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不同阶级的政党有不同的党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新闻事业的党性,指的是: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报刊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本阶级意志的贯彻和体现. 自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只有“觉悟的无产阶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大学》第四期上,我写了《新闻学的第二课题》,本文试图在第二课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谈谈阶级性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写,因为几十年来关于新闻学的文章和专著几乎全都涉及这个问题.重复就是浪费,读者也厌恶.大家都说新闻事业(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有阶级性,我也说有阶级性,别人讲过了,就不需要我再讲.但从实际情况看,似乎还有多少作一点补充的必要.这个"必要"是因为任何科学首先是阐明客观现象,好比医生看病,首先诊断正确,然后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党早期的领导者和我党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博古为中共新闻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毛泽东新闻思想,结合办报与通讯工作的实际,对党报编辑、管理与新闻写作及通讯网的建立作了大量的科学的多方面的阐述,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经验参考,对于新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总结、研究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是中国新闻事业杰出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在他革命的一生中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指导革命运动的重要手段,亲自投身于新闻工作的实践,亲手创办报刊,为报刊、通讯社和电台撰写新闻、评论,并精心为其修改稿件。始终不渝地关怀和指导中国新闻事业的成长和发展。为之  相似文献   

5.
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与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如何?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会见新闻工作研讨班同志时的讲话中,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坦率地指出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因为我们新闻工作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11月27日,是我的叔父戈公振诞生90周年,10月22日是他逝世45周年。现在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还能回想起他,但在年青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当中,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更很少有人知道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和对新闻研究作出的贡献了。我想在这篇回忆文字里,谈谈他和新闻事业的关系。我的叔父原名戈绍发,字春霆,号公振,于1890年生在江苏省东台县的一个所谓“书香人家”。他最初读过家塾和私塾,后来毕业于东台高等学堂,曾在家乡的《东台日报》当过编辑。1913年他到了上海,先在有正书局的图画  相似文献   

7.
杨保军  陈亚楠 《新闻界》2012,(18):79-80
这是毛泽东关于新闻事业与经济基础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的俗称。这一观点他在1957年的讲话和文章中两次提及并做了叙述。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将他写的一篇文章《事情正在其变化》,发给党内干部阅读。在谈到党内知识分子新党员中一部分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时,他说:"他们混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他们混同反映社会主义国家集  相似文献   

8.
去年10月底“亚太报刊与科技和发展研讨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于10月28日下午,邀请与会的各地新闻学者近40人,在科学会堂座谈市场经济与新闻事业,为今年召开以这个主题为中心的新闻学术会议作准备。座谈会持续4小时,发言不断,由于时间不够,还有一些同志没有得到发言机会。新闻所所长孙旭培首先回顾了这几年我国新闻事业的变化,指出:我们的新闻学曾经以毛泽东关于计划经济反映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为主导,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怎样看待新闻事业,是个新问题。然后,他围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提出了一批研究课题。与会者纷纷就这个主题发表了许多看法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省的新闻团体有:福建新闻工作者协会、福建新闻学会、福建体育记者协会、福建新闻摄影学会。新闻教育机构有: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中央一级通讯社、报纸派驻福建的有13个记者站,海外报纸有香港文汇报、香港经济导报在福建设了记者站。  相似文献   

10.
党的新闻事业除了具有一般的新闻事业的特性外,还有自身的特性。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中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作了以下概括:“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之所以也同时是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同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党的新闻事业的这一特性,集中地体现在党的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中。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不同的是,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生前十分重视新闻工作,他不仅写过和修改过大量的消息、述评、社论、编者按等,而且还亲手拟标题、改标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毛泽东修改的标题中,可以总结出几条有益的经验。引人注目1948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4日,由新华社播发了一则新闻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子都是毛泽东同志批改过的。新闻的原标题为: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许多新闻单位加强了经营管理,兴办了一些实业。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反对者说,这是“不务正业”,是为了“捞几个铜钱”。究竟该怎样看?我支持前者,并且认为新闻单位办一些与自己业务有关的经济实体,是势在必行,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值得重视的新趋势。为什么会有“不务正业”之说?这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过去,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计划经济时期,报纸、电台是党和国家办的,经费靠政府给,人员由上级派,机构简单,任务单一,新闻工作者只要办好报纸、节目就行了,毋需他顾。可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新闻单位不仅要努力办好报纸、广播,还要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经营管理,办一些实业,增强经济力量。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潮流。正如  相似文献   

13.
怎样评价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新闻事业,下同),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存在着原则区别的论断,是目前新闻界关注的新闻理论问题之一。 1957年6月14日,毛泽东同志在讲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的原则区别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报纸是社会主义经济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和资本主义国家报纸是无政府状态的和集团竞争的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不相同。”这一论断,在我国新闻界具有广泛影响,成为一种经典的提法。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新闻界对毛泽东同志上述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丰富的新闻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部无产阶级新闻学,都是围绕“真实”这个中心建构并展开的。毛泽东在新闻真实性问题上有许多精辟论述,并作出了他独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怎样评价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新闻事业,下同),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存在着原则区别的论断,是目前新闻界关注的新闻理论问题之一。1957年6月14日,毛泽东同志在讲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的原则区别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报纸是社会主义经济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和资本主义国家报纸是无政府状态的和集团竞争的经济通过新闻  相似文献   

16.
孙旭培同志把他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结集出版,定名为《新闻学新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确需要有新论。我二十多岁在上海开始做新闻工作,到六十多岁在北京离开新闻工作岗位,从事新闻工作凡四十多年。经历了两个时代——解放前和解放后。当过报刊的主编、总编辑,还当过几年新闻局长。可以说,尝到了新闻工作的酸甜苦辣。在解放前,我们钻国民党对新闻管理的空子,办公开的报刊和广播电台,传播革命真理,报道人民解放事业的消息。这样做,是要冒被杀头的危险的。就在上海解放的前夕,好几位优秀的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5,(6):1-1
一个年仅39岁的生命,为了他所钟爱的党的新闻事业而劳累过度.不幸因公殉职。近日,中宣部、中国记协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新闻战线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他叫甘远志,生前是海南日报社记。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党的新闻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18.
范敬宜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更是一位富有改革意识的新闻思想家。他对我国新闻学的重要贡献,在于最早提出经济报道三贴近的观点;阐述了党报宣传艺术的内涵,身体力行地推进新闻业务改革,并将新闻扩展到新闻文化的广阔天地;他还在办报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实践中体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
林枫同志是新华社的高级编辑,中国新闻学院教授。1987年,本刊曾发表过他写的《新闻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被北京市新闻学会评为一等奖。近来,他对这一问题有新的研究成果,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20.
柳斌杰 《传媒》2018,(6):8-10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重要报告,研究创新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非常重要. 中国的新闻方面的全国性组织比较少,只有三个:一个是中国记协,是党联系广大记者的纽带,属于人民团体,再有就是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还有中国新闻史学会;再加上报业、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行业协会涉及新闻工作和新闻研究的学术团体、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