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娟 《报刊之友》2012,(12):82-83
城市形象片,作为一座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起着介绍自己和吸引别人的重要作用。它对城市方方面面的呈现,绝不是不做加工处理的照搬,更不是娇柔、粉饰之后的呈现。而是运用美学的思维和艺术创作的理念,对现实的“精华”成分进行提取和重组,最终达到“真实”的效果。因此,本文将提出城市形象片中的真实性原则,并指出目前存在的几个误区,从而对城市形象片的现状和创新思路形成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湖州城市形象的内外受众心理认知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网络视频、新媒体平台、受众认知三方面对湖州城市形象传播进行总结概括。湖州城市形象传播侧重于绿色生态,在受众中具备较高的美誉度,但湖州城市形象存在传播力度不够、内部交流不充分、对外宣传覆盖不广泛、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类城市应强化城市形象logo和城市口号,打造"四全媒体"传播态势,注重整合营销和事件营销,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提升城市形象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3.
单娟 《今传媒》2010,18(10):83-8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城市形象片越来越像一座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起着介绍自己和吸引别人的重要作用。但当如今各个省、市、地区都纷纷采用这种方法推广自己时,如何从众多形象片中脱颖而出,以独特的风格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便成为制作形象片之前需要思考的内容。本文将借广告学中的理论,结合较为成功的案例分析,提出五个创新思路,希望为城市形象片的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学文 《青年记者》2012,(32):17-18
研究背景现代传播学认为:大众传媒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促成了公众对于城市的形象认知,从而具备了建构城市形象的功能。"媒介时代的城市形象可以分为客观形象、媒介形象和公众形象。城市的客观形象是城市‘公众形象’的起点,也是媒介呈现城市的原材料。城市的‘媒介形象’较大程度影响了城市的‘公众形象’。"①也就是说,在媒介社会中,城市的媒介形象取代了客观形象,成为影响社会大众对城市做出认知和判断的形象符号。传播学中的城市形象研究就此展开,通过研究城市的媒介形象来分析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后青奥阶段,南京在城市发展及其形象建构方面应坚持稳固城市形象硬实力,打造"人文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软实力,构建"文化积聚"的青春古城。南京应综合利用软硬力量,发展城市"后青奥"经济,扩展城市休闲发展空间,升级南京历史文化名片,传递南京现代青奥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视觉化时代,城市形象的媒介化呈现和影像表达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表现方式.在各大城市激烈竞争、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未来西安的城市发展也依赖于影像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文章以视觉修辞为方法论,以讲述西安的影视剧为文本,思考影视剧呈现了怎样的西安城市形象,并思考怎样才能通过影像建构一个更丰富多元的西安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马斌 《现代视听》2012,(4):66-6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城市形象宣传片数量急剧增多,城市台在城市形象宣传热潮中应该如何定位?本文以济南广播电视台近年来持续打造"天下泉城"品牌为例,力图梳理出一条城市台实现城市形象宣传与自身品牌打造双赢的发展模式,并指出城市台在城市形象宣传中不仅大有可为,而且能够大有做为。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无法离开形象宣传,城市形象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作为对外推介的一种重要手段,城市形象片不但要展示城市景观,而且更应注重于表现城市所具有的灵魂、精神、魅力等内涵。为了制作优秀的城市形象片,在策划与制作时必须注重创新,不仅要形成能够准确定位城市特点的策划方案,而且还应当运用先进技术来高质量地完成好制作任务,从而实现宣传城市之目的。本文从城市形象片的策划创新与制作创新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资本强调城市所拥有的物质、精神、制度等公共文化财富,在城市更新与城市营销实践中,各城市正积极探索如何实现城市文化资本向城市形象转变路径。西安寄托深厚的历史遗产等文化资本,借由意象书写、空间重塑以及媒介实践等方式强化"古城"形象。其"古城"意象实现从长安、废都到盛世之变;以空间为媒介实现"古城"景观重塑;新媒介参与城市形象话语更新"古城"叙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国际形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宣传片则是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广州城市形象片的符号选择、视觉呈现等内容,重点考察了广州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策略及其变化.发现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重要节庆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广州形象宣传片既有继承,又有新的拓展,有侧重地呈现了城市的生态形象、历史文化形象、现代经济形象以及市民人物形象等方面.但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展现内容、方式、视角等依然存在单调、重复等问题,应进一步做好创新性建设.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城市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目前,我国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还处于初级阶段,传播目的以招商引资为主、传播内容以城市风光为主、传播手段以广告为主。2010年,深圳市在纪念特区成立30周年中,组织了"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随后,深圳围绕"深圳十大观念"开展的系列宣传推广工作,极大提升了深圳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我国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一个成功范例。本文从传播学理论视角,对城市观念在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不但是高楼大厦、酒绿灯红等城市景观塑造的实体空间,更是时代信息与社会文化互相沟通的符号系统,"新一线"栏目是《第一财经周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报道将人文观与经济观两者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第一财经周刊》的办刊理念,笔者对其2015年城市形象呈现的选题与报道进行研究,希望为今后《第一财经周刊》及其他杂志城市新闻报道的策划、写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片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而城市形象展示片作为构建城市形象最直接、最便捷的展示手段,越来越受到传媒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传播效率大大加快,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短视频的出现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抖音"短视频的信息传播优势,分析了"抖音"短视频与城市形象传播的联系,介绍了城市形象传播的意义,并重点探讨了"抖音"短视频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应用路径,希望可以切实改善城市形象环境,促进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部具有代表性的武汉形象片为经验材料,主要以影像文本分析的方法,辅以受众分析,探讨城市形象片的叙事策略、可识别符号的选择性表达以及媒体技术对普通民众的城市认同的影响。研究认为:城市形象片应加强网络平台互动,更多的从普通民众视角出发,注重人的具体体验,以更加贴近生活的叙事建构城市形象,以增强民众对城市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宋巍 《传媒》2018,(6):58-59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一种以城市为表达主题,以视听语言为表达媒介的宣传片应运而生,被称为"城市形象片".特别是2011年以来,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的推出,城市形象片迎来了发展黄金期,并在国家形象战略的推动下开始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形象片更是凭借短小精悍、内容丰富、风格鲜明的特色,迅速占领电视、网络、社交媒体、户外大屏等终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于其他传播活动,城市形象片作为典型的影视化表达,其传播是一个动态化、持续化的信息流动过程,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表达体系.将其置于传播学理论框架内,分析城市形象片的表达类型与特征,对把握其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形象的内涵已被许多学者阐释过,凯文·林奇(Kevin ynch,1960)在其著作《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认为,城市形象是一种公众印象,是多种印象的综合.笔者认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既包括城市的道路交通、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等物质形象,也包括城市的人际关系、法治水平、道德水平、文化品位、艺术追求等反映出来的城市的精神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激发和维系人们对于城市的积极想象,从而产生对城市的积极评价和消费欲望.相反,城市形象受损则激发出人们对城市的消极想象,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都将受到贬损.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媒在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例,分析武汉市城市定位及城市识别系统,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及其影响,同时,对武汉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以期对城市形象传播活动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对外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一带一路"战略所提出的要求对其多维度和多层次拓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一带一路"战略对城市对外形象重要内涵和城市形象美誉度提升的指导性作用,也需要借助文化传播和城市对外形象的融合来进行体现,如此势必需要不断强化两者融合的力度和强度,以辅助城市对外形象的传播尽快进入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城市形象宣传片是通过影像技术手段综合展现城市发展风貌、树立城市形象的影像类型,是城市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内容是以城市“物质性”和“流动性”为基础,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城市形象的呈现需求不同,城市空间的变迁会影响宣传片的内容范畴。本研究以合肥市近20年从“环城”到“环湖”的城市化进程为出发点,探析合肥城市空间、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变迁与城市形象宣传片内容建构之间的联系,从主题构成、内容演变、景观选择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发展的流动性对城市宣传片的渗透,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重大战略和特殊事件下城市宣传片内容组成产生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