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英霞 《成才之路》2010,(23):50-51
一、出现问题 一位老师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师:你们到过草原吗?生:没有。师:我也没有到过草原。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草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枯黄色的.这样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隐藏其间的狮子也是棕色的。 曾经有朋友去河北北部坝上草原旅游.回来之后气愤地说.当地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草原根本不是绿色的.而是枯黄的一片。这也难怪.很多人印象中的草原.  相似文献   

3.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了解草原的物产和风情 ,激发学生热爱草原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自主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能力。二、活动准备1 录像《草原》、《李鹏年掠影》 ,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 录音《紧急播报》3 学生收集关于草原的资料图片 ,描写草原的优美词句及诗文等。三、活动过程(一)导入前几天 ,我们学习了《草原》一文 ,初步领略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今天 ,我们要再次走进草原(板 :走进草原) ,在进一…  相似文献   

5.
这几天研课颇紧,研读老舍<草原>,甚有收获.就一段话,我们反复研磨,所得多多.同时,我们也看到名家散文看似随意实则精致至极的语言结构.这是课文<草原>的第1自然段.  相似文献   

6.
董琼 《湖北教育》2006,(8):43-47
片断一 师:老师曾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教师在草原拍的照片)看得出这是哪里吗? 生(看到老师的照片后兴致勃勃):草原。 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同进行一次草原上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介绍内蒙古的区域相关文化及我们美丽的草原,学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且欣赏《蒙古人》,欣赏蒙古双喉音演唱。教学目标: 1.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相似文献   

8.
《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是一篇情美兼具的散文,下面是我们讲读这篇散文时所做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供教学参考。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草原之美草原,作为伟大的自然景观,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或许不以为然,没有什么可新奇的,但  相似文献   

9.
像无数次走进课堂前一样,我对怎样上好《草原》一课作了认真的准备,因而走上讲台的我充满了自信。然而,课堂上学生的状况却与我的预期相反……其实,开始对课文的导入还不错。为了勾起他们对草原的向往之情,我是很费了一番脑筋的。听了他们对草原的想法后,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特意从家里带来的腾格尔的MTV《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所有的同学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有的嘴里还轻轻地哼着,一副心驰神往的样子。MTV一看完,我又再次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许多同学神情激动地发出感叹,连班上那个最胆小的男生都举手发言道:“我真想马上到草原上去骑马。”群情激昂之际,我趁热打铁,请大家欣赏老舍笔下的《草原》,导入了课文。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汉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士不遇赋》深切抒发了董仲舒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心绪,也典型地体现了一代士人在大一统的专制政治下普遍的不遇境况。从这篇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董仲舒"君子固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格与志趣。这篇赋反映了时代变化,思想内容丰富,创造了新的体裁,在艺术形式上也取得了高度成就。  相似文献   

11.
《草原之夜》这首歌被国内外誉为"中国的小夜曲"。简要分析了以新疆兵团为背景创作《草原之夜》的过程与特殊内涵。同时结合我国民歌的特点,详细分析了《草原之夜》的艺术特色以及它对音乐语言的巧妙运用,进而指出《草原之夜》给现在歌曲创作带来的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一书中,黎锦熙先生提出了他在语法研究中遵循的一个原则:“例不十,不立法。”后来,这句话成了汉语语言研究中的名言。可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许多人在征引这句名言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失真甚至讹传。通过对历史文本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王力先生在最初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疏漏,但是在后来的新版文本中,王力先生订正了自己的疏漏。然而,一些人在转引黎先生这句名言的时候,大多参考的是王力先生著作的老版本,似乎没有能及时注意到王力先生在新版本中已经订正了的说法,致使讹传愈广。  相似文献   

13.
高兴利 《山东教育》2011,(12):20-21
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这样的语文标准答案很荒谬》的文章。文中谈到有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文章时,问学生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为什么是这一句?因为这是标准答案。也许你有不同看法,但对不起,你别的回答都错了。看到这里,  相似文献   

14.
巧设疑问     
在讲读完《草原》后,将要找出课文重点段及归纳中心思想时,我指着课题故意讲了一句错话:读了《草原》课文后,我想既然课题是《草原》,课文的中心就该是第一节,因为这一节是描写草原景色的。同学们想一想是吗?  相似文献   

15.
张承志是位理想主义者,追求理想与真理,是其创作的重要主题。内蒙古草原则是承载他乌托邦之梦的第一块大陆。《黑骏马》通过对母亲对草原的礼赞,让我们理解了草原的生存法则,草原母亲的博大胸襟和守护自己精神家园的顽强毅力,而这也是张承志面对失落的现代文明后的精神皈依。本文将从母亲的角度分析草原女性形象,理解张承志对草原母亲的崇拜热爱。  相似文献   

16.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是小学语文教学走出高投入、低效益的困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科学之路。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王京老师上了一节示范课,现把这节课介绍给大家。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草原》一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生:介绍了作者初次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板书:景美人亲)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景美”这一部分。(出示草原挂图,看图想象草原是什么样的。)师:我们来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段中哪句话向我们概括地介绍了草原景色的特点。(生读课文)生:“一碧千里,而并不…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草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个片断: 师:这一课已经上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这一课第二段的第三句说:“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既然分两次写“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为什么不一次写“三百里之内全是草原”?这样,文章会精练得多,在作文中您不是要我们不要写哆嗦话吗?  相似文献   

18.
以《黄金率与五重对称》为开端,《物体的形状与黄金率》进一步阐述了现实生活中多边形结构占主要形式的理由(层次结构定理),如,黄金率出现在许多建筑物和绘画作品中(美学定理)等。本文是前述研究的延续,目的在于揭示关于金字塔和其他神圣建筑物数据方面的许多错误推测。这里我们以同样的思想来诠释关于或者黄金率或者等极其美好的数据的错误推测。研究的成功在于仔细探求了许多金字塔的数据,而不只是研究最大的一个金字塔的数据。前半部分是不关联数,后半部分我们致力于二次域上的黄金分割率.并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给出了许多代数数论中的记号和结果。我们认为读者具备(代数)数论的初步知识。有关这方面的详细内容,读者可参阅即将出版的书《数论与代数》。  相似文献   

19.
不素餐兮     
孔夫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美食家。孔夫子在美食上建树卓然,比如他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理论,制定“食不言”的法则,指导了一代代的人民。不过孔夫子有能力去讲究,因为他有三千张腊肉嘛。《诗经》中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语文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才能的人不是白吃饭的”,可是我认为,这句话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君子其实是不吃素的。怀想在家里大鱼大肉的饕餮相.再看到学校里清汤寡水的生活,真是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父亲到牧区投靠亲友,我们全家就搬进了莫顶草原的巴克乡。住进蒙古包没几天,我就学会了《莫顶草原我的家》这支歌:"牛的家,羊的家,莫顶草原我的家……"这首民谣好像长在大人小孩的嘴上一样,晨牧唱,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