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祖母绿》的光彩与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的《祖母绿》的光彩与生命力源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的魅力。人物形象塑造的突出之点在于作者极力褒扬的是曾令儿心中“爱”的情感的升华和超越;艺术表现,主要体现为作品具有细腻的人物心态描写,浪漫典雅的抒情气息和作者擅长刻划她所挚爱的人物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2.
艺术表现力是舞蹈审美呈现的升华,在舞蹈展现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口传身授的艺术再现,重视模仿,而忽略外在舞蹈肢体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艺术表现力。本文着重剖析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分析其在舞蹈艺术作品中身体动态的审美追求,以舞蹈二度创作的“审美方式和文化特征为基点,探讨如何用身体动作来最终实现艺术作品的整体塑造,提出在舞蹈教学中培养艺术表现力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旭 《职大学报》2015,(2):46-48,41
演唱技术对于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歌剧《红珊瑚》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珊妹的塑造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讨该歌剧的演唱技巧,对于挖掘歌剧《红珊瑚》的艺术魅力,使歌剧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更好的融合,发挥歌剧艺术的社会功用,推动我国民族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整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具有个性化,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现出来了不同的角度和内涵。本文通过具体的对川端康成作品《千只鹤》中女性形象之美的剖析,进一步阐释了《千只鹤》的独特魅力与女性角度的审美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遵循审美反映理论,以文本为基础,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由三个方面来阐述《杀手》中的人物形象,即典型人物的塑造、人物的艺术真实性刻画和人物的个性化描写。通过分析这一短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其所带来的审美效果,达到彰显海明威在"冰山理论"指导下独具匠心的人物创作及由此产生的经久不衰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在对于美的认识上,有很多相似的审美观点。中国画作为东方文化与思维的产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让壮美的审美理想得以完全的展现。  相似文献   

7.
金丹元  陈莎 《美育学刊》2020,11(2):47-54
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电视剧创作出产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主义电视剧佳作,同时网络剧也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形式。通过梳理、概括国内重要的学术期刊、报纸和会议论文中关于电视剧研究的文章,并从内容创作、美学价值、类型特点和女性塑造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可以归纳出本年度电视剧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同时也提出了对电视剧研究新动向的一些看法,以期为电视剧研究和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狂人日记》与《沉沦》是新文学史上并峙的双峰。这两部作品虽然一为现实主义,一为浪漫主义,然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都有相当的可比较性。因而,无论从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从审美的价值来看,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都是很有意义且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英雄式人物,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成熟、英雄、硬汉子形象的辉煌结晶。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赋予了圣地亚哥优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解读,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美术欣赏课程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对于美术欣赏教学来说,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学科知识,激活美术欣赏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留白处皆成妙境——包装设计“留白”之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传达设计师在对商品进行外包装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认识到接受者的重要性,要充分考虑接受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因素,让接受者在消费商品的同时能够参与到作品的再创作之中,从而完善和丰富包装作品的内涵。"留白"手法是中国艺术的精髓,它强调的是艺术意境的营造,更加注重接受者的重要性。将"留白"手法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之中,并结合现代的包装材料,对于中国包装设计的民族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学者大多从女性主义、生态批评和心理分析等宏观角度探究《弗兰肯斯坦》的文学价值,而对于小说中反讽艺术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拟从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两个方面分析《弗兰肯斯坦》的反讽艺术,揭示反讽与叙事紧密结合下的人物形象塑造、主题构建等方面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竞技篮球运动的艺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艺术角度看,竞技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以经过组织、美化了的运动员技术动作和战术行为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运用运动员在场上的创造性活动为画面,来满足观众欣赏需求以及表达一定情感的艺术。其中,"艺术家"就是比赛场上的运动员,"艺术作品"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技战术表现,"欣赏者"则是观看比赛的观众。同时作为艺术,现代竞技篮球运动具备特殊的形象性、审美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在审美形式上表现出新的特点,而且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其艺术化审美形式将朝着"快"、"狠"、比赛悬殊缩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岩剧自诞生起,就注重时尚与影视叙事艺术之间的互动。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时尚元素成为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社会新潮思想和新潮现象的准确把握与展示、对人物形象与人物造型的设计、对都市时尚生活的着力表现、对影像风格的时尚化处理,电视剧制作者探索了时尚与影视叙事艺术互动的途径和模式,时尚元素成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电视剧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海岩剧中时尚与影视叙事艺术的完美互动,对中国影视剧制作和影视产业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中有画这一经典命题的提出对于王维诗歌接受史来说具有双重意义:虽然对扩大王维的文化影响和深入体认王维诗歌艺术特征来说是一大进步,然而这种审美阐发加深并强化了王维诗歌与传统诗教之间的隔膜和疏离,因此在以伦理政教为中心的主流诗学中并没有起到提高王维诗歌地位的实际作用,反而致使其与传统诗学典范标准之间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小 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纵观初中语文教材 ,小说人物形象众多。这些人物就象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的活生生的人一样 ,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声音、笑貌、言谈举止、风度气质和思想感情。这些鲜明、动人的人物形象极富有典型性 ,并且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这些形象都不是单一的、静止的 ,而是复杂的 ,多变的。这些小说就是在变化中塑造着人物形象 ,让人们在变化中更好地体味文学创作的魅力一、在人物面临情况的变化中塑造人物有些复杂的人物形象其思想性格是在自身…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大致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的三大功能。艺术是通过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往往可以从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一个时代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  相似文献   

18.
格调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调,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操在作品中的总汇体现。西方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格调从理论上看,它是个人的艺术风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是渗透在作品中的意蕴和情调,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艺术个性的集中体现,它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公仆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以奉献美、牺牲美为审美价值核心。这种约定俗成的审美价值规格导致虚构性的公仆文学创作陷入困境,而成功塑造公仆形象的文学品种,只有报告文学一枝独秀。虚构性的公仆文学创作有着自身的独特规律。当代作家创作公仆文学的艺术才能是“偏瘫”的,原因在于其审美心理结构历史性地发生了故障。  相似文献   

20.
人物诗是中国古诗词中一束绚丽的花朵,其重要特点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思想、刻画现实生活.这些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形态各异,翻译人物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再现其中的人物形象,将这些别具风味的形象介绍给译文读者,促进古代诗词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