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秘主义与巴尔扎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巴尔扎克这位凡书必读,凡书必看的好事者的世界观,必然也就成了一个迷惑后人的矛盾体。我们现在给他添上神秘主义,并不冤枉,因为话全是他自己说的。我们在《空想社会主义者与巴尔扎克》一文中提到他崇敬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2006,(2):38-38
孙犁爱书如命。他爱书,爱寻书,爱买书,爱藏书,爱念书,爱谈书。更有甚者,给书籍包书皮,打扮书,包装书,他都爱亲手做。他还爱在书上题词,写好多话,信手写来,皆成文章,这样的书,是他的宝,他是他的象征。在众多的作家中,在这方面他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冠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对"书话"的兴趣日渐浓郁,翻箱倒柜找出久违的《晦庵书话》(唐著,三联书店1980年9月版),读之痴迷,一卷在手,轻松翻览,其乐无穷,深为此等好书被我束之高阁而羞惭。《晦庵书话》包括《书话》、《读余书杂》、《诗海一勺》、《译书过眼录》、《书城八记》。其中《书话》于1962年曾由北京出版社印行。内容多是谈论新文学时期的书人书事,重在对于材料的记录和掌故的追忆。唐发表书话,最早是在1945年6月号的《万象》杂志上,署名"晦庵"。之所以用这个笔名,是因为他曾在上海化名"王晦庵"。李广宇先生撰文称:"如果说阿英是书话的…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书话的作品颇得读者尤其是藏书爱好者的青睐,在已出版的书话作品中,辽宁教育出版社的《书趣文丛》、北京出版社的《现代书话丛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的《书友文丛》等均以其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从而也带动了书话类图书的繁荣和发展。金秋十月...  相似文献   

5.
读书人语     
夜深人静的时候,沉下心来想想,觉得这辈子的最大愿望,莫过于做一个读书人了。这当然是从最初始最直接的涵义上来看的,就是说,不光是有书,有时间而且还有心境,一辈子与书相伴,不受限制地读一辈子书。这当然是奢望。因为这么说,倚重的一多半是客观条件。世界上哪里有这么让人称心如意的事呢?但若是着眼于主观选择,把话换过一种说法,事情就好说些了——如果说,读书人是这样一种人:世间纷纭繁杂的万物中,假如有谁规定只能任择其一,他的眼睛里只看得见书,他会毫不犹豫地只选择书。那么,这时候做不做读书人,可全在自己了。  相似文献   

6.
问及王宏甲新书读者的反馈情况,他找出一本《中国新教育风暴》递给我,说这是一位读者送给他的。我很纳闷,因为这是第一次看到读者送给作者的书。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小学二年级,正是学习写话的最佳启蒙阶段,如能在这一时期激发他对写话的浓厚兴趣,这对学生今后作文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振宁先生送我大作‘二十世纪数学史话’,读后甚佩。这样的书国外还没有,似值得译成英文,在美国发表”。这是著名美籍华裔数学家、现代微分几何的奠基人陈省身教授最近给《二十世纪数学史话》作者的来信中开头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崔新 《现代语文》2005,(1):124-124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说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开始,这种话只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与童话     
前不久我去书店时随口问10岁的儿子要买什么书,以往他总说不知道,可这一次却有着明确的需求——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童话”,因为他从同学那儿看了这套书的其中一本,认为非常好看。书买回来,儿子一头扎入书中,十二本书五天看完。在这其中他每天都把书带到学校去,结果至少有两个同学看了后表示要用自己的压岁钱去买这套书。儿子看完这套书后,又向同学随便借了两本书,拿回家来我一看,还是郑渊洁写的。过了两天,他到邻居家串门,又向同龄的小伙伴顺便借了一本书,令我惊异的是,作者仍是郑渊洁。这使我猛然发现了一个事实:小学生们都…  相似文献   

11.
<正>星座叨叨叨水瓶座不说地球话。基本上,水瓶座活在别的星球,他不是地球人,不说地球话。当然也听不懂别人在说啥,因为全都跟他无关。千万别称水瓶座为怪胎,他会洋洋得意,不能自已,因为他才懒得跟这一群凡人一样,他宁愿当个异类,也不愿意被当个正常人一般看待,所以,当你发现一个怪胎,千万别怀疑,他一定是水瓶座!每天给水  相似文献   

12.
书话批评论     
以书话为体行批评之事,这一做法兴于上个世纪初,今日又有大盛之势.书话中的批评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它在概念选择、修辞使用、语言阐述、结构安排以及把握文本的方式上已形成自己的特点,而且,中国当下的语境适宜于书话批评的存在.但是,作为一种非主流批评话语方式,书话中的批评呼唤理性的约束.  相似文献   

13.
从媒体上看到国学大师张中行老先生仙逝的消息,不禁心中怅然。原以为老先生会创造学问和生命的双重奇迹,谁料仅两年之差,未能为北大校史再添一位期颐寿星,令人遗憾。我与张老并不相识,也未有通信之雅,仅是他的一个读者而已,之所以要写一点文字以寄托哀思,一是出于对他学识人品的敬仰;二是受教益良多,借此表示真诚的谢意。回想我与张老著作的结缘,是从《负暄琐话》开始的。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正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且苦于参考资料不多。陆续看到《琐话》和《续话》,读后惊喜万分,因为老先生在书中记北大旧人旧事,尤其是“五四”前后的…  相似文献   

14.
记得我之所以在复旦图书馆的书架上找到这本《旧诗新话》,还是因为刘明经老师让我们帮他收集有关历代诗话的资料,因而凡是有“诗话”字样的书,均能引起我的注意。不想一经翻看,便大吃一惊。首先,这居然是开明书店1928年的初版书,扉页上还标有“著者刘大白”及“实价大洋六角”字样;其次,馆里仅此一册,窃以为不是珍本亦是善本了,为此着实高兴了一番。刘大白著有《卖布谣》、《丁咛》、《再造》、《秋之泪》和《邮吻》等诗集,是现代有名  相似文献   

15.
敬业乐业无私奉献──记全国优秀教师李遵璋杨吉荣李遵璋的名字,在百里侗乡教育界无人不晓。这不仅因为他的书、画、琴、棋在三江县古宜镇令人钦佩,更因为他是一位投身于教育事业34年、令人敬重的古宜镇学区校长。34年来,李遵璋曾有过“跳槽”、“高升”的机会:1...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辈子都与书有缘,他因为书而自命不凡,也因为书屡遭凌辱,还因为书终生潦倒。他的一生都是与书连在一起的。孔乙己读书,抄书,窃书,却从来没有出过自己的书。这一“点”,是可以与现在的出书热结合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李粤梅 《教育》2010,(9):58-58
中学语文课中作文教学要取得成功,有些潜在的素养是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语文课看似简单,就是教人学话、听话、写话,其实这才是最难,因为所学、所听、所写之话是要清楚、明白的,不是纯粹的语言堆砌,而是人的思想的真实反映。作文教学在这当中要求最高,它是引导学生表达思想的教学,不能用三言两语来打发,  相似文献   

18.
<正>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  相似文献   

19.
即将结束新课时,我瞥见了第一排右角上的小迪在全神贯注地表演着叫寺技”:他用一本历史书挡在右边,脸埋在书中,右手正在用力地捏转着一枚硬币。这孩子,就是好小说小动。为了改掉他这个毛病,我给他调过很多座位。和内向的男生同桌,结果,他把同桌带得也讲小话了;和全班都敬而远之的纪检委员同桌,纪检委员被他气得要辞职。没辙,我听了班委会建议:让他坐在第一排的墙角,尽量少干扰其他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专栏作家张成东说:等事情冷下来,静下来,再去品评。我想,现在来评一下《哈利·波特》,是时候了。我现在仍是不能给《哈利·波特》作一个定位。这究竟是一套什么书?儿童小说?不像是,因为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甚至更多的成年人在读。科幻小说?也不是,因为例如像魔法的这类东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只能说它是一套世界的现代的浪漫的《西游记》升级版本。读这套书也是一个偶然。我的一个上高中的朋友有一次对我说:在这套书面前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小说。于是在他平淡而致命的“诱惑”下,我坐下来,读完几页就欲罢不能了。用一天一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