来谈谈在数学课中如何发挥小班化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于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小班化教学随之产生。小班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使每一个学生的性情都得以张扬,为每一个学生性情擅长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充裕发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应该赐与不同的引导、协助。小班化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使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向。可以说,在减少班级学生领域的基础上,就是以煽动学生素质进步与全体发展为目的。我们应该重视小班化教学,并在教学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给广大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行小学小班化教育是一个提高小学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这种小班化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让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所保障。现论述小学小班化教育的优势,讨论小学小班化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和小学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和平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班化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后在教育领域必然出现的变革 ,小班化教育也是随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实行“优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应运而生的。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率先实行并普及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 ,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 ,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和密度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时候,由于目前各省市高中阶段实施小班教育的条件、理念各不相同,各地的高中小班化教育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角度出发,高中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开设兴趣研讨型小班。兴趣研讨型小班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自主、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现代教育体系下,小班化教育应运而生,小班化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讨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而小班化教育正是针对于此而展开的一个教学改革,它可以利用班小人少的优势.使老师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点在英语小班化教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
小班化教育符合当代世界性发达教育的进步趋势,也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核心的,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小班化教育以其班额较少的优势,为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一小班化教育是在教育民主的思想指导下 ,由较少的学生 (2 0~ 2 5人 )组成班级 ,教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教学活动方式。在教育民主观念的指导下 ,小班化教育既重视教师的教 ,又重视学生的学 ,重视师与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让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在我国 ,上海是最早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和推广的地区。对上海而言 ,探索和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中的举措之一 ,也是上海要建设一流城市的社会发展之需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1.
“小班化教育”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小班化教育较为发达的上海,除侧重于班级规模的缩小外,还重点研究了小班化教育中教学流程管理、教学环境设置、兴趣爱好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问题。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2008年明确了以小班化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总结出:“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及“关注每一个”的“5+1”小班化教育模式。西岗区红岩小学将如何在小班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工作。下面,笔者仅就“小班化教育”背景下促进体育课堂高效的做法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小班化,教育界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通常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小班化教育与新课程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理念相一致,是我国教育改革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小班化教育要改变的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玉 《辽宁教育》2010,(9):31-32
小班化教育是在时代发展、社会选步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是教育适度超前的具体体现。小班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学校精细化的管理和教师精细化的操作。才能实现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成功发展的目标。小班化是整体性改革,需要通盘思考,需要周密完善的配套机制和跟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的素质教育发展需要小班化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学会了生存、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小班化教育模式正是以这种理念为教育的重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小班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针对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班化教育的核心是关注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小班化教育也是全面体现二期课改精神的重要载体.自成为上海市首批初中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以来,我校以二期课改精神为指导,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策略,实践教育方式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变化,努力提高初中小班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6.
朝阳区1999年启动小班化教育实验,现有100所学校的1125个教学班,32095名学生参加,学校数量占全区小学的51%,学生数量占全区学生的38.5%。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促进朝阳区小学发展的一项基本举措。在推进小班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对小班化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小班化教学由于学生数额少,生均占有的教育资源比大班教学充分,因而客观上小班学生成长条件优于大班。小班额是小班化教育的必要条件,但不能等同,关键是可能条件下过程的转化。小班化教育是利用小班的优势进行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小班额一定优于大班额,无需实验”的观点在理论上忽视…  相似文献   

17.
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班化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并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在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所获的原则指导下,分层施教,逐步达标,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体现教育的均等性、个体性、充分性、主体性等“小班化教育”的本质特征,实现真正的“面向全体”。小班化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班额人数较少的优势下,在任何时间与空间,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条件。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小班化的教育背景也随之越来越普及,小班化教育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小班化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文莉 《四川教育》2009,(5):20-22
关注理由: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教育的资源和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是小班化教育的本质选择。自2000年建校伊始,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就立足校情,执著于回归“帮助生命成长”的教育本质,取向于“优化生命”的教育实践,以课题《小班化教育环境下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作为小班化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对大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班化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深化的必然结果,是追求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利保障。因此,在小学阶段,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实现民主的学生评价,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鉴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及学生人数,我们不能立刻实施与推广小班化教学,但我们可以从小班化教学实验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与理论,在大班教学中渗透小班化教学的精神,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