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挑战老师     
今天是星期六,我照常去活动中心上作文兴趣课。李老师刚进教室,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挑战老师”,边写边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挑战老师的活动,喜欢吗?”话音刚落,只听“耶”的一声,教室里立即沸腾了。老师接着说:“活动规则是这样的,我表演什么,你就模仿什么,用‘击鼓传花’的方法来确定谁来挑战,也就是在传花时,我说‘停’,这时花停在谁手上,谁就上来模仿,需要几个人就传几次花,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大家兴致勃勃地齐声回答。这时,我疑惑不解地问:“老师,那你表演什么呢?”老师说:“你们决定吧?”“好嘞!”顿时,大家…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斯霞为了让学生理解《我们爱老师》一课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这个比喻句,作了如下的精心设计:“对这一句如果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我们小朋友怎么成了花朵了呢?’那就最好。要是他们提不出来,教师就得启发:‘这里的我们是指什么人?为什么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呢?’(幻灯片映出一张张笑容可掬的小脸)‘看,这些小朋友可爱吗?好像什么一样?’(生答)‘对呀,花朵美丽可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里,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 某学生:“老师,这题怎样答?”某教师:“来,我讲给你听。”于是,这位教师就从头到尾,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不言而喻,他是在为学生解惑。他的态度,堪称积极;但其效果,却并未见佳。原因何在呢?就在于他是依靠自己的回答和讲解来解惑,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生真能“创造”数学(或“再创造”)吗?笔者有幸在福州听了连城县吴声季老师上的“圆的认识”,体验到他是如何通过活动实现数学“再创造”的。课堂片段实录如下:师:(投影出车轮、硬币等)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是什么图形?生:圆形。师:你们想知道圆形的知识吗?(生答后板书“圆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学习,乐意…  相似文献   

5.
听一位老师第一次教《捞铁牛》,在出示课题后,要学生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捞”),接着便要学生从“捞”字中展开猜读:课文可能说些什么?在学生的一番议论中,教师因势诱导归结出:①在什么年代“捞”?②在什么地方“捞”?③谁“捞”?④为什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智能的核心,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动脑。常说“心之官则思”,“学而不思则罔”。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都要变成拨动学生心弦的手指。手指一动,心音就响。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有错误。但准许他们把话说完,如有个学生在自学笔记中提出“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个‘小’是个什么东西?”然后自己回答:“我认为这个‘小’就是七品芝麻官儿。”当时我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听一教师教“尿的形成”一节内容时 ,教师在点明最后一个知识点“泌尿系统的卫生”后 ,提问 :“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思考 ,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提法欠科学 ?”学生通过讨论 ,有一名学生答到 :“我们在幼儿园时老师强调‘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完整”。教师追问“为什么 ?”一学生答“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认为‘便前更应洗手’ ,这样才能保证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另一学生补充讲 :“我爸爸是医院泌尿科医生 ,他讲 ,得泌尿疾病的病人中 ,有三分之一是不注意个人卫生造成的 ,他们上厕所前有不洗手的坏习惯。”教师没估计到学生答得这么…  相似文献   

8.
巧招儿     
这是去年教学《第一场雪》的事,当时有二三十位青年教师来听课。在导读理解中,有学生提问“瑞雪兆丰年”中的“兆”是什么意思?有一位学生答“预兆”,我说:“对”。但一转念觉得“预兆”一词学生也不一定懂,就又问:“‘预兆’是什么意思?”学生答不出来。  相似文献   

9.
幽默与漫画     
造句老师叫学生用“绠短汲深”造句。一个学生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就写道:“我的一位朋友能用‘绠短汲深’造句。”过了几天,学生取回作业本,只见老师在后面批道:“那么,请问你自己呢?”调虎离山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先睹为快老师:“什么叫做‘先睹为快’?”学生:“就是……就是先看看答案,然后再来回答,这样做习题就比较快。”说明什么老师:“如果你的裤子的一个口袋里有二十马克,而另一个口袋里有五十马克,这说明什么?”学生:“这说明我穿的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第一幕:小学背景:一间简陋的教室,一面庄严的国旗,两侧端正地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生:“请问老师,‘团结’是什么意思?”老师:“‘团结’是互相合作,上下一心的意思,就像我们的祖国,是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两位四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三味书屋》(人教版六年制小语教材)一课时,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教者简介课文内容后,有学生问:鲁迅先生读书的地方为什么叫书屋而不叫学校?“三味”是哪三味?一位教师听了学生的提问,很不高兴地答道:“这有什么好研究的,这就跟你们的名字一样,爸爸妈妈给取的呗!”听了老师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不可以消失     
放学了,鱼学校门口鱼贯而出,鱼老师从鱼流里挤出来,找到了聪聪的妈妈。“聪聪妈妈,凭着老师的责任心,我必须告诉你一个事实。”鱼老师的鱼胡子上都写着焦虑,“聪聪有些弱智,我这辈子没有教到过这么笨的学生,‘1+1=?’他不会,连‘鱼’这个字也不认识,唉,真是伤透脑筋了。”鱼老师的话就像晴天霹雳,把鱼妈妈“望子成龙”的瑰丽梦想击碎了,她摇着头,觉得脑袋都痛了。聪聪跟着妈妈往家的方向游,刚才老师的话他多半没有听懂。“妈妈,晚饭吃什么?”妈妈不吭声。“妈妈,晚饭吃什么?”妈妈不回答。“妈妈,晚饭吃什么?”妈妈转过身来,瞪了他一眼,说:…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在讲解蔷薇的知识后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学生答道:“是可怕的刺。”另一学生答道:“是美丽的花。”老师表示赞许。第三个学生答道:“我想,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不带刺的蔷薇。”“你胡思乱想些什么!”教师怒斥道。其实,这位教师没有意识到,他错过了一次发挥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观摩课。老师正在上 《第一场雪》。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 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 一层厚厚的雪。” 老师问:“‘山川’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山川’就是高山河流。” 老师又问:“文章中不是有‘河流’了吗?如果‘川’字当河流讲,这个‘河流’不是重复了吗?”  相似文献   

15.
1.第四段中“阅读不仅……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其中的“它”指代什么?答:_ 2.作者列举“推敲”的例子,指出“我们以为不能因意境因音节而不顾真实”,其中的“真实”指什么?答:_ 3.作者说:“如果用王国维的评论方式来说:用了‘漠漠’、‘阴阴’就境界全出。”请结合诗的意境进行鉴赏评价。(不超过50字)答:_  相似文献   

16.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17.
友谊值千金     
<正>世界上什么值千金?对了,就是友谊。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不慎摔伤了腿,请毛驴把它背回家。毛驴向它要十斤山芋作报酬。老山羊一听,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过了一会儿,毛驴发现了正在背老山羊的牛大哥,就问道:“它出多少山芋?”“千金。”“十斤它都不干,你别做梦了!”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检验教师学识功底和教学能力的试金石。记得几年前在一次课堂教学竞赛中,有位老师执教元杂剧《窦娥冤》,课堂上诸事顺利,但就在这时有学生突施“冷箭”:“老师,什么是‘楔子’?”听课的人不禁捏一把汗:这是课本注释中不起眼的一个词,看教师如何应对。这老师果然“老到”,将“楔子”娓娓道来,听课的人也不禁颔首。评课时,大家最看重的正是这一点。无独有偶,一次听小学语文课《邱少云》,老师亦行云流水,但突有学生“发难”:“老师,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他身上的手榴弹呢?”这的确是个问题!老师顿时有些发懵,待回过神来却…  相似文献   

19.
双语木屋     
幽默故事JohnaskedTom:“HowaboutyourEnglishlessons?”“Fine.”Tomanswered,“Iusedtobeonewhocouldn‘tunderstandtheEnglishmen,andnowit‘stheEnglishmenwhocan‘tunderstandme.”Improvement进步约翰问汤姆:“你的英语学得怎么样了?”“还好吧。”汤姆回答道,“过去我不懂英国人说话,现在是英国人不懂我的话了。”Wordsandexpressions:improvementn.进步howabout……怎么样usedto过去习惯于……understandv.理解WhoDiscoveredAustralia?Teacher:FindAustraliaonthemapforme,John.John:It‘sthere,sir.Teacher:That‘sright.NowTom,whodiscoveredAustralia?Tom:John,sir.老师:约翰,在地图上给我找出澳大利亚在什么地方。约翰:老师,在这儿。老师:对了。汤姆,你来回答是谁发现了澳大利亚?汤姆:老师,是...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到一所农村初中听“推门课”,我从课程表中随机选了一节数学课(用华东师大版教材)。上课铃响了,但任课老师没有进教室,我和学生不由产生了疑问:“什么原因迟到呢?”“今天要上什么内容呢?”过了大约两分钟,教师匆忙走进教室。“对不起,我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摩托车没油了,就到路边的电脑加油站加油。在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量很有趣(边讲边画显示器草图),如‘3.18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