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另类图书营销之A:买报赠书,赔本赚吆喝?南海出版公司为斯宾塞的新书<礼物>造势,不惜借<新京报>改版之机,利用上班高峰,在北京各地铁站口随报赠送2万册图书,开创了随报赠书的先河.2万册图书,每本定价16元,粗略计算成本约为1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此次的营销费用不低于10万元.一本书如果一年能销2万册,在小出版社应该算是不错的书了.所销图书的毛利润也不过10万元,再减去营销费用10万元,一年下来算是赔本赚吆喝.  相似文献   

2.
黄炎培,字任之(又作韧之),别号抱一,上海市川沙县人,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职业教育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人文图书馆(后改为鸿英图书馆),本人也拥有大量藏书。黄先生的藏书,几经辗转,其中一部分已于解放后入我馆珍藏,计近三百种,约一千册。  相似文献   

3.
"名著变脸"的出版启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初,某出版社历时两年、投资百万元打造的一套12册共1200页的漫画版<红楼梦>正式问世,并且在各地书城销路甚佳.至此,由传媒牵头导演、以图书为主要策划的"名著变脸"运动拉开帷幕,其表现形态已经正式确立起"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十一五"重大工程出版规划项目几十位专家二十年呕心沥血之作语言文字典·文字分典(六册)2014年4月出版定价:5000元/套语言文字典·训诂分典(六册)2014年7月出版定价:4500元/套  相似文献   

5.
明清以来,以收藏、整理、出版、流通古籍为职志的文献大家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崛起.流韵所及,在湖南也出现了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家,如道州何绍基之"东洲草堂"、湘潭袁方瑛之"卧雪庐"、岳阳方功惠之"碧琳琅馆".其中,岳阳方功惠在广州建成的"碧琳琅馆"共收藏宋、元、明、清刻本及明、清抄稿本达740多种50多万册,成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全国私家藏书之冠.  相似文献   

6.
《尚书·金縢》是现存最早、且以较多篇幅记述古代档案管理及利用状况的文献.作为篇名的"金縢"则是藏于"金縢之匮中"的档案的代称.透过《金縢》可窥知西周初年由史官起草文件的"作册"制度,与文件归档相关的"纳册"制度,以及档案保护和保密制度等."金縢"之简册对于西周初年政治局势的稳定发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我国政府藏书、书目工作,萌芽于殷商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反映出书目工作的雏形,这类考证文献很多,不在此例举。但那时,是否有可以理解为现今之藏书、书目工作机构的东西还没有考证。商朝官制是由五大部分职官组成,其中宗教文化职官里已有专门司理典册和册命的职官,叫“作册”,西周时亦称“作册内史”,“内史”,其长官称作“内史尹”、“作册尹”。事实上,数以万计的甲骨卜辞作为典册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之进行著录、编排等一系列的有效管理。专事这种管理的人员,书契工作者就是最早的政府藏书、书目工作机构的职官,他们被认为是真正史官的起源。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4,(7):15
一个出版人一年造货码洋达亿元以上,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按新闻出版总署最新数据,2003年共出版图书662843万册,图书总定价5544094万元,平均8.36元/册.出版一亿码洋图书,按平均定价8.36元/册来计算,近1200万册图书. 想象一下,上千万册图书放在眼前是种什么景象?  相似文献   

9.
采访杨坚,先电话求见。不料,却碰了个软钉子。说,《船山全书》没出完,以后再说吧。道白了就是“谢绝采访”。说书没出完是事实,可16册已出11册、600多万字,且已有两册在全国古籍优秀图书评奖中分别获一、二等奖,他本人又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0.
赵晓 《出版广角》2018,(5):34-37
《十万个为什么》于1961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先后经过6次改版,至今发行量累计超过1亿册,是中国少儿科普读物的典范之作.文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接受史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十万个为什么》的读者接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十万个为什么》成为少儿科普长销书的原因并揭示其对少儿科普读物出版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存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以下或简称《华化考》)稿本资料包括以下十一种:提纲本一册;"西域华化考史料"三册;"元西域人华化考馀料"一册;散稿若干页;"元事杂抄"一册;"赡思遗文"一册;"证类本草海药辑、李珣海药本草辑"一册;《元西域人华化考》油印稿本上下册(复印本);《元西域人  相似文献   

12.
《全宋诗》第1册第58卷所录王世则《高岩立春日》与第24册第1393卷王安中《象州上元》实为一诗,《全宋诗订补》发现其为重收,校订其为王世则之作。然从诗作内容考察其作者的任职、年龄,以及相关典章风俗、地理等,皆与王世则不符,而恰与王安中相合;再结合此诗见诸文献记载的时间等综合判断,作者当为王安中。另,二诗诗题皆不确,当以《象州立春》或《象州立春日》为是。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梁启超等人倡导的“新小说”之风兴起,当时,许多小说作家纷纷响应,他们以“鼓吹武德、提振侠风”为己任,“以侠客为主义”,主张小说要“演任侠好义,忠群爱国之旨”,在他们所办的小说杂志中,“其中各册,皆以侠客为主”,于是,武侠小说的热潮便涌现了出来. 于是,黄世仲以禹山世次郎的笔名写了民国时期初期的武侠小说《洪秀全演义》.章太炎在为《洪秀全演义》写的序言中说:“国家种族之事,闻者愈多,则兴起者愈广”,他呼吁:“洪王朽矣,亦思复有洪王作也!”黄摩西则极力赞扬《水浒传》中的武侠精神,他说“(施)耐庵痛心疾首于数千年之专制政府,而又不敢斥言之,乃借宋、元以来相传一百有八人之遗事,而一消其块垒”.  相似文献   

14.
春节期间,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不事张扬地做了两件好事:一是在书店销售备货生产的高峰期时,书店员工加班加点在库房挑书选书打捆装车,于1月24日将19.4万册、码洋15.31万元的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普等各类图书千里迢迢送往国家级贫困县柯坪,捐献给那里的中小学校图书室。书店总经理毛建新本人还捐赠了两台价值8000元的跑步机。二是书店在2月5日又给吉木萨尔县教育局捐书1.69万册、码洋10.23万元。令人感慨的是,近几年来,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不仅对自治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捐书惠农"、农家  相似文献   

15.
我馆于一九八九年元月,在县城中心开设了一处读书服务社,在一年的读书服务工作中,办理书刊固定租阅证1,000个,收现金15,000元,办理临时租阅400个,收租金800元。由1,500册书刊增加到6,000余册,并  相似文献   

16.
8.编辑的嗜好与作者的作品说实在的,小小编辑的个人嗜好本不值得专文论述。编辑个人喜吃什么不喜吃什么,喜喝什么不喜喝什么,喜看什么不喜看什么,都无关地球转与不转,只要他人不投其所好,而编辑又不欣然领受他人之所投就万事大吉了。因此,对于这方面的嗜好,他人大可不必以编辑之喜为喜,以编辑之忧为忧,任其自然、听其发展可也。而对于编辑另一方面的嗜好,大惊固可不必,小注意则不会多余。下文,不妨从一位漫画家眼里看到的现象谈起。  相似文献   

17.
毋庸质疑的是,我国的期刊出版已迈向世界期刊大国之列,达到了9468种之多,总印数为28.5亿册,总印张为134.7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140亿元,年广告收入已超过30亿元.期刊业已经成为年产值超过170亿元的一个文化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18.
甘藏敦煌文献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的故乡 ,可惜发现时藏经洞宝藏不为乡人所重视 ,而被一个外省的道士倒卖出国 ,清朝官府派人收拾残余 ,而遗留民间者尚多 ,陆续为甘肃官绅和过往游客所得。然而 ,有关敦煌文献早期流传的历史 ,学界知之甚少。笔者于正业外喜浏览杂志 ,现谨就所见一二有关甘藏敦煌文献材料 ,略加考释 ,以纪念敦煌藏经洞开启百年之庆。友人尚林先生数年前送笔者一册影印稿本 ,书名已佚 ,正文亦失 ,仅存《编目赘言》 ,下署“周定宣” ,名下有双行小字“名廷元 ,字定轩”。据此《赘言》 ,知周廷元先生为敦煌写本收藏家 ,藏有敦煌写本12…  相似文献   

19.
日前在整理馆藏线装古籍时,见有一函五册诗词旧作的清抄本,无总名,内署"商邱陈重小蕃"撰(小蕃一作筱帆),后有"次男实铭"识语云:"右《花著龛诗存》三册,《浣露词》一册,《寒木春华词》一册,皆先大夫自订稿也。光绪癸巳(1893),伯兄携以来京。庚子(1900)之乱,不肖兄弟皆乞假旋里,干戈挠攘,仓皇出都,并是书亦未及载之以行。壬寅(1902)三月,实铭再到京华,检点劫余剩物,是书尚完好如故,私心不胜欣幸,亟付手民逐次装池,俾免散佚。前四册皆先大夫手自抄录,末一册  相似文献   

20.
李慈铭(1830—1894),字爱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是清同光时期著名的学者。先生出生于越中名门显贵,性喜读书、藏书。每读一书,先生往往会在书里写下批校题跋,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其内容或校一字一词之误,或释一字一词之义,或评其人其书之得失。先生卒后,其藏书的绝大部分于1928年被当时的北京图书馆收购:"其藏书共九千一百余册,内中手批手校之书共二百余种,约二千七百余册。考证经史,殊可珍宝。本馆经地方当局之介绍,全部收入。"购得先生藏书后,北京图书馆即着手整理其中的批校题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