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中问题确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对话的方向,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课堂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理论的内涵,只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你问——我答”,一堂教学课变成了“问答课”。这种课型中问答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由此导致了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  相似文献   

2.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话教学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践了“对话”式阅读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不少教师运用“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以师生平等互动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话与交流。那么如何才能进行真实的对话.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呢?这里所说的“真实对话”,特指不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一问一答式的简单问答.而是由学生自发产生的问题和思考.即便教师的问题也应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并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的那种。我们由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数学游戏引发了对“数学黑洞”的思考.从而设计了“神奇的495”一课。下面以此课为例.来谈一谈我们对“真实对话”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此,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理论,改革课堂教学成了一种自觉追求。教师“一言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以对话为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实质的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无效对话,形似对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剖析对话教学中的伪对话因素,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许瑞 《广东教育》2003,(9):20-21
建立一种自治型的共同学习机制克林伯格指出: “没有对话意识,即使使用了纯熟而优美的语言,在谈话中有问答形式,问答中花样百出,那也只是机械的问答。有了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共生和共存的愿望,即使不用问答形式,也能造成一种丰富的对话。”因此,教师应与学生一道体验知识的“共享”进程,基于教材又超越  相似文献   

6.
对话断想     
2001年9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两年来,上述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崭新的阅读理念正由专家层面进入实践层面,直接改变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对话”这个词更是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教学杂志上、专家讲座中。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导致操作上出现诸多偏差。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对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几点思考。第一,对话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开始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多尔称师生关系应是“舞蹈型”的互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席”,义即“职位最高的”。我想,对话式阅读教学中的教师,首席的含义当如乐队中的“第一提琴手”,既是乐队中平等的一员,又起着独特的作用。“对话型”的语文阅读教学将彻底改变教师是文本发言人的角色,教师单方的讲解将由师生双方的对话所取代,作品的主题、情节的推进将在精彩的对话中形成。在对话中,教师对文本的有关解释并不存在最高或最终的权威,这为学生对文本的解释提供了空间,提供了一个开阔的想像与创造的空间。师生在对话中思想相互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胡松林 《湖北教育》2003,(21):26-27
笔者认为,作为阅读教学的对话,其实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一种心灵相约,这种相约不仅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而且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我们既不能把阅读教学的对话简单地理解为“问答”或“对答”,也不能认为这种对话因充满个性化的感悟就高深莫测,难以把握。愚以为,既然是对话,就必须有一个切入点——“话题”。作为小学阅读教学对话的话题,从内容设计上讲,可能是由文本直接提炼产生的,也可能是立足于文本言近而旨远的;从呈现形式上讲,可能是易于编码的,也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把对话理念引入到了阅读教学,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知道,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提问是使学生参与对话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对话教学理论关照下,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态。然而作为阅读课堂中的一个重要形式——课堂提问,也必然要呈现出新的姿态。本文探讨的就是在对话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提问。一、对话的主体间性,决定了课堂提问的双主体性在对话型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体现着一种交互的“主体间性”。这一特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的就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拉丁美洲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把“阅读教学”界定为一种对话,这无疑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教师独语状态,对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版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在真实的对话中,才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本文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王珍荣老师执教的《风》为例,探讨教师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重对话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假对话"、"空对话"、"零对话"、"浅对话"几种误区,严重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建构在三种对话形态之中,即潜心会文中的理解性对话、互动交流中的言语性对话、自我重构中的反思性对话,由这三种对话共同催生出有效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说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呢?一、与文本“对话”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离开文本的阅读教学,没有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阅读教学,就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就没有所谓的学生个性的培养。要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真正成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  相似文献   

14.
对话理论的历史渊源深厚,对话理论背后有建立的理论基础,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各个领域。本文结合课例对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偏差进行分析,通过实际课例进行阐述,意在帮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实行对话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对话理论”引进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奠定了当代阅读学的理论基础,创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带来了阅读教学策略的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上,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动态的对话过程。其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脱离了文本,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简单问答,导致学生的心灵和思维都没有受到触动,这样的阅读教学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对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朱瑛 《小学语文》2012,(6):17-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涉及“教学对话”。实验版课标阐述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11版新课标表述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比照两个版本的课标,2011版加入了“教科书编者”一词。对教材而言,“教科书编者”直接关联着教材的编写意图,这个变动可以理解为课程设计者对教材教学价值的重视,认为在文本解读中,既要考虑到文本的原始价值,也要关注到课文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现状看,在一些“对话”中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本文试着对文本在“对话”中的地位作些探讨。一、前提:潜心文本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是文本。时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开始“对话”了。这时,学生尚未念准字音,尚未读通句子,更来不及思考,这样的“对话”有什么意义呢?对话的前提应是潜心研读文本。教师潜心文本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呢?一要用心去感受…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我们经过实践与研究,摸索并形成了“一二五”对话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